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 > 上蔡县 > 塔桥镇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塔桥镇

地名:塔桥镇隶属上蔡县
行政代码:411722107代码前6位:4117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6 邮政编码:463000
车牌代码:豫Q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76.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84万人
人口密度:约63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相传,此地古为洪河渡口,西平至项城的官道经过此地,河上架木桥,但因人车众多,桥屡建屡塌,故名塌桥。后以同音演化为塔桥。

基本介绍:

塔桥乡位于上蔡县城东15公里处,上项公路横贯东西全境,黑河、小洪河穿境而过,东临蔡沟乡,北接韩寨乡、东洪二乡,西与齐海隔杨岗河相望,南临洙湖、党店二镇。乡域面积76.5平方公里,耕地8.3万亩,总人口7.2万人,有45个党支部,村委34个,88个自然村,293个村民组。

2005年夏粮总产2960万公斤,养殖业成为乡企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新支撑点,养殖专业村3个。龙头牌封闭式粮仓远销湖北、江苏等地,2005年新投资150万元扩大了生产规模。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塔桥镇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历史沿革:

清属分郥太图(郥阳里、太平里)、蓍阳图蓍台里。

1931年东部属第四区(大刘寨),西部属第七区(东洪桥)。

1941年东部属平新乡,西部属东洪乡、洙湖镇。

1947年属第五区。

1949年设立塔桥区,始有塔桥之名。

1950年分属二区(白圭庙)、九区(蔡沟)。

1956年分属白圭庙、大姬两中心乡。

1958年成立塔桥人民公社。

1983年改称塔桥乡。

2010年改设塔桥镇。

蔡明园
塔桥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此地原为洪河渡口,后架设木桥,因在西平至项城的官道上,人车流量大,屡建屡塌,得名塌桥,后雅称塔桥。…[详细]

董何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587年,从罗山县迁来一姓董的人家,其兄弟二人在此居住,人口增多成庄,后从护沟县迁来一姓何的,取二姓命庄名董何。…[详细]

侯张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侯、张两姓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各建一村,后连为一体,取名侯张。…[详细]

关楼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有一个叫关继先的人带领本家人从本县东岸乡迁此居住,建楼房一座,人们便以其姓氏结合楼房给村庄命名关楼。…[详细]

黄庄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黄景士于清初,从现在的朱里乡大黄村携儿带女逃荒要饭来到此地,起村名为黄庄。…[详细]

胡庄寨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胡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故名胡庄。清康熙十八年(1679),筑寨,改名为胡庄寨。…[详细]

黄泥桥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七年(1374),杨、李、霍、胡四姓从山西洪洞县迁于洪河南岸定居,为了交通方便在河中筑一石桥,上垫有黄土,下雨桥上有泥,人称黄泥桥。…[详细]

申寨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申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申庄。后为防匪筑寨,取名申寨。…[详细]

孟赵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二年(1369),孟、赵两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以两姓为村名。…[详细]

大邱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四年(1371),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姓邱的人家在此地居住,人们便以其姓氏命名,称为邱庄,邱庄与北大李辖区的邱庄同名,清末人们在交际在为了方便,…[详细]

张李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民委员会区域内有大张庄、洪河李。清初(1644),李姓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迁此居住,因村小,更名小李,后因与本乡小李村委重名,据上政〔1987〕号文…[详细]

北大李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侯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侯庄。后李姓迁入,侯姓家败,因李姓人多,改村名大李庄。1981年因与华陂、邵店、东洪三公社大李重名,位置居北…[详细]

大赵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宣德元年(1426),住在杨岗河上游的赵大财携带全家航船来到此地,后因河枯无水无法行走,全家上岸安家落户此地。后以姓氏命名为赵庄。后为了与邻近赵庄相…[详细]

彭庄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彭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彭庄。…[详细]

白圭庙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人文始祖伏羲用附近蔡河内生长的白龟占卦,故在此地修了一座庙,叫白龟庙,后来逐渐演变成白圭庙。…[详细]

西何庄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此三户姓何的人家,命名何庄。1983年因与韩寨乡何庄重名,更名为西何庄。…[详细]

小李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四户李姓人家,定居于此,为区别与村东凤凰寺大李村,故名为小李庄。…[详细]

南张庄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张姓从东岸集迁入,后张姓人丁兴旺,宋姓逐渐绝户,故改村名张庄。1983年因重名,位置居南,更名为南张庄。…[详细]

楼李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末,从山西洪洞县李家楼移来几户李姓人家,选择靠蔡河北岸之最高处,始建起楼房,子孙相继,故而得名楼李。…[详细]

三李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一姓李的从山西迁来定居,当时,因村小人少,随以姓氏取名小李庄。1540年从凤凰寺大李庄。1595年从李店村各迁来一户姓李的,遂改名为三李。…[详细]

盆王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年间,王氏一家从本乡长王村迁此居住,取村名王庄。1980年因与城郊、石桥两公社王庄生产大队重名,因以烧盆为生,更名为盆王。…[详细]

黑翟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翟氏祖先翟黑自南阳迁此定居,又因耕地多为黑土,故起名为黑翟。…[详细]

葛楼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从陕西经原县迁来一户姓葛的在此居住,其庭院大门门楼上有一个门匾,门匾上有一个大红的葛字,外人就称此村为葛字楼,后来省去“字”便称此地为葛楼…[详细]

长王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三年(1631),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王氏三兄弟,因长兄定居于此故名长王。…[详细]


以下地名与塔桥镇面积相当:
到塔桥镇必去著名景点

塔桥镇相关名人

塔桥镇特产与美食
塔桥镇民俗文化
上蔡县行政区划: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鐤い鎰剁畱缁犵娀鐓崶銊р姇闁稿顦甸弻娑㈩敃閿濆棛顦ョ紓浣哄Ь椤鎹㈠┑鍥╃瘈闁稿本绋戝▍锝夋⒑缁嬫鍎滈柟鍑ゆ嫹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堝┑鈽嗗亝閿曘垽寮婚敐澶嬪亜缂佸顑欏Λ鍡欑磼缂併垹骞愰柛瀣舵嫹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闂い鏂挎濞戞氨鐭欐い銏f硾閳规垿鎮╅鑲╀紘濡炪倖姊归崝娆撶嵁韫囨稒鏅搁柨鐕傛嫹1300193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