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内安坪得名,此地是一块近50亩地的河边平地,常被水淹没,因“淹”和“安”方言谐音一样,故名。1953年,成立安坪村,隶属钱家乡;1958年,更名为安坪区队,并入大昌公社;1960年,划归钱家公社;1961年,更名为安坪大队,隶属钱家公社;1984年,更名为安坪村,隶属钱家乡;2005年,撤钱家乡,并入双龙镇至今。安坪村……。 |
因现村由原来几村合并而来,故从原石坪村、安坪村各取一字,得名安坪村。解放前为沙坪乡10保。1951年设马鞍村。1961年更名为安坪大队。1984年更名为安坪村,同时设立设立安坪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县政府撤销原石坪村、安坪村合并设立安坪村,此名沿用至今。安坪村……。 |
清朝初期,乡人在一土坪上建寨“安全太平”之意,得名安坪寨村,以安坪为名。1949年为云台乡3保,1950年为云台乡3村,1958年为石堰(区)人民公社10管区2连,1961年为云台人民公社安坪大队,1984年为云台乡安坪村10组,1991年为云台乡安坪村,1993年为云台镇安坪村,2004年由于区划调整合乡并镇并村把安坪村、庙坝村、云丰村合并为现在的安坪村。得名后沿用至今。安坪村……。 |
安坪村,即指因在山坪上安居而命名的自然村落。古属八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镇头乡山安保安坪村。1952年为山峰乡辖村。1958年为山峰大队。1985年7月由山峰村委会析置安坪村委会。2003年属虬江街道办事处辖。安坪村位于县城南,辖安坪 、岩前2个自然村,有5个村民小组,142户、523人,主要姓氏魏、谢。林地3974亩、耕地576亩、常年菜地60亩、果地120亩。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3……。 |
因以安姓人氏聚居,且地势平坦,故名。1949年初期属六区,1953年实行乡制,属于张新乡,1956年撤区并乡,属于张新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于安坪公社安坪管理区,1961年5月管理区改建公社,属于西川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属于西川乡,后又改乡为镇,属于西川镇安坪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安坪村位于西川镇西部,距镇政府5公里,全村气候干旱,年平均降雨量500mm,气温10.4℃,无霜期174……。 |
先祖迁来时搭庵房于坪上,得名庵坪,后取平安之意改为安坪。1950年为安化区安坪乡安坪村。1955年为安坪初级社,后改为安坪高级社。1958年为金厂公社安坪生产队。1961年为金厂公社安坪大队。1966年划为马街公社安坪大队。1979年杨河大队分出。1983年为马街乡安坪村村民委员会。2004年为马街镇安坪村村民委员会。安坪村……。 |
安坪村是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周家坝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24113217。 |
(一)、地理条件。安坪村地处板底乡东北面,北与赫章妈姑接壤,东与兴胜、清河两村毗邻,西与曙光、板底交接,南与新华相邻,平均海拔低,地势走向平缓,总面积约为10.19平方公里。(二)、气候条件。安坪村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无霜期短。板底乡尽管经常干旱少雨,时有霜灾,但安坪村由于地形地貌原因,其气候条件相比于全乡其他各村要相对……。 |
安坪村位于县城以北约6公里处,全村12个村民组,总户数562户,总人口2218,其中农业人口2006,非农业人口212.安坪村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亩,主要产业为水稻、玉米,支柱产业为水稻,种植主要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蔬菜,村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人均耕地面积0.5亩,人均占地粮食150公斤。……。 |
安坪村位于龙田镇西南部,东接龙马村,南邻镇远县都坪镇,西抵客楼乡,北靠乐业村。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寨,458户2095人,行政村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326亩(其中田874亩、土452亩);安坪村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7%。村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其中,优质稻米、杂交水稻制种、花生为安坪村主打产业,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林木、楠竹、茶叶作为三个辅导产业。安坪村自……。 |
安坪村位于冯三镇北部,距镇政府2.5公里,距开阳县城20公里。全村共辖30个村名组,1042户,总人口4080人,非农业人口85人,党员89人,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69亩,其中田1337亩,土2332亩,森林覆盖率54%,全年气候温和,生态积存完好。全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油菜、烤烟、玉米、水稻等作物及外出务工和不规范养殖。--人口总数:4080人 农业人口:85人非农业人口:39……。 |
以地形地貌和希冀取名,此村在一个坪地上,取平平安安之意得名安坪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鸡场基层人民公社甘索管理区安坪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时为鸡场区甘索乡安坪村,1991年建镇并乡撤区为黄泥塘镇安坪村,一直沿用至今。安坪村……。 |
安坪村位于姑开乡北面,距离政府驻地13公里,总面积7.5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80米,全村辖14个村民组,621户,2612人,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851人,占全村总人口32%。2010年末,安坪村贫困人口468人,低收入人口521人,贫困面积 37%,人均纯收入1560元,人均占有粮301公斤。耕地1536亩,林地1442.2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洋芋、芸豆、大豆等,经济作物有……。 |
处河边一块平地上早年曾有一姑姑庵,故名庵坪,后沿变为今名。1949年归七区。1951年属九区。1958年成立安坪大队,属官坡公社。1984年大队改为安坪村民委员会,属官坡乡。1996年乡改官坡镇,属官坡镇至今。安坪村 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南与陕西省丹凤县交界,西南与洛南县交界,全村18个居民组,578户,1938人,耕地面积790户,林坡面积12000亩,烟叶、食用菌、养殖业是群众主要收入来源……。 |
1954年为罗家庙乡第九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称罗家庙乡第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称治安公社二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为治安大队,1981年竹政发10号文件更名为安坪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称安坪村,隶属沧浪管理区,1987年撤区并乡,隶属沧浪乡管辖,1990年磨岩村并入安坪村,2001年随沧浪乡并入楼台乡,2002年傅家村并入安坪村,同年竹园村、沧浪村并入安坪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