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卧龙街道 | 隶属:上蔡县 |
行政代码:411722004 | 代码前6位:411722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车牌代码:豫Q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2.3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85万人 |
人口密度:约306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社区 |
地名由来:
域内卧龙岗,蜿蜒四五里,平地凸起,沟壑纵横,风景优美,形似卧龙,故名。
基本介绍:
上蔡县卧龙街道办事处位于上蔡县行政新区西部,总面积22.36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1个自然村、88个村民组。现有耕地面积1.6万亩,人口52700人。
荣誉排行:
2022年9月,卧龙街道被确定为2022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2年3月,卧龙街道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14年12月,第九批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卧龙街道榜上有名。
历史沿革:
秦置上蔡县后,历代均为县治所在地。
清分属芦元图芦岗里、元皇里,朱孝图朱俭里、孝感里。
1931年属第一区城关。
1941年属和平镇。
1949年属城关区。
1956年属城关中心乡。
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
1961年划属周集区。
1962年分属城关镇人民公社。
1966年分属城关人民公社、城郊人民公社。
1981年属城关镇、城郊人民公社。
1983年分属城关镇、城郊乡。
1987年城关镇更名为蔡都镇,分属蔡都镇、芦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古人在此修建福兴寺,村以寺名。1941年属西洪乡。1949年属周庄区,1958年属百尺人民公社。1966年属城郊人民公社,1983年属蔡都镇。1999…[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路北端驻有文教科体等单位,故名文化路。…[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姓苗的原来较多,并且东西南北深沟交错,故名苗沟。…[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朝中期,吴姓由黑河北坡吴迁此建村,由于村大人多。故称大吴庄。因城南有一大吴庄,本村处北,1987年更名北大吴。…[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嘉庆年间,聂姓兄弟二人大路李乡聂坡迁此并分别建村。此村居北,取名后聂。…[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张姓在此修建大路,故名。清属朱俭里。1941年属朱陈乡。1950年属黄埠区。1958年设立大路张生产大队,属黄埠人民公社。1960年划属城关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传黄姓氏在此建村,取名黄庄。1980年与塔桥公社黄庄生产大队重名称,因该区域有尼庄,更名为黄尼庄。…[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很久以前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四户人家,居住在四座庙里,后发展在村庄,叫四庙里,取名绳李。…[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西汉末年(23),这一带正逢兵荒马乱,一个落难的皇室后裔刘秀被王莽追赶至此,适逢4月份,农家正喝青麦熬的麦仁汤,刘秀向过路的小店内的农妇乞食麦仁汤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