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村地处五显镇西南山区,南邻山七镇,西邻东石笋风景旅游区,为原邬冲、上河两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28个村民组,总人口4089人,村民代表81人,党员108人,7个党小组。村“两委”成员共6人。上河村山场面积13385亩,水田1081亩,旱地288.2亩,国土面积13.16平方公里。上河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105国道穿境而过。而且农特资源丰富,盛产毛竹、板栗、茶叶、油茶,全村毛竹资源3900亩……。 |
取该村位于龙川江上游之意,故名。1949年得名上河村,1958年改为上河大队,1984年改为村,1999年设立上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上河村……。 |
上河村位于云霄县西部。在漳江下游之溪畔。东与下河村接壤,西与凤兴村交界,北连峰头水库距2公里。南邻下河乡政府旧址。距县城12公里。村落面积2.5公里。现全村人口达1870人,448户。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三个姓氏为:方、罗、蔡。分别由马铺乡、新林村、大坡头村、下河乡、下河村等地迁入。全村现有种植云霄特色水果“枇杷、杨桃”等名优水果,畅销全国各地。……。 |
因居住地在高界河上游而得名。1958年设上河大队,同年并入关堡大队。1961年恢复上河大队。1964年并入关堡大队。1965年恢复上河大队。1983年改为上河村民委员会至今。上河村……。 |
莲花镇上河村位于莲花镇东部川区,上河村风景区有雷祖庙,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雷祖庙遗址位于上河村以北处的清水河与庄浪交汇处的三角梁上,高处河床60-80米,遗址布于山坡两面及山顶上,现已修成梯田,南北约70米,东西150米。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现有854户3548人,该区域为镇政府所在地,462县道、天平高速连接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耕地面积2773亩,果园面积2450亩。全村的主导产……。 |
因地处河流上游,故名。1949年前属秦安县管辖,1953年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为上河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为上河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上河村……。 |
以处旧水系杂木河上的支流“上河”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古城乡河西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古城区河西乡三行政。1956年撤区并乡属古城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成立古城……。 |
上河村是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大马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725105215。 |
根据历史记载,北宋时是大潭县、民国时上河村1958年是太塘公社1968年上河村撤到白关公社,到1983年又撤在太塘乡政府,2005年撤乡为白关乡上河村。1958年为太塘公社,1968年为白关公社,1983年为太塘乡,2005年为白关乡上河村。上河村……。 |
解放前年上河村和乔河村合并为乔家堡,解放后分开称上河村。因这里属于乔家河上游而得名上河村。1941年左右,上河村和乔河村合并为乔家堡,解放后与乔河村分开,取名上河村。上河村……。 |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5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上河村委会,沿用至今。上河村……。 |
茂名市电白区霞洞镇上河村位于霞洞镇南部。上河村辖3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646户,人口2748人;全村总面积183.7公顷,耕地面积1141亩。上河村年平均气温为23°C,年降雨量约为1500mm,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番薯,村特色经济收入有荔枝、菠萝蜜、白鸽,上一年上河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688万元,人均纯收入3170元。……。 |
清朝初年卢氏从本区卢村迁来,后陆续有外地居民迁入。与下河有上下游之分,地处上游,故名。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第九区智勇乡;新中国成立后,隶属博罗县九区上河乡;1958年10月,成立博罗县横河公社上河大队。1983年11月,称博罗县横河区上河乡。1986年1月,称博罗县横河镇上河管理区。1999年3月,称上河村民委员会至今。上河村……。 |
上河村是广西百色市德保县荣华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51024203201。 |
上河村是广西玉林市兴业县高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924109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