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合村成立于2003年11月,由原合成村、双桥村合并而成。双合村位于贵池区东南部,群山环绕,环境优美。辖区面积2265.6公顷,其中田地面积约2000亩,山场面积24800亩。村内交通方便,齐石公路(X006)穿村而过,全村14个村民组沿公路两侧分布。全村居民住宅楼300栋,住户530户,常住人口1880人,流动人口260人。村辖区单位10个,其中机关单位7个,学校1个,医院1个,个体商业网点2个……。 |
我村位于市青阳县木镇镇境内东部,东临双云村,南与酉华乡接壤,西接新竹村,北接南陵县何湾镇。于2007年2月由原曙光村、乔合村整合而成,面积11.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占60%、农地占20%、村庄路水占18,丫山河与七星河在村境内相汇。全村现有约800户3000余农业人口,设1个村党支部、9个党小组,90名0员,有18个村民组,居民聚居点20多处。2个村安全卫生饮水机井,全村安装沼气池50个,1个镇卫……。 |
因委会由蒋油村和王桥村整合而成,故取名双合村。1958年属观堂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后属观堂区观堂乡;1992年撤区并乡后属观堂镇;2007年蒋油村、王桥村合并为双合村村民委员会,属观堂镇,地名沿用至今。双合村是由原蒋油行政村和王桥行政村合并而成,人口2424人,土地面积4126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特别是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大力发展蔬菜温室大棚,取得了明显……。 |
取两村各划一部分土地组成而成之意,故名双合村。1949年前属紫荆乡第2、3保的一部分。1951年命名第2村。1958年改为双合大队。1984年更名为双合村。2001年高峰村并入双合村,隶属永新镇,沿用至今。双合村位于永新镇南部,东与双凤村接壤,西与保觉村交接,距镇政府驻地21公里,全村幅员面积9.63平方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996户2374人,其中,外出务工1050人。耕地面积6108亩(……。 |
洛江区罗溪镇双合村委会概况 [历史沿革]:明、清为晋江县四十七都,民国为晋江县虹山乡西岭保,解放初为晋江县第一区钟山乡,1958年为晋江县罗溪公社双合大队。1971年为泉州市罗溪公社双合大队。1984年为泉州市罗溪乡双合村委会。下辖:下田、西岭、白叶三个自然村,面积2485亩。村委会驻地:西岭村。我村原钟山、洪四组成,后村落改革原属双合村。 [人口、土地面积]:现全村有458户,人口2045人,有……。 |
双合村是由原来的杨家地湾和李家台子两个自然居民点合并而成,早在明朝、清朝时期就有移民在这里定居,主要有杨姓、李姓、刘姓三大姓氏为主,村民的由来主要来自平滩堡,为农耕方便,定居于此,祖辈繁衍生息解放后,1959年人民公社时期,为方便管理,将两个自然居民点合并为一个大队,成立了双合大队,顾名思义,双合就是两社团结,联合凝聚在一起之含义,故名。原为沙河乡的五村,杨湾为七村,后来建设,都以村命名,1959……。 |
1983年设双合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双合村……。 |
该村五十年代为双坪生产大队(根据地理实体命名。该村境内有两个较大坪地,故名。1949年8月称双坪及王马,属屯字区田岭乡(十乡),1958年称双坪及王马,属屯字人民公社田岭生产大队;1964年称双合生产大队,属屯字人民公社;1983年12月称双合村,成立双合村村民委员会,属屯字乡政府管辖,1985年7月屯字乡撤乡改镇,属屯字镇政府管辖至今。双合村……。 |
茂名市信宜市双合村位于钱排镇东部。双合村辖5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909户,人口5090人;全村总面积1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20亩。双合村年平均气温为21℃,年降雨量约为520毫米,气候特征较高寒。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三华李,村特色经济收入有三华李、,上一年双合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000万元。近年来,双合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1、积极发展三华李种植,现已成为双合村群众主要收入来源。……。 |
该地有双合庙且该村由上、下云巧两片区双双合成,故名。上、下云巧两片区合起来的总称,故名。谭氏始祖日长公于公元1767年自本镇榕木村迁到双合村落户,形成本村委最早的村落。之后,吴、邱等姓氏陆续来到落户,现有谭、吴、邱、梁、李、潘、王、肖、钟、黄、陈等共11姓,最大姓谭,占53%。1958年公社化后隶属加益公社,设双合生产大队,1961年属从加益分设的旗山公社。1963年旗山公社并入扶合公社,仍称双合……。 |
双合村是广西来宾市金秀县忠良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324201203。 |
双合村是广西河池市罗城县小长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225103202。 |
因驻双合片村(今上双合、中双合)得名。双合原名双鹤,传村后山有一块石头似一双白鹤,故名。1934年为上双鹤村、中双鹤村,属阳安乡。1952年与陶村、石面山、社公3村并为双合乡,属平乐县第八区。1955年属阳安区。1958年改双合大队,并析出石面山、陶村、社公3大队,属阳安公社。1962年改双合公社,属阳安区。1968年复改双合大队,属阳安公社。1984年改双合村,属阳安乡。1987年改双合村公所,……。 |
双合之名,起于1952年建乡都敢、半洞两村合并之时,故名。1933年为半洞村,属百寿县半洞乡。1947年芒洞、都敢村并入,属百寿县雅瑶乡。1950年初分为半洞、都敢2村,属城关区,后属百寿县第五区。1952年半洞、都敢2村设双合乡,因俩村合设得名,属永福县第十区。1953年3月划入融安县第二区,6月划归永福县第六区。1955年属寿城区。1958年改大队,属寿城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寿城区。19……。 |
双合村位于大田乡最北端,东邻绿竹村,南接大方县,西接箐门乡,总面积10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有汉、苗、布依等民族聚居。总人口880人,全村森林覆盖高达60%以上。双合村位于冷水河源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每位游客青睐的好地方。双合村主要以种植为主,其中尤以中药材种植最为著称。开展“信用村”建设是事关当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具体抓手,是减轻农民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