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商丘市 > 柘城县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

地名:柘城县隶属商丘市
行政代码:411424代码前6位:411424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0 邮政编码:476000
车牌代码:豫N行政级别:县
辖区面积:约104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9.92万人
人口密度:约76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个街道、11个镇、7个乡

地名由来:

隋开皇十六年(596)始设柘城县;据《太平寰宇记》:以邑有柘沟,以此名县,柘沟应是以当地广泛生长柘树为名。

荣誉排行: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柘城县榜上有名。

2022年1月,柘城县入选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县、区)

2021年9月,柘城县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柘城县人口数量为79.92万人,位列商丘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位列河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35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第466位。

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柘城县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柘城县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9月,河南省政府食安委命名柘城县为第三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查看更多柘城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基本介绍:

柘城是河南省商丘市下辖县,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处、商丘市西南部,国土面积104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街道)501个行政村(社区),耕地面积106万亩,总人口110万人。

柘城县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辣椒之都、中国钻石之都、中国蛋鸭之乡、全国首批脱贫攻坚交流基地。柘城县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目标考评排序中,2015年居全省84位,2016年上升到54位,2017年上升到30位,2018年跃居第19位,2019年上升到第14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居全市第一名,2020年获得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先进县。

柘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华夏始祖炎帝朱襄氏在这方古老的土地上定居活动,炎帝尝百草、植五谷、制琴弦,开启了中原农业文化、中华礼乐文化的历史先河,是朱氏、陈氏、胡氏、武氏等21个姓氏根亲发祥地,是春秋陈国开国定都之地。

夏称株野,商名秋地,秦置柘县,至隋更名柘城,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县治历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千年古县”。柘城因古时邑有柘沟环流、两岸柘树丛生而得名,以盛产柘丝而闻名“两汉”,史有“柘丝为最”之美誉。

春秋宋楚泓水之战、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雄踞全国县级古城之首的板筑古城墙,荣列“国宝”级的李庄遗址、孟庄遗址、邵园汉墓,浓缩中州商贸历史沧桑的胡襄山陕会馆,苍劲葱郁的古柘桑、皂角树,名传古今的“七台八景”,特色浓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工金麦草画、李秀山泥塑、大仵民间舞蹈、豫东琴书,讲述着柘城历史文化的魅力与灵性。

柘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这里地处豫鲁苏皖4省结合部,是全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100公里辐射人口达到3000万人以上。方圆100公里内拥有京九铁路、陇海铁路、三洋铁路三条普铁,商合杭、郑徐高铁两条高铁。商南、永登、阳新3条高速境内交汇,商柘快速通道、国道G220和3条省道贯通八方。淮河的重要支流涡河500吨级船闸已经建成,航运即将开通。

柘城生态优美、宜业宜居。柘城县城区面积2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6万,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县。城市绿化覆盖率40.11%,绿地率36.78%,均超过国家标准。全年优良天数连续三年超过310天,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占地3000余亩的容湖生态湿地公园集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称号于一体,被誉为“商丘新八景”之一。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湿地公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30多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这里还是被誉为“鸟中熊猫”的世界级濒危珍稀鸟类震旦雅雀的全国三大栖息保护地之一。特色商业区规模以上商贸企业达到10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亿元,是全省十快服务业“两区”,2019年晋升为全省三星级商业街区,综合排序位居全省第20位。

柘城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盛产小麦、玉米、棉花、林果、蔬菜、畜产品等,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14亿斤以上。

柘城享有“胡芹之乡”、“泡桐之乡”、“竹柳之乡”“中国三樱椒之乡”的美誉。

尤其是柘城辣椒更是闻名全国,柘城是国家农业农村部命名的“中国三樱椒之乡”和中国辣椒之都,年产干椒交易量达到70万吨,年交易额100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重要的辣椒交易集散枢纽和价格形成中心。先后荣获全国辣椒产业发展功勋县、全国最具影响力中国辣椒之乡网络评选第一名、三樱椒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全国辣椒产业化发展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柘城辣椒”荣登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品牌价值为51.99亿元。连续四年举办全国辣椒产业大会受到了客商、业界专家和媒体记者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擦亮了中国辣椒之都这块金字招牌。

肉、蛋、奶总产达到18万吨,生猪35万只、肉牛存栏7万多头、蛋鸭5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先后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肉牛养殖大县、中国蛋鸭之乡。

柘城还是河南省优质无烟煤重要储存基地、未来的新兴能源城市,东起柘城、西至通许的通柘煤田储量230亿吨,是河南省迄今为止最大的煤田。

柘城产业兴盛、特色鲜明。柘城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2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76.9亿元,吸纳就业人员8万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形成了以金刚石超硬材料、医药制造产业为主导,以服装、电子和农副产品加工为辅助的“2+3”工业体系。

金刚石年产量25亿克拉、微粉年产量58亿克拉,金刚石制品1500万件(套),金刚石制品达到9大系列180多个品种,年产值达153.25亿元,金刚石微粉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市场的份额分别达到70%和50%,大颗粒单晶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是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被誉为“中国金刚石微粉之乡”“中国钻石之都”。

医药制造产业以双鹤药业、美兰生物、金华农药业、益华药业、华商药业、辰鑫医药等一大批医药制造企业高度集聚,形成了河南省重要的医药生产基地。

历史沿革:

商称秋地。

西周、春秋属陈。

战国为楚柘邑。

秦置柘县,治今柘城县城东关,属陈郡。

西汉属淮阳国。

东汉属陈国,并为梁国鄢县地。

三国属魏。

建安元年(196),献帝封曹操为武平侯,食邑于此。

魏明帝时改属谯郡。

晋泰始元年(265),县废,南归武平,北归宁陵。

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更名柘城县,属梁郡。

唐初属杞州;贞观元年(627),县废,并入谷熟、宁陵二县。

永淳元年(682),复置,属宋州。

宋初属应天府,崇宁四年(1105),改属拱州。

金属睢州,后废。

元大德八年(1304),复置,属汴梁路。

明洪武七年(1374),并入宁陵,十年(1377),复置,属睢州。

嘉靖二十四年(1545),属归德府。

清仍属归德府。

1913年,属豫东道。

1914年,属开封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2年,属第二行政督察专区。

1949年,属商丘专区。

1958年,属开封专区。

1961年,属商丘专区。

1969年,属开封地区。

1997年,属商丘市。

商丘古城
凤凰街道

长江新城街道更名为凤凰街道。浦东街道的邢高庙、姚关庙、沙土李、毛王4个建制村划归凤凰街道管辖。凤凰街道办事处下辖余井、四所楼王、王楼、大陈、北门、双庙…[详细]

浦东街道

柘城县浦东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境中部,西与县城紧密相连,东南与陈青集镇接壤,西北与牛城交界,东北与大仵毗连。乡域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万亩…[详细]

春水街道

撤销城关镇,设立春水街道。将原邵园乡的徐园、邵园2个建制村划归春水街道管辖。春水街道办事处下辖西湖、长青、平等、长乐、崇高、民主、祥和、黄山、春水、团…[详细]

双河街道

因惠济河、蒋河交汇之处,有双河路贯通邵园乡中部,故名。明、清置右里、南里、西里。1913年属中区。1935年设冯堂、司楼联保,属第一区。1945年属城…[详细]

陈青集镇

该乡位於县东南8公里,永安沟右岸。东与洪恩乡为邻、南隔惠济河与鹿邑县境相望、西与张桥、邵园、梁庄乡接壤、北与大仵乡毗连,东北与起台乡以太平沟为界。面积…[详细]

起台镇

起台镇位於县境东南部17公里处。东,南部与鹿邑县接壤,西隔太平沟和洪恩、陈青集乡相望,北与大仵、老王集乡为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67577亩。辖2…[详细]

胡襄镇

胡襄乡位于柘城县东北边境、东、北与商丘县境交界,南与老王集、大仵乡接壤,西与马集为邻,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55200轩。辖29个村委会,88个自然村…[详细]

慈圣镇

慈圣镇位于县境西北部。东与远襄、牛城乡交界,南与岗王乡接壤,西与伯岗乡毗连,北与小吴乡、尚寨乡为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58422亩。辖32个村委会…[详细]

安平镇

该乡位於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东北与皇集乡接壤,东南与鹿邑县境为邻,南与铁关乡毗连,西与太康县境交界,是柘(城),太(康),鹿(邑),淮(阳)四…[详细]

远襄镇

该乡位于县北部边境,距县城15公里处。北接宁陵县境,东北与商丘县交界,东与马集乡为邻,南与牛城乡接壤,西与慈圣、尚寨乡毗连。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详细]

岗王镇

该镇位於县境西部,东与牛城、邵元乡交界、南与张桥、皇集、李原乡为邻、西与伯岗、申桥乡接壤、北与慈圣乡毗连。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696亩,辖2…[详细]

伯岗镇

在广阔的豫东平原腹地,碧波荡漾的惠济河西岸,有一块古老神气的沃土。传说两千年前汉帝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曾在这里称雄争霸。霸王项羽在这里高筑霸王台,以观…[详细]

张桥镇

张桥镇位於县境南部。东隔惠济河与陈青集乡相望。南与鹿邑县境接壤、西隔小洪河与皇集乡相连、西北与岗王乡毗邻、北与邵元乡以惠济河为界。面积37平方公里,耕…[详细]

老王集镇

老王集乡位於县境东部。东北与商丘县境交界,东南隅与鹿邑县境接壤,南与起台乡为邻,西与大仵乡毗连,西北与胡襄乡相接。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52148亩。…[详细]

朱襄镇

大仵乡位于柘城县东北部,乡域总面积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万亩,辖东街村、西街村、北街村、豆小村、刘楼村、朱堌寺村、陈丰庄村、王庄村、王楼村、…[详细]

洪恩乡

洪恩乡位於县境东南部,惠济河北岸。东与起台镇以太平沟为界,南与鹿邑且接壤,西与陈青集乡毗连。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38558亩。16个村委会,68个自…[详细]

马集乡

马集乡位於县境东北部。东与胡襄乡交界,南与大仵、牛城乡为邻,西与远襄乡接壤,北与商丘肥境毗连。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51213亩。辖22个村委会,88…[详细]

牛城乡

在广阔的豫东大地上,巍然屹立着一座有着千年文明的古镇――河南省柘城县牛城乡。 牛城乡地处柘城县中部,总面积58平方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详细]

惠济乡

惠济乡位于河南商丘柘城县西北部。2005年,柘城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尚寨乡、小吴乡,新设置惠济乡,辖原尚寨乡、小吴乡的行政区域,惠济乡人民政府驻原小吴…[详细]

申桥乡

申桥乡位於县境西部。东邻岗王乡、南与李原乡接壤、西与太康县境交界、北与伯岗乡毗连。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50230亩、辖21个村委会、84个自然村,1…[详细]

李原乡

李原乡位於县西南部。东与皇集乡为邻。南隔涡河与安平乡相望,西与太康县境接壤,北与申桥乡交界,东北与岗王乡毗连。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43201亩。辖2…[详细]

皇集乡

柘城县皇集乡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下轄14个村委会,53个自然村,耕地面积4.3万亩,现有人口3.7万人。商周公路贯穿该乡,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皇集乡…[详细]


以下地名与柘城县面积相当:
到柘城县必去著名景点

柘城县相关名人

柘城县特产与美食
柘城县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 柘城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 商丘市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