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庄建在临近旧水系分支中沟段,且较其他村庄建村较晚,故而得名新中沟。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分属金羊、丰乐乡所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丰乐、金羊区所辖。1953年属金羊区金沙……。 |
中沟村是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沙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602119204。 |
以水利渠系位置得名。清时,有四坝属沟上中沟、下中沟,后统称中沟。解放前属东坝乡。解放初属东坝区邓岔乡。1956年属羊路乡,合作化时组建5个初级社,后合并为中沟高级社。1958年属羊路公社,名为邓岔大队。1961年更名中沟大队。1983年改设为中沟村,属羊路乡。2004年,羊路乡与新河乡合并为苏武乡,仍称中沟村,属苏武乡。2015年属苏武镇。中沟村……。 |
中沟村地处甘波镇西北角12公里处,东邻晨光村,西连高家庄,南与西洞东滩相靠,北与西沙河接壤,全村辖12个合作社540户,总人口1505人;村下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5个,党员61人;耕地面积(包括林场)7400亩,至目前已完成全部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2022年种植制种玉米5900亩,种植大田玉米及其它作物1500亩,主要经济收入为制种玉米和牛羊养殖;2021年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1500万元,养殖和劳……。 |
中沟,因地处东西走向的旧灌渠(即今九支渠)中端而得名。1949年10月,渊泉区西南乡在此设第二行政村(亦称中沟村);1958年10月,成立五爱大队;1964年1月,改为中沟大队;1966年10月,易名三八大队;1969年12月,恢复中沟大队;1983年3月,改为中沟村。中沟村……。 |
中沟村是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20201100204。 |
中沟村位于燕子口镇政府东北部,离政府所在地3公里,东邻云台村,南接本镇燕子口村,西接本镇雄狮村,北接本镇金竹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总人口1992人,405户,全村有耕地1032亩,全村均属汉族,无一少数民族。我村在毕节市705县道贯穿我村,交通方便,我村页岩矿产丰富,2000年引进外资在我中沟组办了一个年产1200000万块页砖厂,解决我村劳动力60余人。2004年在我村安全组引进外资又办了一……。 |
宋代,有一运粮河,此村处于河的中段,西侧开有客店,故名中沟店。1949年10月属鹿邑县吴台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吴台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吴台区。1965年成立中沟大队,属吴台公社。1975年12月划归胡集公社。1983年中沟大队改为中沟村民委员会,属胡集乡至今。中沟村……。 |
因办公地点设在村中间的中沟里,故得名中沟。1980年从庙东生产大队中析出,中沟生产大队属仓头公社。1984年中沟村民委员会属仓头乡。2009年12月撤乡建镇,中沟村民委员属仓头镇至今。中沟村位于仓头乡西部,属山区,东于曲墙村,西于东岭村,南于庙东村,北于养士村接壤,全村759口人7个生产组,土地总面积1800亩,其中耕地面积1206亩,以种植业为主。……。 |
据以前因村里竹子较多成园,竹质又佳,取名竹园沟,解放后此地已无竹园,又因位于鲤鱼沟中部,故更名为中沟。1949年曾属兴华区,后属旺凹乡。1958年属兴华公社。1970年后与兴华公社分开,属底张乡人民公社中沟大队。1984年后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为中沟村民委员会,属底张乡。中沟村……。 |
因地处西王村中部南北向沟里,故名西王村中沟。1947年属洛南县第四区。1949年洛南、洛北两县合并为洛宁县,属洛宁县第七区。1953年属第八区。1955年,属赵村中心乡。1956年属赵村乡。1957年属赵村直辖乡。1958年建西王村大队,属赵村公社。1963年西王村分为三个大队,此地为中沟大队。1984年赵村改社为乡,为西王村中沟村民委员会,属赵村乡。2012年赵村撤乡建镇,为西王村中沟村民委员会……。 |
“中沟”指山谷名称。清同治五年(1866)属郧县东乡东良保。民国11年(1922)属郧县三区(刘家洞)桑麻乡东良保。民国29年(1940)属郧县南化区桑麻乡东良保。1948年归东良河村,1951年推行土改,归东良乡,1955年推行合作化,称永乐农业合作社,属白桑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取名为永乐大队,属万能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永乐大队属白桑区管辖。1975年撤区并社,永乐大队属高庙人民……。 |
1949年为中沟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中沟口、曹家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为中沟口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中沟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为中沟村,2002年大中沟村合并到中沟村,一直至今。(1949年为天台坪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天台坪、三岔、大中沟、小中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为天台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中沟大队,1969年……。 |
1947年11月郧西解放后,设立阎家公所,负责人称村长;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阎家乡民主政府,1956年农业合作社时,设双华合作社,负责人称社长、村民改称社员;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建制,设立双华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双华生产大队、双华大队,负责人称大队长;1966年5月,我国“文化大革命”开始,更名为双华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负责人称主任;1975年4月“撤区并社”,恢复双华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 |
因两条河横穿三个自然村庄,故名。1949年属新安县阿湖区。1952年属新沂县阿湖区。1957年属新沂县阿湖乡。1958年属新沂县阿湖人民公社中沟大队。1983年属新沂县阿湖乡中沟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2月属新沂县阿湖镇中沟村村民委员会。1990年属新沂市阿湖镇中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中沟村:位于阿湖镇西北5公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