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清朝时期,此处建有一所庙宇名叫“泰山庙”,有天龙降落该地,后下大雨升空,升起时涡河北岸形成一个大窝,因而叫做龙窝。1949年初期叫龙窝村,1958年称龙窝大队,1984年9月改名龙窝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沙沟乡管辖,2004年小村并大村仍叫龙窝村,隶属荆芡乡管辖;2016年3月撤荆芡乡划归榴城镇管辖。龙窝村……。 |
传说从前有龙降落此地,故称龙窝,又因村民委员会驻地于此,故得名。1948年为高皇乡龙窝村,1951年为高皇区龙窝村,1958年为高皇人民公社龙窝大队,1983年为高皇乡龙窝村,1996年为高皇镇龙窝村,后沿用至今。龙窝村位于高皇镇中部,全村880户,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28人,党员48人,耕地面积4343亩。该村以前是有名的“花炮”村,自从“烟花炮竹生产”被取缔后,该村群众目前以种植金针菇和……。 |
相传清朝时,一大学士在天池寺游览,面朝山下,右有鸡公山,左有纱帽山,前有马到子,远见山下一清澈河流蜿蜒流淌形似一巨龙躺卧名曰龙窝子。于是吟诗一首“鸡公鸣晓,头戴纱帽,打马上朝,拜见龙王”。并于清朝道光年间在龙窝子上面新修一庙宇文昌宫以致祭奠(现还保存),而得名龙窝子。该村解放前为三庙乡十六保、七间乡五保,1950年为三庙乡十六村、七间乡四村,1953年为七间乡文学村,1981年改为龙窝大队,198……。 |
村落环周九道山梁状若游龙簇拥村落,故名。合作化时为龙窝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时更名中心大队,1980年更名龙窝大队,1983年5月由龙窝生产大队改称龙窝村民委员会属苏元乡,2016年撤乡改镇后属苏元镇。龙窝村……。 |
1958年龙窝公社成立后,改为龙南大队,1959年与龙光大队合并,称龙窝综合农场,1962年撤综合农场,各用原名,称龙南大队。1983年由龙光、龙南仕坑合并,以琴江中学为界横截分为两段,上称龙窝乡,下称琴江乡,1989年改为龙窝管理区,1999年撤销管理区设为龙窝村民委员会命名以来沿用至今。龙窝村……。 |
因村四周有两座石山和两座土岭,形成四龙归窝状,故名。1947年为龙窝街、福山村,属荔浦县龙窝乡。1952年合设龙窝乡,属荔浦县第一区。1953年属平乐县第一区。1955年改龙福乡,属附城区。1958年改龙窝大队,属月城公社。1962年改龙窝公社,属月城区。1968年复称龙窝大队,属附城公社。1982年改称龙窝大队。1984年改龙窝村民委员会,属附城乡。1987年改称龙窝村公所。1995年改称龙窝村……。 |
龙窝村【lónɡwōcūn】新地镇龙窝村距离新地镇政府约1.2公里,岑苍高速路、玉梧二级公路贯村而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龙窝村辖4个自然村,管辖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84人。龙窝村有耕地面积1689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800亩。全村主要种植优质水稻为主,近年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砂糖橘种植,现有大型果场4个,全村已累计种下砂糖橘1000多亩。有林面积3200亩,以松、杉、杂为主。……。 |
龙窝村位于六广镇西南方向,东邻是四寨村,南接酒坪乡上寨村和上坝村,西靠中山村,北与广山村毗邻。村委会在龙窝村原龙窝小学旧址,距离镇政府12公里。下辖7个村民组,现有465户1756人,是少数民族村寨,其中85户427人为苗族。全村总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 ,现有旱地1000亩,田452亩,盛产大蒜、大葱、洋芋、玉米。交通便利,贵毕公路经龙窝村水淹组,有从修六县道连接龙窝一组、二组、四组、五组的乡村……。 |
龙窝村辖6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884人,283户,少数民族占全村的43%。全村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主要养殖肉猪、牛、羊等。 --人口总数:884人 农业人口:876人非农业人口:8人--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0.0亩--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发展口号:--所辖村:龙窝一组、二组等生产总值:100.0 万元--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龙……。 |
龙窝村是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窝洛沽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229103301。 |
龙窝村位于兴隆镇的西南侧深山区,东邻咋口峪村,南邻双林村,西和东峪村,北与黄酒馆村相邻,龙窝村总面积11.03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组,共387户,1068口人,有党员48人,村民代表25人,低保户28户38人,五保户7户7人,该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小学、农村“两室”和农村合作医疗室建设达标,基本实现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自来水,村内有通宽带,有线电视,通讯条件得到改善;建有娱乐活动广场4处。全村共……。 |
明初,李氏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后有条大沟,下雨后,岗上的水都流到沟内。雨过天晴后像似龙归窝,故称龙窝。清代属扶沟县曹台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西区(晋岗寺)。1949年属扶沟县六区(李集)。1958年设龙窝大队,属韭园公社。1983年改为龙窝村民委员会,属韭园乡。1990年属韭园镇。龙窝村……。 |
龙窝村位于石桥镇西端,西接龙兴乡,北邻南召县,村委会驻大龙窝,辖大龙窝、小龙窝、杨庄、大湾、竹园、夏庄、刘庄7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4560人,1135户,耕地面积3750亩,林地面积500亩,人均纯收入达2400元。 龙窝村东部为岗地,砂姜黑土,西部为丘陵黄胶土,冢岗庙水库干渠流经东部,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红薯以优质著名。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结合本村实际……。 |
村民委员会设立在魏家龙窝,取龙窝二字,沿用而得名。1958年8月建龙窝大队,属白杨人民公社。1983年5月改称龙窝村民委员会,属白杨乡。1998年12月为龙窝村民委员会,属白杨镇。龙窝村……。 |
龙窝村,位于陆城东南,隶属陆城街道办事处,距陆城所在地五公里,东临长江,南与宝塔湾村相邻,西与宝塔湾村隔湖相望,北与亮家垴村接壤。村落总版图面积5.77平方公里,共640户,总人口1960人,辖五个村民小组。陆杨公路贯穿龙窝村,长江边孙华路环绕,水陆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龙窝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村西南的新石器时代孙家河遗址,证明距今6000多年前人们就在这繁衍生息,据宜都县志记载:陆城三管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