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岭村位于古黟县盆地的西南边缘,著名旅游景点南屏,关路被分东西相邻,北连古黄村,南面环山与祁门县接壤。辖区内三个自然村;玕田、赤岭、周村,六个村民组,居住着304户居民。1600余亩耕地上养育着830余人口。村民以水稻、茶叶和蚕桑作为支柱产业经济,同时发展养殖业、外出务工、农用运输、工程承包,发家致富。茶叶、蚕桑、水稻、油菜、经果林,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使他们四季耕耘其间,乐在其中。五条清澈的溪流穿村……。 |
赤岭村位于安凌镇西北方向,座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牯牛降山脚下,辖区内有九龙池景区和尚待开发的考坑景区。距镇政府6公里,省道大青线穿境而过。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252户,总人口1026人。山场1.6万亩、耕地1489亩,其中水田1365亩、茶园461亩、油茶200亩、经果林200亩、毛竹200亩。村集体经济薄弱。全村农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主要经济来源有:茶叶收入、粮油收入、旅……。 |
赤岭村位于盖洋乡西部,距离市区153公里,与三明市中仙乡毗邻,交通便捷,全村辖6个生产组,共128户,总人口518人,党员23人(其中预备党员1名),低保户17户28人,残疾人4人,土地总面积1.8万亩,耕地面积260亩,山林面积16550亩,竹林3686亩,世行林400亩、生态保护林业5919亩。……。 |
赤岭村位于赤岭畲族乡中部,东与杨美村相连,西于石椅村土塔村接壤,南于湖西乡卿村交界,北接前园村,是乡政府所在地。赤岭溪自北向南流贯其间,群山起伏,俗话说:“八山一水一分田”,辖有:上西,美山,辽仔,园尾,崎头,后学,西山,锡美,宅内,许垅,路下,马厝,东兵等14个自然村,面积9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100亩,农地560亩,全村有606户,人口2099人。[政区沿革]新中国初期属第六区。[姓氏源流]赤……。 |
宁化县淮土乡赤岭村位于淮土乡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村部距乡政府6公里,全村区域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6亩,林地面积3450亩;全村306户,1203人;0正式党员36人;辖8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2010年4月,创建宁化县锦绣农场,流转土地5000多亩,种植油茶林3450亩、杨梅50亩,现试种优质白莲100亩、甜玉米100亩。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建了燕飞家庭农场、金凤凰专业合作社,带领农……。 |
赤岭村主要以种植茶叶和农业为主,现人口3780人,拥有林地面积约5千多亩。在今长泰县西。晋江安平黄俨在《金墩黄氏闻义》载:“初发漳州,西行三十里,至赤岭,即长泰枋洋也,金墩黄氏於此赤岭者不生草木,因以为名”。其赤岭黄氏始祖黄俨(1400-1485年)字允赤,号振祥。明初晋江安平金墩徙居漳州善化里赤岭社(长泰赤岭)遂为黄氏始祖。世称赤岭振祥公由此名也。明永乐元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为了夺取其……。 |
村后有一山岭土壤呈红色,故名赤岭。自明至清末属梅溪里。民国时期属三、二区和凤寿、凤石等乡。1950年属五区应德乡。1955年属洋柄区。1958年撤区改社,属城关公社应德大队。1961年复区成立赤岭大队,属城关区应德公社。1965年撤区并社,属城郊公社。1966年属白塔公社。“文革”期间改称赤岭大队革委会,1983年复称大队管委会。1984年改称村委会,属白塔乡。本村共有1220人,有三个自然存(排……。 |
村居岭上,土质赤红,故名。1961年成立赤岭生产大队,1966年并入白坑大队,1980年分队,又单独成立赤岭大队,1984年改为赤岭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赤岭村……。 |
赤岭村疆域面积6291.9亩,有8个村民小组,下辖2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250户,总人口1045人,年龄结构为:0—14岁人口为217人占20.79% ;15—64岁人口为716人,占68.58%;65岁以上人口为112人,占10.72%,外出人口数为483人,占46.2%。全村耕地面积2285.2亩。山地面积2334.3亩,森林覆盖率达70.8%,林果资源十分丰富,村民以水稻种植为主,村内盛产橘……。 |
赤岭村地处风景秀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东狮山脚下,与东源乡、双城镇交界,属城乡结合部,距县城中心1.5公里,海拔600米,共有土地面积2309亩,其中耕地496亩,林地1813亩。下辖9个自然村(赤岭岗、赤岭里、兰尾洋、无石坪、住家岭、后洋、水井仔、半山、老鼠岗),共183户623人。共有党员15人,其中大专文化2人、高中文化4人,初中及以下文化9人,女性3人,外流到县外的党员2人(福州),常年在城关……。 |
赤岭村,即位于山岭处,土壤为红色,故名。明、清时期为泉郡安邑积德乡新溪里赤岭乡;民国期间为泉郡安邑官桥镇赤岭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安溪第五区赤岭乡;1958年公社化期间为官桥公社赤岭大队;1961年为官桥区赤岭公社赤岭大队;1965年4月为官桥公社赤岭大队;1989年为官桥镇赤岭村委会。2019年搬迁至赤岭村中柱186号。赤岭村……。 |
该地处山坑,土质赤色,村民住在山岭背,故称赤岭背。宋代属南顺里,1949年初属附城区城北乡,1958年属超美公社赤岭大队,1966年并入李彭称红卫大队,1969年拆开又称赤岭大队,1984年属文川乡赤岭村,1993年撤乡并镇,属莲峰镇赤岭村,至今沿用,下辖:赤岭、揭屋坑、凤凰新村三个自然村。赤岭村……。 |
赤岭村位于康美镇政府驻地南1公里处,地处晋江支流东溪东畔,康美镇政府办公大楼及闽南科技学院的对面康美大桥边,东临葵山,西临东溪,南与福铁村接壤,北与园内村毗连,距著名风景区雪峰寺只有二公里多。东临省道307线,西临南洪公路,307复线福芸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距泉州、南安二市市区约10公里,处于泉州市经济半小时圈内。赤岭村委会设在赤岭。聚落分布在尖山北麓盆地上。由赤岭、中埔头、池后、东渲、古长寨……。 |
建村时因山岭土地贫瘠,泥土呈朱红稍暗色,故名为赤岭。清朝时期,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属博罗县四区四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博罗县二区泰美乡;1956年11月,属博罗县芹塘乡;1958年1月,设立博罗县泰美人民公社松柏塱大队;1966年12月,称博罗县泰美人民公社赤岭大队;1983年11月,称博罗县泰美区赤岭乡;1986年1月,称博罗县泰美镇赤岭村管理区;1999年3月,称赤岭村民委员会……。 |
1953年设为博美区赤岭乡,1975年改为东桥公社赤岭大队,1983年改为博美区赤岭乡,1987年改为博美镇赤岭村委会,1994年改为内湖镇赤岭管理区,1999年改为赤岭村委会,沿用至今。赤岭村是陆丰市内湖镇最南面的一个村,位于乌坎港上游西北侧,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7自然村民小组,总人口4682人。赤岭村距离内湖镇辖区6公里,是省重点扶贫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