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湾村西沙河绕村而过(污水河),名塔湾而无水。因村南山上原有古塔一座,又村处丘陵山湾中,因名塔湾。村民均为汉族。位于房山区中部,东北1.5公里是北庄,东南1公里即洪寺,西北1.5公里为迎峰坡,西南1.5公里至白塔沟。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产小麦、玉米、小豆、白薯、花生、芝麻、谷子,1988年粮食总产161.3万公斤。村址海拔67米。有小学1所。1939年、1954年发生水灾,……。 |
塔湾村是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201102202。 |
因早先山湾处有一坍塌的山坡,原名“塌湾”,后因与“塔”谐音,为书写和名称使用雅观,改名为塔湾,故名。1958年为塔湾生产队,1961年体制化小后为塔湾生产大队,1983年11月为塔湾乡塔湾村,2004年5月为龙门镇塔湾村至今。塔湾村……。 |
塔湾村四面环山,空气清新,风景秀丽,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大豆、红薯等,经济农产品有粉条、蜂蜜、花椒、柿子等。明末清初,白土索姓迁来定居,因为位于云摩寨的东面,而村中又有一处寺塔在湾中,故名塔湾。村内龙王庙,始修于元朝,清朝光绪年间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1995年村民自发集资重修,现在依然香火旺盛。 ……。 |
古时河湾处有古塔而取名塔湾村。明属大冶保。清属大冶里。1912年,沿清建制,后县设八个区属第四区。1936年前后,县划为三个区署,属第二区。1948年登封县解放后,县划为八个区,属第六区。1958年,时称前进人民公社周山大队,后定名为大冶人民公社周山大队。1961年恢复区建制,属第六区。1962年撤区恢复公社,为大冶人民公社周山大队。1976年周山大队分设,为大冶人民公社塔湾大队。1983年体制改……。 |
传1000多年前,在涡河故道拐弯处东岸有一雄伟壮观的古塔,把南北两个村庄相隔开来,故有前后塔湾之称,南为前塔湾、北为后塔湾。又因民委员会位于塔湾,故名塔湾村民委员会。1958年8月,成立塔湾生产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1975年3月属厉庄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塔湾村民委员会,属厉庄乡至今。塔湾村……。 |
清中期村东孤山上曾建有高四十米,直径六米的砖塔,得名塔塆。1941年属双梅乡第三、四保。1948年属双梅区。1951年属五区顾畈乡。1958年属越美公社石牛大队。1962年析石牛大队北部建塔湾大队,属双椿铺公社。1963年并入石牛大队。1974年复建塔湾大队。1977年属三里坪公社。1983年改为塔湾村民委员会,属三里坪乡。2005年并入双椿铺镇。塔湾村……。 |
宋代之前叫屈岗,因村东南角有屈丞相墓,北宋时期在此洧水(今名大浪沟)河湾上建塔,故改名塔湾。清代属扶沟县魏寨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西区(晋岗寺)。1949年属扶沟县六区(李集)。1958年设塔湾大队,属支亭公社。1965年属柴岗公社。1983年改为塔湾村民委员会,属柴岗乡。塔湾村……。 |
塔湾村位于冷集镇南部,有5个村民小组,农户397户,农业人口1410人。近年来,塔湾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各项工作都在了全镇前列,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特别是村调委会基本职能得到了认真落实,各类矛盾纠纷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从而为全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和谐基础。一、建立健全了村社调解组织网络,做到了村级组织、制度、工作、报酬……。 |
民委员会为塔前村和三湾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1984年塔前大队更名为塔前村民委员会,三湾大队更名为三湾村民委员会,属于鲁溪镇;2003年8月份三湾村民委员会与塔前村民委员会合并更名为塔湾村民委员会,属于鲁溪镇;地名沿用至今。塔湾村……。 |
据历史记载,古老秦渠是在秦期时期开挖的,途经这里时,因有一个海拨百米的土堆塔,在开挖秦渠时,到此地拐了个弯,故而得名塔湾,延续至今为塔湾村。1949年前曾属二十五乡,1958年(上游)人民公社,曾属金积县管辖,1962年2月(辖有三个大队,即红旗、红卫、东风三个大队),1984年改革开放后,三个大队合并为塔湾村村民委员会(辖内有五个村民组,沿用至今)。吴忠市金积镇塔湾村,被环保部授予第一批“国家级……。 |
因本村原有一400多年历史的白塔,游牧民到此依据白塔建村居住,后村民以此塔命名本村为塔湾村。塔湾地名来源400年前,因本村有一白塔而得名,在1968年—1969年期间塔儿倒塌,于1985年重建,归塔湾乡管辖,2006年塔湾乡与大华镇合并统称大华镇,此后塔湾村村民委员会归大华镇管辖,名称沿用至今。塔湾村……。 |
塔湾村是山东省菏泽市曹县楼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721123227。 |
塔湾村:位于塘郁村以北1公里处。……。 |
1958年改为塔湾大队,1984年6月改为塔湾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塔湾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