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以境内古楼山得名,故得名古楼村村民委员会。1956年属白湖乡;1961年成立白湖公社,建古楼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白湖乡,改置古楼村;2005年三桥村并入古楼村;2017年白湖乡撤乡设镇,属白柳镇至今。古楼村位于白湖乡的最北端,与庐江县罗河镇大包庄村相邻,属丘陵山区,地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人口4510人,1280户,拥有1518个劳动力,自然村庄30个,规划村庄28个,全村耕地面……。 |
在历史上该地有一著名的鼓楼,取谐音,名古楼,村民委员会座落在古楼村,故名古楼村村民委员会。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古楼大队,属河溪公社。1969年河溪、大板两公社合并成立东胜公社。改属东胜公社。1983年体改时改称为古楼村村村民委员会,属东胜乡。1994年撤乡并镇,建立龙泉镇,属龙泉镇,仍称古楼村村民委员会。龙泉镇古楼村,辖管村民组10个,458户,总人口数1720人,其中党员40名;总面积4.……。 |
一、地理位置古楼村交通便利位于G205高速沿线,距黄山风景区110余公里,距黄山市政府55公里,距休宁县城70余公里。二、自然环境古楼村属山区地型,境内山峦起伏,一年四季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林业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5%。 三、资源状况全村总面积11002亩,林地15632亩,毛竹2800亩,木材蓄积量达32万立方米,现有茶园3166亩,其中有机茶620亩。 四……。 |
古楼村位于小甸镇南部,是原古楼、陈祠、金桥三村合并而成,东与长丰县杨庙镇宋楼村、南与长丰县吴山镇涂郢村相邻,北与本镇马集村、西与本镇魏庙接壤。全村拥有土地面积10948.12亩,辖42个村民组,总人口5818,党员157名,村民代表68名。古楼村村民活动场所位于古楼村大圩村民组,小甸至吴山水泥路西侧。占地总面积1330㎡,主体工程10间(五上五下)砖混结构楼房268㎡,附房三间,党员活动室4间12……。 |
因村中以前有一座古更楼,故名古楼。1949年初,古楼村属严桥区古楼乡,1995年,实行古楼属尚礼镇古楼村,2006年5月因区域调整由原来楼岗村、佛岭、古楼村三村合并为古楼,隶属于严桥镇管辖,沿用至今。古楼村位于无为县严桥镇,行政村耕地面积千亩,人口5063人,36个村民小组。 古楼村地处山区,历史悠久,有山场面积万亩,山林茂盛,矿藏丰富,有铁、锰、煤、水泥石等具有极强开发价值的矿藏。……。 |
古楼村位于休宁县城至黄山市城区之间,距黄山市和休宁县均为8公里,北靠慈张线、皖赣铁路,东紧邻黄山市新城区路口,西与合铜黄高速公路出口相接,南与横江相依。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人口1630人,党员7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其中支委3人,村委4人.古楼自然条件独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种植丝瓜、甘蔗、大棚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多举措抓增收,富裕农民生活。……。 |
古楼村位于火田镇北面,现有8个自然村,辖1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861户,总人口2770人。以香蕉、枇杷、青枣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农民人均收入8328元。全村共有党员49名,现有村两委干部8人。全村面积约16860亩,森林覆盖率64%,耕地1536亩,林地6378亩。区域内有小(一)型百花洋水库,以及白云寺与帝昺井、古楼威惠庙、积庆楼遗址、观音亭旧址等名胜古迹。地热资源丰富。……。 |
古楼村位于浦城县西北部,是古楼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政府所在地。古楼村东与本乡上云、叶山村接壤;西与本乡里山村交界;南与本乡大洋村分水,距县城62公里,浦南高速公路40公里;北与本乡中坛村相联,距江西省界8公里,浙江省界40公里。现全村人口1800人,458户,辖9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古楼村为革命老区村,是当年红军的革0据地,也是江西广丰一带入闽的重要途径之一。土地革命期间粟裕将军曾从江……。 |
古楼村系湖洋乡最大的行政村,位于上杭县县城西部,距县城10公里,离国道205线2公里,东与临城镇六甲村接壤,西与本乡濑溪村接壤,南与新山村的寨里相连,北与文光村相连。全村土地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87亩,山林面积7858亩。全村有872户2743人,党员82人,全村五保户11户,低保户21户71人,其中孤儿2人。全村辖9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 |
小溪镇古楼村位于县城西北部,县城北环路与西环路环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村内分布着大坂洋工业集中区,水电路配套齐全,目前已有60多家企业入驻,是平和县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处。全村共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50人,共有农村党员93人,耕地面积1800亩,山地面积3500亩,以蜜柚种植和加工为主要产业,全村共有50多家蜜柚专业合作社和蜜柚加工企业,年销售蜜柚1.5万吨,产值5500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 |
古楼村原有一石鼓和一座四层旧枪楼,因称鼓楼,历史流传鼓楼有楼无楼板,后来演变称为“古楼”而得名。原属海澄县三都。清朝时,这里属永昌保。民国时期,1940年,为第四区(后名海沧区)沧江镇古楼保。1946年5月属海沧乡古楼保。建国后废除保甲制,为第四区(海沧)囷瑶乡。1958年4月撤区并乡,此地为海沧乡管辖。1958年8月,划归厦门市,为海沧公社古楼农场。1984年改为海沧乡(1986年改镇)古楼农场……。 |
古,即古老的;楼,即楼房;古楼村,即村民于古老的楼房周边定居形成的乡村。原名古楼坪,清代属池湖都。解放前属白莲乡管辖的古楼保,解放后期为第三区天许乡所辖。1958年9月属大王大队。1961年10月白莲公社成立时,古楼从大王划出成立大队。1970年天许从古楼划出成立大队。1984年9月为白莲乡管辖的古楼村民委员会。古楼村……。 |
1998年,由德庆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因驻地位于古楼村,故名。1983年-1986年12月成立古宪乡,1987年1月-1990年12月成立古宪村委会,1991年1月-1997年12月成立古楼管理区,1998年1月为古楼村民委员会至今。古楼村委会位于省道路边,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50多人,位于莫村镇西南部。古楼村委会距离德庆县城57公里,离莫村圩镇3公里。以丘陵山地为主,逐步形成山上种植桉树……。 |
古楼村位于潭布镇东部,与镇政府所在地毗邻,辖3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00人,总耕地面积2000亩。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优质水稻、番薯、沙糖桔等。古楼村村委班子团结奋进、务实为民,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农业为主,发展集体企业,巩固传统技术。古楼村以两大文明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以群众为主体努力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村民争创双文明户,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人人比先进,创……。 |
因古时该地有一座历史久远、遗留下来的古老楼房,故起名古楼。1961年成立军地生产大队;1975年改为古楼生产大队;1983年改称古楼乡政府;1987年改称古楼村民委员会;1989年称古楼管理区办事处;1999年称古楼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茂名市信宜市丁堡镇古楼村位于丁堡镇的东部。古楼村辖16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户,人口4700人;全村总面积6.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95亩。古楼村年平均气温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