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内自然村“新圩”命名,是新建成的行政村,故得名新圩村村民委员会。解放初分属肥西县山南区洪桥乡;1958年9月成立光明公社时,新圩、长岗大队属之;1961年光明公社析置洪桥公社,1969年金牛、红桥两公社合并又称光明公社,1970年再置红桥公社,新圩、长岗大队皆随属之;1981年12月长岗大队更名为郝嘴大队,属红桥公社;1983年6月公社改乡制时,改为红桥乡,新圩、郝嘴两村属之;1985年红桥乡……。 |
新圩村位于刘集镇南15公里,距304省道道10公里,全村通水泥路3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 庙东、圩东、后瓦、土楼4个自然村组成,面积 6332亩,人均土地面积3.3亩,总户数550户,人口2221人,劳动力 1220人,流动人口 205人。党支部下辖4个党小组,党员41人,流动党员4人。……。 |
湾沚镇新圩村座落于芜湖县城南部,全村共有人口1059人,总户数316户,其中劳动力人口611人,耕地面积1130.4亩,退耕还林465亩。近年来,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广大村民,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全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村主导产业为蔬菜种植,主打产品为毛豆、土豆、甘蔗,其中特色产业毛豆被安徽省农业委员会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促进了……。 |
狮子山区西湖镇新圩村位于铜陵县西联乡交界处,地处西湖镇最北面,总面积2.81平方公里。全村辖老屋崔、燕屋崔、仓屋崔、河滂崔4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580户,人口1600人,人均年收入8000元,人均住房60平方米;共有党员47人,其中女党员3人,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村集体年收入2.5万元,是西湖镇经济发展滞后村。全村农业资源丰富,以种植油菜水稻为龙头,带动畜牧、渔业、养殖等农副产品全面发展;“……。 |
新圩村位于架河镇政府南边,辖3个自然庄(前乡、金牌、新圩),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3770人,总耕地面积3700亩,其中湾地2100亩。全村有5个党小组,74名党员,在职村干部7人,其中女干部1人。境内有田集电厂和两家民营企业,群众主要收入为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 |
新圩村委会位于乌江镇南面,省道巢宁路穿境而过,南有双桥河,北有石跋河,东临长江。系2006年村级规模调整时由原来的新圩村和永乐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37个自然村,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86人,总户数1099户,可利用水面500亩,耕地面积5949亩。 新圩村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全村党员121个,流动党员9名,村党总支依据村内产业分布,成立四个“双培双带”基地,培育56名“双培双带”对象,设公益性……。 |
里心镇新圩村位于里心镇东南部,距镇区6公里。全村辖8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有316户1274人,有耕地4206亩,山地12783亩,其中果园2300多亩。 新圩村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2012年,全村杂交水稻制种面积2400多亩,总产量500多吨,种植莲子100余亩,总产干莲8.5吨,烤烟210亩,总产600多担,同时,还培育了果山养鸡、山垅田养鸭、规模养兔、规模……。 |
新圩村位于官桥镇政府驻地北2公里处。聚落在南官公路与福厦公路交叉处,呈长方形。有新圩、社庄、布厝3个自然村。新圩自然村是侨乡之一,布厝自然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村民800多户人口3200人。新圩村以驻地得名。明、清属三十四都。民国年间为“五保”,1949年解放初合归莲塘乡。1958年成立新圩大队,1984年为新圩村委会。新圩村有耕地1650亩,山地925亩,主种水稻、甘薯、花生……。 |
新圩村位于九龙江边,是镇政府所在地,土地总面积22.25平方公里,全村485户1885人,有9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有村“三委”12名,其中支委5名,村委4名,监委3名;支部共有党员65名。2012年村财收入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0元。村党支部于2011年被市委、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还被确定为市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和实施“五要”工程示范村。2012年7月,村党支部又分别被授予省级……。 |
茂名市电白县林头镇新圩村委会位于林头镇东部位置。新圩村辖37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1406户,人口6433人;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80亩。新圩村年平均气温为23-24℃,年降雨量约为1500-1800毫米,气候特征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温和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花生,村特色经济收入有荔枝、龙眼、北运菜、鱼塘,上一年新圩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070万元。近年来,新圩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 |
明末清初因西枝江河道变迁,给角湖圩的交通带来不便,就搬迁至河边,取名新圩。清朝年间,三角湖与新圩尾互为村;解放初期属良井管辖,1956年后归平潭镇管辖,1958年成立新圩大队,分管三角湖,新圩尾两个小组;1983年称新圩乡,1987年改称新圩村委会,1989年改称新圩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新圩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新圩村……。 |
因在圩边新建新村,故名。新圩大队原属凤尾乡,1959年撤乡成立大队时有高坑、塘面、新圩三个大队。1960年这三个大队合并,命名为新圩大队,1983年改为新圩乡,1986年改为新圩农村管理区,1999年改称为新圩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新圩村……。 |
因丹竹埇村人在此地段建圩,由于成圩时间比较迟而取名新圩。该村委会驻地在新圩村,故名。1958年名为良垌大队;1984年由良垌大队拆分为新圩乡;1987年改为新圩村委会;1989年改为新圩管理区;1999年改为新圩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新圩村……。 |
明末此地有村民开设旅店、油榨、咸染店、中药店、朱店形成一条新街,是必经之路,故名。1950年成立乡民会,1953年改为乡人民政府,1955年改为低级社,1957年改为高级社,1958年改为生产大队,1987年改为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新圩村委会位于省道266线路边,下辖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00多人。共有村“两委”干部6人,党员40人。村的耕地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林地以种植砂糖……。 |
清乾隆十五年建圩,当时附近已有官圩、马圩和高良圩,逐名之曰新圩,故名。解放初为新圩乡,1958年为新圩大队,1987年为新圩管理区,1998年改称新圩村委会至今。新圩村委会位于新圩镇区中心地带,紧与县城相连。下辖9个村民小组,农户487户,总人口2136人,现有村两委干部5人,耕地面积1523亩。新圩村委会距县城区只有2公里,与县城紧密相连,321过境公路贯穿,村委会利用新圩村的地理特点发展村级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