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周口市 > 太康县 > 清集镇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

地名:清集镇隶属太康县
行政代码:411627112代码前6位:4116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车牌代码:豫P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79.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73万人
人口密度:约84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明洪武年间,有一赵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至清冢村,住在一棵清香树下,后居民逐渐增多,兴起小集,称为清香集,时久惯称清集。

基本介绍:

太康县清集乡位于太康县西,距县城15公里,东与独塘交界,西与常营镇相接,南与逊母口镇、板桥乡接壤,北与高贤、芝麻洼两乡毗邻。新、老涡河、兰河、尉扶河、庆丰渠、双庆渠流经境内,311国道穿境而过。全乡辖35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239个村民组,52373人,总面积79.3平方公里,8.0664万亩耕地,属典型的农业乡镇,乡政府所在地清集。

清集立足乡情,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为手段,认真实施“畜牧立乡带动农业结构全面调整,集镇建设促进多元经济快速发展”总体战略,突出畜牧养殖、高效农

+查看详细清集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3年9月,清集镇被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文化旅游:

扶乐城汉墓

扶乐城汉墓位于东经114°39′59.9″,北纬34°08′46.7″,海拨高度54.4米,太康县城西清集乡扶乐城东北1公里处,东距孔庄400米,北距311国道300米。面积713平方米。1

邓禹台遗址

邓禹台遗址位于东经114°41′14.2″,北纬34°10′06.5″,海拨高度79.9米,太康县城西北19公里的清集乡邓禹台村东北角。遗址是一圆形土堆,总面积410平方米。1989年太康县

黄岗遗址

黄岗遗址位于东经114°43′02.4″,北纬34°10′06.5″,海拨高度52.9米,太康县城西清集乡黄岗村内,现存面积120平方米。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岗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太康县第五区(常营)。

1975年成立清集人民公社。

1983年更名为清集乡。

2011年改置清集镇。

太康县
清集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洪武年间赵姓村民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住在一棵清香树下,后来居民逐渐增多兴起小集,称此处清香集,后简称清集。…[详细]

西贾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二年(1369)贾姓迁此建村,因位于东贾庄之西,故名西贾。…[详细]

东扶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县志《唐志》记载,扶乐城为东汉时期故县。东汉光武帝封刘隆为扶乐候,扶乐候为扶乐国,国废后为县,至唐贞观元年,扶乐县并入太康县。今太康西18.2公里有…[详细]

西扶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县志《唐志》记载,扶乐城为东汉时期故县。东汉光武帝封刘隆为扶乐候,扶乐候为扶乐国,国废后为县,至唐贞观元年,扶乐县并入太康县。今太康西18.2公里有…[详细]

高刘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高庄: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高姓从常营高寨迁此建村,故名高庄。刘庄:清顺治二年(1645),刘姓在此建村,取名刘庄。…[详细]

李佰实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李氏族谱》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李姓从常营五子李迁入此地,先祖李佰实定居此地,取名李佰实。…[详细]

范庄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始祖范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范庄。…[详细]

柳元张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三年(1370)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原有一柳树园,故命名柳元张。…[详细]

朗城铺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胡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人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村名朗城岗。因是集市,又有店铺数家,随后更为朗城铺。…[详细]

张杜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处居住,后杜姓迁入,故名张杜。…[详细]

彭庄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二年(1369)彭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居住,取名彭庄。…[详细]

洪山庙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张氏族谱》记载,以前此地名洪山,后张姓迁居此地,族人在小山头上修一座小庙,故命名洪山庙。…[详细]

二郎庙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二郎庙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万庄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万氏族谱》记载,清顺治二年(1645)万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万庄。…[详细]

衣东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前营。居住多为王姓人家,因城内有个在京城户部侍郎王纯属同村王姓一脉,去京之前在此留衣冠一套作为纪念,后王姓为纪念他,将前营改名为衣冠营。因在衣冠营…[详细]

衣西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前营。居住多为王姓人家,因城内有个在京城户部侍郎王纯属同村王姓一脉,去京之前在此下留衣冠一套作为纪念,后王姓为纪念他,将前营改名为衣冠营。在衣冠营…[详细]

王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范庄:明洪武元年(1368),范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范庄。南王庄:明末,王姓从常营迁到此地,以烧窑为生,故名王窑。后演变为南王庄。…[详细]

将军营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国时期曹操曾在此地训练部队,将手下所有将军集中于此商讨战事,故将此地称为将军营。…[详细]

李兴营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光绪年间扶沟县杨七营,有一大富户率领全家及伙计迁居此地,其中有李,孙,樊等姓,因李姓人多,故名李兴营。…[详细]

张子影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元年(1368)张氏从山西洪洞县出任开封府陈州府知州。后随家于太康县城又迁于此地,取名谦和寨。村内有个名张子颖的生于清康熙十三年卒于乾隆十六年,…[详细]

申庄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三年(1371)申姓迁此定居,取名申庄。…[详细]

东贾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何姓在此建村,取名何庄。后有一贾姓在此落户居住,后贾姓人丁兴旺,何姓人衰,村名为何贾庄。后来何姓衰绝,村名改为东贾。…[详细]

苇元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苇元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黄口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名樊哙口中。汉代时期这里是黄河故道,有一年洪水泛滥,在这里决口,汉舞阳候樊哙率兵在这里修堤防洪,由于水势凶猛,樊哙带邻兵民跳入水中形成人墙,修筑河堤…[详细]

黄岗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汉代舞阳侯樊哙曾被派此治理黄河(传樊哙葬于此地,后经历史考证此传不实),后人为纪念取村名为樊哙岗。明初黄水泛滥,此岗被黄水所覆盖,故又把樊哙岗改为黄岗…[详细]

李庄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二年(1369)刘姓从独塘乡曹庄迁此建村,命名刘楼。后刘姓绝嗣,李姓、王姓迁此居住,因李姓居首,取名李庄。后王姓在1916年由新桥口迁此。村名未…[详细]

杨桥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杨姓一个名叫杨百川的员外巨富,周围几村协议在王湾等村的中心涡河处,修一座五孔桥,杨百川拿出五分之三的修桥费独修三孔,桥修好后,人…[详细]

孙庄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二年(1369)孙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定居,当时玉皇阁财主女儿嫁到此村,为了能看到娘家在村内盖起一座土楼,取名大楼孙。1975年更名孙庄。…[详细]

桂岗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1875)有一家的姓桂的人家住在此地,因村里有一大土岗,岗上有一颗桂花树,故取名桂岗。…[详细]

高桥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高姓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初迁来此地,因村前有座桥,故取名高桥。…[详细]

赵楼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元年(1368)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因生活富裕,家大业大就盖了几所楼房,故定名为赵家楼。现简称赵楼。…[详细]

杨庄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二年(1369)杨姓迁来建村居住,取名为杨庄。…[详细]

史刘良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前史胡同、刘胡同、梁胡同三个小村庄相距较近,1947年三个村庄合在一起,取名史刘良。…[详细]

邓于台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县志记载,此村原有座邓禹庙,庙建在一座高塚上(现有遗址),明洪武三年(1370)朱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时,遂改村名为邓禹台。…[详细]

常合营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常、王、田、张几姓从陕西迁来此地居住。取名常王营。后陆续有其他姓氏迁入此地居住。1949年后更名为常合营。…[详细]


以下地名与清集镇面积相当:
到清集镇必去著名景点

清集镇相关名人

清集镇特产与美食
清集镇民俗文化
太康县行政区划:
旅游搜索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