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大同村

大同村

  大同村位于大渡口镇西南端,东与新丰村相连,西北与白沙洲村相毗邻,南与胜利镇城北村接壤。全村有可耕地面积5800亩,30个村民组,人口3921人,1159户,农作物以棉花种植为主,蔬菜大棚150亩,村内有大同中学一所,小学二所,村合作医疗门诊二所,储蓄银行一所,商店15家,民营企业有面粉厂、油料加工厂、晟源特种动物养殖场、服装加工厂、家具厂等,合作组织由村办棉花专业合作社。2009年大同村又被批准为……。
  大同村地处古河镇东南边,2008年行政区域调整,由原来的民新村与大同村组建成新的大同村。新村有村民组24个,全村人口3840人,耕地面积4390余亩。村农作物以水稻、棉花、油菜等为主。随着古河镇城镇化的发展,大同村已从传统的农业村转变为新的城郊村,由过去的传统农村作业转变为多种作业形式的新型农村模式。 2010年村两委成员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
  大同村由原大同、民主、源溪三个村合并组成新的大同行政村,北面与黄山接壤,东与塔川村相邻,西与雉山交界,南连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距黟县县城约14公里。村辖区面积约22平方公里,13个村民组,450户约1500人,水田1000亩,山林(含竹子)27130亩,茶园1200亩,桑园600亩。大同村既有田园风光优美盛产粮茶桑的平畈区,又有山青水秀、生态优美、森林茂密的山区。资源丰富,是木材、毛竹、茶叶,还有……。
  因以前土匪较多,大家共同抗衡,故名。1961年建队于宗郢和乔寨,1984年队改村,为宗郢村和乔寨村,属大同乡。1992年4月撤区并乡由大同乡、安岗乡、姑嫂庙村、田坡村合并成曹集镇,属曹集镇。2006年10月由宗郢、乔寨合并为大同村民委员会至今。大同村位于曹集镇东部,与郜台乡交界,是由原宗郢、乔寨二村全并而成的,全村共有居民1163户,4733人。拥有耕地资源3578亩。该村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
  大同村位于贵池区梅龙街道办事处东北,与铜陵为邻,贵铜公路横穿东西,交通优势明显。全村下设18个村民组,554户,2150人,党员54人,其中正式党员51名预备党员3名,女性8名,35岁以下6名,60岁以上18名。耕地面积5420亩,可养殖水面800余亩建筑及其他1557亩。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进行全面硬化,硬化面积88500平方米。全村有55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达99%以上。200……。
  开城镇大同村位于开城镇南,面积3.5平方公里,辖28个村民小组,人口4506人,其中外出人口占一半以上,以从事建筑食、家政服务居多,常住人口以种粮食为主。 自2006年由原太平、大同两小村合并为现有大同村,虽有开襄路穿村而过,永安河傍村而流,但村办内交通设施差,群众出行难.现村内通了村村通公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大同村隶属城关镇,地处霍邱县南郊,故有霍邱县“南大门”之城。东靠淠史杭沣东干渠。西临城西湖河畔,北与五岳社区、幸福社区接壤。全村辖6个村民组,即:双塘组、和平组、红旗组、三里涧组、大桥组、新桥组。66名党员,8个党小组,即:双塔党小组、和平党小组、红旗党小组、三里涧党小组、大桥党小组、长沟党小组、东圩党小组、桥头党小组。682户村民,2112口人,2971亩耕地。大同村在0城关镇党委和城关镇人民政……。
  因其境内有一大同岩,人们聚居于此,习俗称之为“大同”,故得名。1951年设大同村,1961年改为大同大队,1984年更名为大同村,建立大同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撤销原大同村,与原永定村的号棚、石板、水库村民小组合并设立大同村,此名沿用至今。大同村……。
  辖区范围内有一水库名为大同水库,故名。寓意社会大同,人类大同,同心同德,和谐相处。1949年前属稿子乡四保,1949年取名大同村,1958年改为大同管理区,1962年改为大同大队,1984年改为大同村,隶属石蟆镇,沿用至今。大同村……。
  1961年建立公社时,取人民公社“大家致富”之意,得名大同大队,后来为大同村。1961年建立公社时,取人民公社“大家致富”之意,得名大同大队,大同之名沿用至今。1949年为华中乡4保,1950年改称华中乡4村,1958年为云集(区)人民公社5管区2连,1961年为华中人民公社大同大队,1984年为华中乡大同村。2004年为云集镇大同村。得名后沿用至今。大同村……。
  因其境内有一景观名大庙塘,根据大庙塘的谐音而得名大同村。1950年9月为大同村,属龙潭乡,1953年设大同乡后属大同乡,1955年大同乡并入龙潭乡后属龙潭乡,1958年公社化后为大队,属龙潭公社,1962年复置大同公社后属大同公社。1984年乡村建制恢复后为村,属大同乡,1992年9月,大同乡并入龙潭镇后属龙潭镇,2002年12月,将大同村和吉乐村3、7组及共和村1、2组合并为大同村,并设立村民委……。
  以求同存异之意而得名大同村。1961年12月,成立大同大队。1984年5月,撤销大同大队设立大同村,其名沿用至今。大同村……。
  大同村位于大田县建设镇政府南部,距大田县城关60公里,海拔300米,东与文江花桥村交界,西与建设村接壤,南与建丰村及香浮村毗邻,北与文江乡琼口村交界,全村农户数556户,总人口2134人,10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共7人,其中:村支委4人,村委5人(其中:交叉任职2人)。上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5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45元。全村土地面积12295亩,其中耕地面积1736亩,3个自然村,村内……。
  德庆县新圩镇大同村委会下辖12个村民小组,农户427户,总人口1869人,现有村两委干部4人。全村有山地面积9500亩,耕地面积1333亩,其中水田面积980亩。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新成效,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壮大。全村12个村小组全部创建了生态文明村,其中田头村、雷霞村、新村、塘铺村、寿地垠、新寨和下旺维塘村先后建成省级卫生村。开通了行政村公交车,为群众出行提供方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准……。
  因村民委员会设在大同市,故名。清代时期,属开平县得行都。民国时期,属开平县四区,锦湖四堡乡。新中国成立后,属开平县,四区,横冈乡。1955年,属开平县蚬冈区,横冈乡。1959年分出大同大队。1962年与横冈合并为大同大队。1972年分出为大同大队。1984年改为大同乡人民政府。1989年改为大同管理区。1999年,属开平市金鸡镇,称大同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位于金鸡镇北面,距圩镇3公里,省道百大线……。
更多资料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