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山下村

山下村

  该地三面是山,四周人们定期集市设该处,故称山下圩。后来居家人数增多,形成一个村庄,改名山下村。宋属北团,沿用至元朝,明清时属北安里山下墟,系北团寨巡检司所在地,土地革命时在山下区苏领导下曾成立过山下乡苏维埃政府,1949年前属北团旗山下,系镇公所所在地,1949年初属北团区山溪乡,1958年属金星人民公社红山管理区,1968年属北团人民公社山下大队,1984年属北团乡山下村,1992年撤乡建镇属北……。
  山下村处于永定县东南,距县城45公里,湖坑镇集镇7公里,居秀丽挺拔的湖坑九十九岽山脉下的奥杳盆地中,东与南靖县书洋镇文丰村相邻,西与本镇奥杳村交界,南与平和县卢溪镇接壤,北连高头乡高东村。全村面积6.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6亩,林地面积4648亩,辖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有人口214户745人,党员35名(其中女党员4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25元。该村属高山盆地气候,适宜种……。
  山下村系浦城县山下乡所在地的行政村,位于浦城县西南部,在临江与武夷山的中间,距县城38公里。本村共有415户,乡村人口1272人,共8个村民小组,分别为:里王口、水尾、外王口一组、外王口二组、山下一组、山下二组、黄墩和富厝。有山下老街和新街两条街道。村民勤劳朴实、热情善良、遵纪守法、和睦相处、村容整洁、村两委干部团结一致,帮助村民排忧解难被县委授予“平安村”、“文明村”等荣誉。全村总耕地面积151……。
  山下村位于邵武市东部,距市区41公里,距镇区5公里,朱坊河西侧,西龚山下,东与卫闽镇王溪口村中村接壤,南与卫闽镇卫闽村接连,西与拿口村小仂相接,北与固住村交连。原大队在山下,1971年建新房驻马坪,仍名山下,清为十二、十三都,民国为台官保。1950年为山下乡,1955年为初级社,1956年设下高级社。1958年为山下大队属拿口公社。1961年属朱坊公社,1971年两社合并后属拿口公社,1984年改……。
  山下村地处黄埠乡正南方,距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距建宁县城53公里,共9个村民小组,270户1108个人口;全村土地总面积1.3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95亩,山地面积1.26万亩(其中毛竹山面积4800亩,果山面积350亩)。山下村是黄埠乡17个革命老区基地村之一,1930年1月,红四军部队从伊家乡双坑村经山下至客坊乡中畲村转入赣南;中央苏区时期,山下村与罗源村合并成立罗源乡苏维埃政府和农会、妇……。
  村置后岚山南,故名。宋属感德乡永宾里,元沿之。明属南上隅永宾里图一,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永宾乡,1943年属永宾乡山新保,1950年属第二区山新乡,1956年属城头乡,1958年属海口公社,五星大队,1961年成立山下大队属城头人民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1990年城头撤乡改镇,亦随之。山下村:因该村座落在大山的脚下而得名,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45户,总人口1217人,总劳动力5……。
  因位于山麓,故名。1950年属甘棠倪洋乡;1958年属甘棠公社观里大队;1961年属甘棠区观洋公社,成立山下大队,1984年改为山下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山下村……。
  村后山形像狮,本名为“狮山”,因为方言中“狮”与“山”谐音,故名。1958年成立山下大队,1971年称立新大队,1984年改为立新村委会,2018年12月25日,根据《福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恢复溪柄镇山下村村名的批复》(安政文〔2018〕606号)文件,村名改为“山下”,名称沿用至今。山下村……。
  山下村位于从化市江埔街105国道东边,距市区5公里,距江埔街3公里,面积约6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47人。山下村只有一条江下公路(社道)通村委会,地缘优势较弱,辖区内多为丘陵山岗地带,集体经济收入较少,村民只要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另有一栋楼房出租和60亩鱼塘发展养殖业。村内约有50%的劳动力在村里的民营制衣厂工作,增加了了农民收入,作为一个劳动力输出收入模式。……。
  因村落上片和下片的汇合处位于山下,故取名山下。1958年称山下大队,1983年称山下乡,1987年称山下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山下村委会,沿用至今。山下村……。
  1951年6月属五区平陵乡,1951年12月属平陵乡祖塘村,1958年10月成立山下大队,1984年3月称山下乡,1987年1月称山下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称山下管理区,1999年4月改称现名至今。山下村……。
  因村建于罗浮山脚下,故名。新中国成立后,属第五区福田乡,1958年成立山下大队,1983年称山下乡,1986年称山下管理区,1999年称山下村民委员会至今。山下村……。
  清顺治年间,十一世祖日高公由五华县长乐迁来,因四面环山,村落位于丫髻山下,故名。清朝时期,山下村属于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编入一区石坝乙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于博罗县,1952年,编入一区石坝乡;1973年,称博罗县石坝人民公社山下大队;1986年,称博罗县石坝镇山下管理区;1990年称山下村民委员会至今。山下村……。
  山下村位于高埔镇西南部,距镇区3.5公里,崩坎至大坪公路穿村而过。下辖黄竹坑、柑树下、山下、深坑仔、半嶂、白石洋、坑尾仔等7个自然村。总人口3500多人。全村有耕地876亩,山地10404亩。农业以种植水果为主,盛产青梅、橄榄,是高埔镇青梅基地之一。林木、花岗岩石等资源丰富,是高埔镇花岗岩石出产地之一。道路畅通,自然村之间开通了简易公路。村有志达食品加工厂等企业3家。村有文化活动场所1个,小学1所……。
  山下村位于广州市新白云国际机场东北角,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4700多人。1998年,为配合广州市新白云国际机场建设需要,山下村第六、七、八三个经济社整体搬迁到新华镇三东村附近。2006年,为配合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的建设需要,山下村第九经济社整体搬迁到本镇的保良村联邦快递安置区。经过两次被征地和搬迁,现时山下村已形成一条行政村管辖,村民分三地生活和居住的特殊现状。原山下村……。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