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庄村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横梁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20622116999。 |
因此地曾驻过民兵,取军民团结之意,故名。1964年设团庄大队。1983年改称团庄村民委员会至今。团庄村……。 |
据庄浪汇集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即有此名,寓意村民团结向上故命名为团庄村民委员会。解放前属连城镇民乐保管辖,1951年为牌楼区新站乡团庄行政村,1956年成立团庄高级社,1958年为通远公社团庄大队,1967年改名团结大队,1971年恢复团庄大队,1983年进行公社改革建立建立乡镇体质改革同年设立村委会至今。团庄村……。 |
团庄村是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西岔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171103203。 |
因村庄呈组团式分布,故名。民国时属永安乡八保。解放初划为二区五乡第四行政村。土改时属四区八乡。1956年划入八坝乡,组建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和九坝合并为一个高级农业社。1958年属东风公社。1959年改为东河公社八坝大队团庄生产队。1961年划分为六坝公社九坝大队。1962年又划分为八坝公社团庄大队。1965年并入六坝公社。1968年改为旭光公社胜利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1983年政……。 |
因早年间以张姓,王姓人氏聚居,且居民团结互助,故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马跑泉公社永红大队团庄小队,1983年底撤社建乡,属马跑泉乡王家沽沱村团庄自然村,1980年1月,撤乡置镇,属马跑泉镇团庄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团庄村……。 |
民国时期居住在此,起名崔家集赵家团庄,后定名为渭南镇团庄村村民委员会。民国初属天水县第五区,1935年属三阳乡,1937年属渭南镇。1950年至1954年属正阳乡。1955年至1958年属渭南乡。1958年9月至1961年6月属三阳乡公社。1961年7月至1967年属正阳公社团庄大队。1968年至1983年11月为渭南公社团庄大队。1983年12月至今先后为渭南乡,渭南镇团庄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团庄……。 |
1958年公社化时组建为四联大队,1979年从四联分出设立团庄大队,后改为团庄村,1983年设团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团庄村……。 |
原名张新寨,后因村主任换届时,将更名为团庄村,象征团结,进步之意;又说村庄比较集中,故名。新中国成立前属古浪县瑞泉镇六保,新中国成立后属古浪县四区六乡,1952年属山泉乡,1955年撤区并乡属民权乡,合作化时组建为新团、前后庄、刘家山坡、丁家山坡五个初级社,1956年合建为五星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红星公社的红星大队,1959公社更名为大靖,本队为民权大队,1961年体制调整时划归民权公社命……。 |
以团庄有一城堡而得名。据查,1947年夏季以后,重新划分乡编保,将团庄划归在平洛保,1968年8月改为团庄大队,1985年9月把团庄大队改为团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团庄村……。 |
团庄村因为人口众多,农户比较复杂,并且是由大庄,石家寺,湾里三个自然村合成的行政村,希望各自然村能够和谐相处,团结奋进,因而取名为团庄村。本村在1978年以前属玉泉公社稍峪大队,1979年将大庄、石家寺、湾里三个自然村合并,总称为团庄村,2018年改镇沿属至今。团庄村……。 |
公社时期纳入新联大队1980年后分出,由于以前有个小组叫团庄,因此得名为团庄村。建国之后公社时期纳入新联大队。1983年恢复乡建制后并成立团庄村,一直沿用至今。团庄村……。 |
因村落较集中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西营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西营区冯良二乡二行政。1956年撤区并乡属松树乡冯良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金塔公社冯良大队。……。 |
据当地《夏氏家谱》记载,此地原为瞳庄,因“瞳”与“团”谐音,后称为团庄。1959年为团庄大队,1983年改为团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团庄村:位于柳堡镇东南5公里处。……。 |
团庄寓意当地生活的民众团结互助,故命名为团庄村。1956年初级社时,为团庄社,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团庄大队,属李旺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委会,即团庄村,属李旺镇。团庄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