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村位于胥坝乡中西部,东接本乡重新村,南连杨林村,西与子垅村接壤,北面长江与无为县隔江相望,安胥路贯全村,交通十分方便,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5亩,林地760亩,全村666户,1998人,辖有12个村民小组,党员46名,2个党小组,是一个农业大村,农业生产主要以棉花油菜为主导产业,全村有五分之四的主要劳动力进城务工。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关心和帮助下,在全村村民的大力支持下,经村两……。 |
据查,昔时这里叫盖石岩,下面就是村办公室,前面叫花生平,故而得名。解放初属廖河乡。1953年8月,实行乡制,属复平乡。1956年8月,撤区并乡,仍属复平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属复平人民公社管理区。1961年5月管理区改建公社,属复平人民公社。1984年5月,撤社设乡,属复平乡。安平村……。 |
取“人民过上太平安乐生活”之意命名。1949年前属石龙乡第7保,1951年命名为七村。1958年命名安平大队。1984年更名为安平村。1993年撤骑龙乡,与郭扶乡合置为郭扶镇,村随属,沿用至今。安平村……。 |
因其境内安坝子而得名。1951年1月建安平村,以境内安坝子得名。1953年属柏林乡,1955年划还余家乡,1953年为安平区队,1958年11月改安平村为安平区队,1961年安平区队为安平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2004年9月村组建制调整时,将原安平村、百园村合并,设置安平村,将原26个村民小组合并为9个村民小组,沿用至今。安平村……。 |
取安定、平安之意,故名。原谢坑村拆分为谢安村与安平村,2000年成立安平村村委会。安平村324国道城门段往螺城路方向,现有9个村民小组,是原谢坑村分村而成。是城门镇较远的一个行政村,多山丘地带,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百姓和谐。村民经济来源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私企为主现有户数693户,人口2196人。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362万元。……。 |
因取意“平平安安”过日子,村委会驻安平村,故名。1958年为竹料公社安平庄;1979年为广州市白云区竹料镇安平村委会;1995年6月竹料分镇,安平村委会归属广州市白云区良田镇。2004年6月良田镇合并至钟落潭镇,安平村委会更名为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安平村民委员会,简称安平村委会,沿用至今。安平村委位于广从七路(C105国道)旁。总面积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5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有1860人……。 |
1998年,四会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理顺我省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通知》(粤发〔1998〕14号)要求,撤销安平管理区设立安平村民委民会。因村委会驻地设立在安平村,故名。1952年为安平乡,1958年安平乡分为安一、安二大队,属安一大队,1987年为安平管理区,1998年称安平村民委民会,名称沿用至今。安平村位于321国道、三茂铁路大沙路段边,交通十分便利,地理条件优越,全……。 |
因旧社会群众乡亲生活艰苦,希望广大群众平平安安,得名安平,且村委会驻地在安平村,故名。1958年称安平大队,1983年称安平乡,1987年称安平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安平村委会,沿用至今。安平村……。 |
安平村是广西贵港市桂平市油麻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50881104214。 |
“安平”原为莫村人放牛归宿之地,因平安无事,后迁居成村,故名。1952年设安平乡。1956年改社。1958年分为上滕、安平、华造、全村、彭村5大队。1962年合为安平公社。1969年改大队并析出彭村大队。1984年改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村公所。1995年改称安平村民委员会。安平村……。 |
安平,以安康平稳之意得名。1950年建安平村,1958年改大队,1984年改安平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村公所,1995年复安平改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安平村……。 |
安平村是广西玉林市北流市隆盛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981110202。 |
安平村是广西崇左市大新县雷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424102210。 |
安平村是黑龙江绥化市庆安县平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231224104202。 |
安平村是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市海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084105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