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工农村

工农村

  工农村位于山王镇西部,东邻张楼村,南与山王村、南塘村相连,西与王巷村相邻,北临淮水之滨,与孔集矿居民区接壤,城乡交错,新老淮力路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地理环境复杂,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资源丰富,全村总人口为2998人,可耕土地1300余亩,山林、林场800余亩,共有九个作业组。全村共有党员65名,为党总支委员会,下设三个党支部。2010年综治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先进民兵营。……。
  因此村新建的水电站叫工农坝,以水电站名而得名为工农村。由工农、长兴2村合并而成。1950年9月为永兴、龙兴村,属太平乡,1958年村改大队、乡改公社后为生产大队属太平公社,1981年永兴大队更名为工农大队、龙兴大队更名为长兴大队和太平公社更名为双石公社后属双石公社,1984年大队改村、公社改乡后属双石乡,1992年9月属青羊镇,2002年12月将长兴村并入工农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仍属青羊镇至今。……。
  因当地有小煤矿、石灰厂、水泥厂等企业,不少工人和农民结合组成家庭,因而得名“工农”。解放初期,工农村、中心村和解放村同属于工农管区。2003年村级调整,将原工农村和大同村合并,沿用“工农”作为村名,并设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工农村……。
  解放后取工人、农民当家作主之意得名,故名工农村。1949年前属石会乡第5保。1951年改保为工农村。1958年建工农管理区。1962年置工农大队。1983年复名为工农村。2002年9月撤销工农村、解放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工农村,沿用至今。工农村……。
  工农村下辖社坝头、顶堡、下堡、溪边、杜厝、陈林柄等6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875人,其中社坝头1400人,顶堡680人、下堡435人、溪边540人、杜厝1030人、陈林柄790人。全村原有耕地面积约1900亩,因城南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已被征用土地约1350亩,现仅剩溪边、陈林柄、杜厝等3个自然村土地约545亩。近几年来,随着城南工业园区的发展和辐射带动,我村在发展集体经济、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公益事业……。
  工农村紧邻石屯集镇所在地,位于省道瓯政路旁,七星河沿村而过,宁武高速落地互通口建在坤口小组,政和城关上高速连接线经过富竹庄小组,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看好。工农村下辖工农、坤口、富竹庄3个村民小组。全村648户,2598人。全村总面积19119亩,其中山地面积14414 亩,耕地面积2252亩,经济林14000 亩。近年来,村民大力调整种养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茶叶、烟叶、甘蔗、……。
  1959年,全国工农联盟时期为适应当时时代需求,结合三个自然村的联盟。命名工农,寓意工农团结一致。宋属感德乡浔洋里。元沿之。明属南下隅浔洋里。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3区石溪乡,乡公所驻石溪。1952年属2区石溪乡。1958年属海口公社石溪大队。1959年从石溪大队分析洞庭、者店、树岭三个自然村,成立工农大队,属海口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属海口镇至今。工农村……。
  梅州市大埔县工农村位于西河镇东南部。我村辖8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115户,人口435人;全村总面积4.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0亩。 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5℃,年降雨量约为1450mm,气候特征温暖、雨量适中。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西瓜,村特色经济收入有烤烟、西瓜,上一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443万元。 ……。
  1958年当地修建水库,柳州铁路局派车辆和人员支持,为纪念工农合作,故名。1981年从博艾大队分设工农大队,属三都公社。1984年9月改为工农村,设立工农村民委员会,属三都乡。1987年改设工农村公所。1995年6月改为工农村民委员会。1996年属三都镇。2021年2月改称工农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工农村……。
  寓意工人农民的村寨,2003年由原工农管理区的牛座塘村、四合村、双桥村三个小村组成。工农村村民委员会,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后属三江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后属西区,1928年后属庙塘区(四区)。1953年建乡政府,下属八个社,1958年八个高级社合并为工农公社。1984年隶属小雅区,改称为村。1992年7月,“撤并建”时,以原有辖区整体撤区改镇,工农村隶属小雅镇。2003年小村合成大村……。
  工农村总面积3.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5亩,由一、二、三、四四个村民组组成,总人口2018人,其中农业人口1890人。主要产业有茶叶、水稻、玉米、辣椒--人口总数:2015人 农业人口:1890人非农业人口:125人--行政区面积:3.923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5.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苗,仡佬,布依发展口号:依农业带企业--所辖村:一,二,三,四生产总值:280.0 万元--……。
  工农村位于玉龙乡西部,距乡政府25公里,全村总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3859亩,林地5022亩,有林地1757亩,辖7个村民组,428户,农业人口1964人,有汉、回等民族居住。村内海拔最高点2350米,最低点1200米,山高坡陡。以黄棕壤、红粘壤为主。地质结构为类玄武岩,地下水资源奇缺。南面有牛栏江,由于无提灌设施,利用率为零。全村属印度洋季风气候,年日照率43.8%,年降雨量800毫米,无……。
  因在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来此地围剿土匪,还村民一片宁静,故有“工农村”之名。1984年成立以来,历史沿用至今。工农村位于永乐镇北部,东临湄潭县,南接三渡镇,西接三渡镇,北抵骊龙居委会,,距政府所在地17公里。有耕地面积4776.2亩,其中,稻田面积2813亩。全村所辖35个村民组,987户4010人。联系电话:15870149776 ……。
  工农村位于沽源县城东南45公里处,由6个自然村组成,海拔高度1500米,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在册耕地7700余亩。全村335户、892人,村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民居住环境差。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7户、388人,已完成脱贫123户、262人,未脱贫64户、126人,致贫原因为缺技术、疾病和缺劳力。全村贫困户拟在2019年底基本出列,另有9户特别贫困户拟于2020年出列……。
  工农村是黑龙江绥化市安达市任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281101207。
更多资料
闂備礁鎼崯顐﹀箠韫囨稒鍋夐柛顐f礀缁犺绻濇繝鍌涘櫣闁稿鎷�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