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蔡沟镇 | 隶属:上蔡县 |
行政代码:411722113 | 代码前6位:4117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车牌代码:豫Q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5.1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4万人 |
人口密度:约98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古蔡河沟(今黑河)经此,村称蔡沟。
基本介绍:
蔡沟乡位于上蔡县城东30公里处,东临杨集镇 ,南临和店乡、 党店镇,西临塔桥乡,北临崇礼、 韩寨乡。全乡下辖23个行政村,6.1万人,7.66万亩耕地,上项路横穿东西,吴潢路纵贯南北,它们交汇于乡政府东侧,使这里交通十分畅达。近几年,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理清发展思路,强化发展措施,团结创新,务实苦干,为千年古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这里历史文化悠久,乡政府所在地蔡沟古名“大成”明清时期为上蔡八大名镇之一。这里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现有11万KV高压变电站一座,农村实现通电率达100 % ,电视普及率100 %,闭路电视网络已覆盖全乡,5千门程控电话投入使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蔡沟镇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历史沿革:
明代称蔡沟,始有蔡沟之名。
明属蔡沟里。
清分属蔡龙图蔡沟里、卧龙里,雷安图雷音里、安全里,大河图茅河里。
1931年属五区(蔡沟)。
1941年设蔡沟镇。
1949年3月属蔡沟区。
1956年属蔡沟中心乡。
1957年改为蔡沟乡。
1958年成立蔡沟人民公社。
1976年析出部分自然村成立韩寨人民公社。
1983年称蔡沟乡。
2018年改置蔡沟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蔡沟人口增多,村庄扩大,分东头、南头(东头、南头居蔡河南)、北头三处,此处居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在蔡(沟)河南岸村,因地处西平至项城官道旁,形成集市,村庄渐大,河两岸均住有居民,取村名蔡沟。因蔡沟村大,设立南头、东头、…[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原蔡沟人口增多,村庄扩大,分东头、南头(东头、南头在蔡河南,南头为集贸市场)、北头三处,此处居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自然村方庄、刘庄村名首字命名。1959年设立方刘生产大队,属蔡沟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称方刘村民委员会,属蔡沟乡。2018年属蔡沟镇。…[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名赵庄。清康熙年间,张姓从平舆县射桥迁此建村,因庄小名小张庄。后因重名,以村居东更名为东小张庄。故取所辖自然村赵庄、东…[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张姓迁此建村,因村民多从事担挑行业,故名扁担张。同时期,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处青龙沟之旁,得名青沟李。故取所辖自然村扁担张、青沟李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在全县有几个东陈生产大队,1980年因重名,以规模中等,更名为中陈生产大队,后沿为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成化年间,黎姓从平射桥迁此建东西两村,此村处西得名西黎。清嘉庆年间,冯姓从齐海乡迁此建村,得名冯庄。二村合称遂得冯黎。…[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杨姓由蔡沟大杨迁此建村,后因在村中修有庙,故名庙杨。…[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杨姓由崇礼大杨迁此定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任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中筑有寨墙,取村名任寨。…[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开、陈二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朱姓二兄弟从今崇礼乡东大朱村迁来,兄长建村于此,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久前有一户姓张的迁到此地,发了家,人口又不断曾多,村庄逐渐扩大,且都姓张,故名大张。…[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成化年间,孟姓由山东迁至崇礼大孟村,旋又析迁此地建村,取名孟庄。1981年因重名,以村落较大更名为大孟。…[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马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三处,此村处西,故名西马。…[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雍正年间建村。有老汉布袋里装几个元宝去赶集,把布袋放在附近村一生意的人跟前,让暂看一时,生意人问里面装的啥,他说是几个辣疙瘩。老汉走后,生意人一看是…[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久前这里有一座雷音堂,后来人们以此名村雷音堂,时间长久,人们把雷音堂叫成了林堂。…[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汉时期,有位姓任的住在林堂集南的一条大路边做生意(开饭店),来往行人经常在此休息或住宿。当时,人称此地为任口路,后来迁居此地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村庄的…[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道光年间,时姓从东岸迁此建村两处,此村处北,称后时。…[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李姓建村,当时村边有野兽出没伤人,村民终日恐怕,即定村名恐庄,后演变为孔庄。…[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委员会区域内有西火神庙、东火神庙。清初,宋姓从蔡沟西大宋迁此定居,村中建火神庙一座,故村名火神庙。村中一南北向流水沟把村落一分为二得东火神庙、西火…[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朱姓从蔡沟乡大朱迁此建村,因筑有楼房,故名朱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