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坑村简介 【区位特点】樟坑村位于新罗区白沙镇政府所在地北部15公里,距龙岩中心城区56公里,地处白沙水库风景区内,境内风光秀丽、森林植被保护良好,是白沙镇生态旅游的好去处。2006年为建设白沙水库、樟坑一、二组村民410多人移至白沙溪西温泉安置点,部分人员安排在龙岩东宫下移民安置小区,村部在白沙温泉安置点建设一幢6层大楼,集办公服务、文化娱乐、村情介绍为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场所。【全村概况】全村共……。 |
因古时,这里遍长樟树,且地形似凹下的盆地,故名。大队建于1962年,由樟坑,东坑两个大队合并而成。1983年改为樟坑乡,1986年改为樟坑农村管理区,1999年后改为樟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樟坑村……。 |
梅州 市蕉岭 县 樟坑 村位于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樟坑村。我村辖12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330户,人口1160人;全村总面积8.2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9.92亩。 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1.3度,年降雨量约为1901毫米,气候特征亚热带地区海洋性季风。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水稻、果树、蔬菜,村特色经济收入有275.3万元,上一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826万元。 ……。 |
梅州市平远县樟坑村位于河头镇北部。樟坑村辖16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288户,人口1198人;全村总面积1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7亩。樟坑村年平均气温为20.8度,年降雨量约为2250毫米,气候特征温和。主要经济作物有三华李、西瓜、生姜、甜玉米,村特色经济收入有320万元,上一年樟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88万元。近年来,樟坑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通过“三华李”示范壮大农村收入。……。 |
因当时山坑的两边长满了樟树,故名,而村民都选择在下延的樟坑两边居住。1953年称樟坑乡,1958年称樟坑大队,1983年改乡,1986年改村委会,1989年改管理区,1999年改村委会,原属沙河镇管辖,2004年5月撤销沙河镇后划归禾云镇管辖,沿用至今。樟坑村边远山区,村委会距离镇政府20公里,人口2408人,耕地面积905.6亩,山林奉14000亩,共14条自然村。……。 |
樟坑村党员40人,支委4人,特困党员2人,其中纳入低保党员1人。全村2238人,户数454户,村民小组17个,耕地1440亩,无集体经济收入,农民年人均收入2725元,治安状况良好,特困群众612人,其中纳入低保101人。当前村碰到的主要困难:1.农民增收难;2.村级集体经济亟待发展;3.农田水利设施需要维修。……。 |
第一部分:地理位置:长胜镇东南部,距乡镇圩20公里,村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辖村民小组7个,总人口146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口350人),总户数351户(其中五保户1户、低保户27户、产业户15户、计生困难户3户、优抚对象户2户、贫困学生户30户);全村耕地面积1966亩、山林面积22000亩;全村党员32人,其中:男党员30人,女党员2人,困难党员9人,党小组2个, 2011年发展党员2名,今年……。 |
因境内有一自然村名为樟坑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隶属庄埠乡;1950年属庄埠区设樟坑村;1952年属洛口区何屋乡;1955年转樟坑高级社;1956年属何屋高级社;1958年设樟坑大队,属洛口公社;1961年属庄埠公社;1968年年庄埠公社撤销后又属于洛口公社,1984年实行乡、村建制,庄埠、洛口分开,分设两个乡,樟坑设村属庄埠乡至今,以驻地得名。樟坑村……。 |
该地境内有很多樟树,故而得名1817年成立,1817年属日东乡樟坑村,1984年属日东乡樟坑村,沿用至今。该地名得名后沿用至今。樟坑村……。 |
1949年7月前夕属2区独城乡;7月初属6区观上乡;合作化属樟坑高级社;人民公社化时期,成立观上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礼港公社,改名樟坑大队;1968年属八景公社;1984年属八景镇,改名樟坑行政村;1998年改称樟坑村民委员会。樟坑村……。 |
樟坑村位于高兴镇西北部,距离镇政府3.5公里,距县城16.5公里,面积14.2公里,全村523户、人口2328人,辖13个村民小组:沙背、呈祥、红日、凤形、箬坑、仙坑、高塘、野鸡、高陂、横坑、上汶、下汶、下涧。耕地面积1709.11亩,山地面积15000余亩。传统产业以水稻、花生、红薯为收入。特色产业:98年开发果园350多亩,有金水梨、黄花梨、翠官梨三种,位于红日、凤形两个村小组;油茶开发种植基……。 |
1968年以前为龙岗大队,1968年以后改为桐坪公社樟坑大队,1984年改置为樟坑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樟坑村总人口1606人,系10个村小组,343户,共有33名党员,2012年人均收入为1950元。全村耕地面积3314亩,其中早稻耕种面积3148.3亩。……。 |
樟坑村位于桑田镇西南部,距南丰县城15公里,距桑田镇7.5公里,辖7个自然村,5个村小组,259户910人,中共党员23人,低保户22户,五保户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49人,民族成分为汉族。耕地面积约1005亩,山地面积约6613.5亩,2015年人均收入17564元。村小组名称(5个):东王陂、端塘、樟坑、大昌下、车里上。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约800亩,南丰蜜桔约4000亩,白莲约20亩。……。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望仙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山湾乡,1958年为南村公社樟坑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更名为樟坑村民委员会,属南村乡。得名后沿用至今。樟坑村……。 |
1958年为韩坊公社樟坑大队。1961年属小坌公社。1965年属韩坊公社。1968年将长中并入。1972年将长中分出为樟坑大队。1984年由大队改为樟坑村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樟坑村……。 |
该地有一溪流称樟坑,村以坑得名。原樟动村解放初称樟坑村,属中樟乡;原明星村解放初称外村村,属中樟乡;1952年均属樟动乡;1956年均属中樟乡;1958年称樟动、明星生产队,均属大峃公社中樟大队;1959年均属中樟管理区;1961年改称樟动、明星大队,均属中樟公社;1984年改称樟动、明星村,均属中樟乡;1992年均属龙川乡;2003年,原樟动、明星2村合并组建樟坑村;2011年属大峃镇,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