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
因位于清凉山脉,故名。建国前属西阳乡。建国后属城南区。1958年设清凉大队,属梅县西阳公社。1960年西阳公社分出白宫,清凉大队属西阳公社。1983改称清凉乡,属梅县市西阳区。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更名为清凉管理区,属梅县市西阳镇。1998年更名为清凉村委会,属梅县西阳镇。2003年白宫镇并入西阳镇,清凉村属梅县西阳镇。2012年9月23日西阳镇由梅县划归梅江区管辖,清凉村属梅江区西阳镇……。 |
“象”指野象,“岭”指山岭,古时有野象出没该地。1950年属金沙乡;1952年称象岭乡;1958年属新铺公社称象岭生产大队;1983年属新铺区,由象岭大队和彭坑大队合并称象岭乡;1987年属新铺镇称象岭村委会;1990年改为象岭管理区;1999年至今称为象岭村委会。梅州市蕉岭县象岭村位于蕉岭县新铺镇。我村辖20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560户,人口2020人;全村总面积6.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 |
“高”指高思,“南”指南部;即该村位于高思村以南,故名高南。1959年属梅县白渡公社称高南生产大队,1973年属高思公社;1983年属高思区称高南乡,1987年属高思乡称高南村委会;1990年改为高南管理区;1998年称高南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2003年撤高思镇并入蓝坊镇。梅州市蕉岭县高南村辖14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328户,人口1062人;全村耕地面积666亩。我村年降雨量约为1630mm。……。 |
梅州市蕉岭县 神岗村位于石窟河以西。我村辖25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709户,人口2680人;全村总面积2.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94亩。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1℃,年降雨量约为1700mm,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沙田柚、水稻,村特色经济收入有320万元,上一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61万元。一、加强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同时,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市场经济和……。 |
因村委会驻地位于南溪,故名。清朝时期,隶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南溪围;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第六区文化乡南溪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三区獭子乡;1958年10月,设立博罗县公庄人民公社南溪大队;1983年11月,称公庄区南溪乡;1986年1月,称公庄镇南溪管理区;1999年3月,称南溪村民委员会至今。南溪村……。 |
明朝中期,有石氏、吴氏兄弟从兴宁迁入定居,后黄、许、骆、陈等姓氏兄弟陆续从龙川、兴宁等地迁入。为解决当时农业灌溉难问题,人们修建河坝,故取名坝子。清朝时期,隶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第六区文化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三区獭子乡;1958年10月,设立博罗县公庄人民公社坝子大队;1983年11月,称公庄区坝子乡;1986年1月,称公庄镇坝子管理区;1999年3月,称坝子村民……。 |
明朝中期,赖氏兄弟从五华县迁入定居,因水源充足,旱涝保收,是大坑口水源的头陂,当地人称为大陂。清朝时期,隶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第六区文化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三区獭子乡;1958年10月,设立博罗县公庄人民公社大陂大队;1983年11月,称公庄区大陂乡;1986年1月,称公庄镇大陂管理区;1999年3月,称大陂村民委员会至今。大陂村……。 |
十二岭社区是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侨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41322122510。 |
取羊头岭的羊字,五和社的和字,故名。清朝时期,属苏州巡司署辖兴都;民国时期,属博罗县泰美辖维新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泰美镇;1955年,属博罗县观音阁区公所;1973年,设立博罗县杨村人民公社石滩村;1987年,由于人口增多分开为二大队,另设一个行政村,称羊和行政村;1999年,称羊和村民委员会至今。羊和村……。 |
该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0-1550),王姓祖先有一次打猎穷追一只黄獠到此时,荒凉之地没有地名,发现此地适宜居住,随即将家搬来建起茅房居住,因人口增长很快,为了子孙繁衍开荒垦地,兴建水利,栏河修陂,修造新陂头引水灌田而故名为“新陂”。清朝时期,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第五区,辖四维乡一个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二区柏塘区;1950年至1957年,属柏塘乡;1958年,属博罗县……。 |
始建于清朝年,因清兵入关不久,政局不稳,鹏杨公父亲利吉公与兄弟叔父侄商议向南粤腹地进军,当走到博罗柏塘时,觉得不错,就此定居而形成。因鹏杨公迁入罗塘口后,曾另立村名为定安围,后来认为罗(萝)和塘的容量大,有海纳百川之义,盛丁旺财,前途美好,而取名罗塘口。曾用名定安围。新中国成立后,属博罗县柏塘区,1958年成立罗塘大队,1983年称罗塘乡,1986年称罗塘管理区,1999年称罗塘村民委员会至今。罗……。 |
龙脉山象龙,龙头刚好位村落,故名。清朝时期,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第五区,辖四维乡一个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二区柏塘区;1950年至1957年,属柏塘乡;1958年,属博罗县柏塘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区建置属柏塘区;1986年,改区设镇属柏塘镇;1990年,设立柏塘镇龙头村管理区;1999年,称龙头村民委员会至今。龙头村……。 |
因地处横河东面角落,故取名东角。清朝时期,隶属善政巡司署;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第九区智勇乡;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博罗县四区横河乡;1958年10月,隶属博罗县横河公社;1983年11月,称博罗县横河区东角乡。1986年1月,称博罗县横河镇东角管理区;1999年3月,称东角村民委员会至今。东角村……。 |
因地处于横河西部而得名。民国时期,隶属第九区九保。1955年10月,成立区人民政府,属横河区公所;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1979年,属横河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恢复区乡建制,属横河区;1986年1月,称博罗县横河镇西群管理区,1999年称西群村民委员会至今。西群村……。 |
因村庄落基时原有黎屋、罗屋在此落基,最初取用两姓的姓氏取村名为“黎罗村”,后觉得“黎罗村”读音有点不吉利,而取名为罗福田村。明清时期,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四区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二区泰美乡;1956年11月,属博罗县泰美乡;1958年1月,设立博罗县泰美人民公社罗福田大队;1983年11月,称博罗县泰美区罗福田乡;1986年1月,称博罗县泰美镇罗福田村管理区;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