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村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霞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1109999。 |
村头村系尤溪县八字桥乡政府所在地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尤溪县西部,与沙县大洛接壤,东与洪田、后曲两村交界,西与罗岩、大洛交界,南与黄龙相连,北与龙湖相接。海拔650米,气候凉爽宜人。304省道从村庄贯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村头境内的八字桥墟场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农产品和商品交易市场。全村共有面积11022亩,其中耕地面积738亩,林地面积7394亩。村头村共有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310户,总人口……。 |
村头村概况村头村:全村112户,467人,位于屏南县西部,距县城16公里,全村耕地面积790亩,村头是屏南县最早赴南洋开荒者,是屏南有名的侨村,在来西亚和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有1500多人。全村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奈、梨、桃、花菜、板栗、柿等。食用菌有香菇、黑木耳、滑菇等。1980年由华侨同胞捐资建起共80米长水泥桥,2004年总投资74万元完成2.6公里村道硬化, 2005年建2条拦河……。 |
村头村,东与高砂镇上坪村大竹交界,南面、西面与西霞村毗邻,西北至根竹坑之东面、南面。辖村头、小竹、中村、村尾4个自然村,属于沙县革命老区重要的基点村,是凤岗境内革命“五老”人员最多的行政村。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3户673人。土地总面积约为11.58平方公里,有林地16984亩,其中生态林3039亩、经济林933亩、毛竹林3475亩,森林覆盖率84.1%;耕地760亩、水田占94.19%,水电……。 |
明清两朝属归化县柳杨里五都,1933年为五区(杨地),1936年为二区,1941年为画盖乡甘坑保,1950年为第三区画盖乡,1954年为盖洋区甘坑乡,1956年三元与明溪县合并为三明县。1958年属三明县盖洋公社干坑大队,1964年属明溪县盖洋公社盖洋大队。1981年从盖洋大队分出,命名为村头大队,1983年10月体改时,改为盖洋区村头乡人民政府,1987年为盖洋镇村头村民委员会。村头村为省定老区……。 |
因开基于村头南面进口处后向里发展,为纪念开基地命名。明清时期属龙上里,1930年苏区时期属方田区苏维埃政府,民国时期属禾口乡为古坑村保,后分设古坑保和村头保,1949年初属禾口二区为村头乡,1958年属方田公社为村头大队,1984年属方田乡设村头村民委员会。村头村……。 |
村头村,即村民于明溪县与白莲镇交界处(属白莲镇前端)定居形成的乡村。县志记载,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属隆荫都管辖。解放前为白莲乡所辖的村头保。解放后为第三区管辖的村头乡。1946年-1948年是中共闽赣边地委挺进纵队的游击根据地,1950年认定为革命老区村。1958年9月公社化时,属红光公社管辖的村头大队。1961年10月改属白莲公社管辖。1984年9月为白莲乡所辖的村头村民委员会。村头村……。 |
原名龄溪,又名龟浦,主村村底因处于沿溪的外洋、山边村的前头,故改名为村头。金姓始祖金璞,于宋淳熙年间(1174-1189)从大安三彩湾分居村头,至今传二十八世。土改时属第一区(鳌阳区)亭溪乡。1958年设村头大队属红光公社(驻地村头)。1959年改属鳌阳公社。1970年为大安公社村头大队。1984年改为大安乡村头村委会。村头村……。 |
村头村属城东乡管辖的一个行政村,距城东乡政府3公里,位于三明市的南部。距三明市2公里,傍山依水、座落地点风光秀丽。东与市光学仪器厂一水之隔1里。西与市塑料厂距1里。南与市林场、变电站接壤,北与市自来水厂相连,216省道从村旁经过,交通便利。现全村人口99人、53户,耕地200亩,其中菜地100亩。 [历史由来]村头原本是一片耕地,并无村庄。1964年至1965年分别从厦门,泉州两市迁移来的部分村民……。 |
村头村位于闽北山区,与古田交界,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海拔150米,是革命老区村。总面积40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8306亩,全村302户,1254人,8个村民小组,分布村头村及黄连自然村,有杨、黄、陈、池、阙等诸多姓氏,其中杨氏占总人口的50%。本村有森林面积14864亩,木材蓄水量500万立方米,村民从事第一、二、三产业之比1:1:1,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0万元;烟叶总产值达72万元……。 |
村头村位于浦城县东部,靠南浦溪畔,距县城5公里,东与富岭镇交界,南至吴山头暸望台,西至万安村上埔、石排下,北与大游村灯盏山相连。有10个村名小组,577户,2236人,村两委干部6人,全村党员65名,全村耕地面积2867亩,人均1.3亩,各自然村都铺上水泥路面,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村办企业发展迅速,砖瓦和陶器制品是村里的特色产品,砖瓦厂是全县的发祥地。站在村头村至高点 瞭望台-吴山头,不但能观赏到……。 |
村头村简介村头村位于松溪县花桥乡的西部,距县城16公里,属老区基点村,全村共有213户,823人,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38人。林地面积6904亩(其中:国营林场1353亩,生态公益林2139亩,用材林2962亩,竹林450亩),耕地面积650亩。村头村充分发挥当地较好的村风民俗,不断完善村民约法,先后出台了涵盖“环境卫生、生态保护、移风易俗、社会治安、道德评议”五个方面内容的村规民约……。 |
村头村村头村,原名僊邨乡,创村时间较长。全村有陈、林、杨、黄、柳、赵六姓,陈是主姓,有史可查,其他姓氏来此,资料残缺。陈氏是宋南康郡王陈洪进后裔,至十四世陈古谿定居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打铁巷,因元末兵乱,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古谿带松岭、松岗二子及眷属迁徙入潮,定居海阳县东厢都(现磷溪镇)福鄹村。松岭公之次子陈东阳于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再迁徙江东都僊邨定居创业,时有林姓先辈自元代从潮城……。 |
因村委会驻地在村头村,故名。1979年成立村头大队,1984年改为村头乡,1987年2月改为村头村委会,后又改为村头管理区,1999年改为村头村委会,沿用至今。村头村……。 |
根据族谱记载,约350年前,我村自杨村由一代集和公妣莫氏杨村生七子,莫氏移居村头带四子(子正),村尾(子盛),村尾青蒙地(子乐),分开四次定居,其中四子子堂无传,兄弟相量,为了发展,大哥子正住在村头,故名。在1977年设村头村为管理区,2000年后,撤区设村,改为村头村委会。村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