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白沙村[11]

白沙村[11]

  因境内有一白沙的山梁,故名白沙。1950年属海金乡管辖;1952年由海金乡分社分出,命名白沙乡;1958年改为白沙管理区;1961年称白沙公社;1969年为白沙大队;1984年复改白沙乡;1988年属景新镇称白沙办事处;2002年村改委属溪落渡镇称白沙村民委员会;2006年属溪洛渡镇称白沙村民委员会,2021年属溪洛渡街道,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白沙村……。
  元朝时期,普米人曾在此地设过战场,伤亡惨重,白骨成堆,因此命名为崩时,汉名音译为白尸,后因尸字不雅,该地沙多,改为白沙。1950年为白沙行政村,1954年为白沙乡,1958年为白沙管理区,1961年为白沙大队,1963年为白沙公社,1966年为白沙大队,1984年尾白沙乡,1988年为白沙行政村,2001年村改委后为白沙村民委员会至今。白沙村……。
  以辖区内白沙井村中“白沙”两字作村名,村委会驻地葡萄凹,故名。1957年称属镇沅县新抚区白沙乡;1958年划归墨江县改称新抚区新塘管理区;1961年称新塘公社;1962年改称白沙公社;1966年改称白沙大队;1984年称称白沙乡;1988年称白沙村;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称称白沙村民委员会;2013年撤乡设镇,改称新抚镇白沙村民委员会至今。白沙村……。
  此地建国前属东成乡,1950年改为白沙乡,1958年改为白沙管理区,1966属净石大队,1972年为白沙大队,1984年改为白沙乡,1988年改为白沙村公所,2000年改为白沙村民委员会至今。白沙村……。
  1968年前为白沙乡,1969年为白沙大队,1984年为白沙乡,1987年为白沙办事处,2000年3月1日改为白沙村委会,至今。【白沙】辖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803户3186人,国土面积14.2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84公顷,耕地3194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2786元;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7名,其中:少数民族5名,占5%;大专以上学历3名;占3 %;外出流动党员6名,占6%。……。
  城东街道白沙村,坐落在街道东北部,村庄总面积有9.5公顷,全村有520户,1723人,山场林地620亩,交通方便,村民以农业为主,村民人均收入约11300元左右。……。
  白沙村:位于临安的一条峡谷之中,距离杭城约90公里。林木覆盖率达97%以上,378户,1156人,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封山育林和禁鱼禁猎工作,每年定期开展“绿色家庭”、“文明家庭”评比活动,使全村呈现出“村在景中、景在村中、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意境,2008年建成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很好地保护了太湖源头的水质,也为白沙村的农家乐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解决了后顾之忧。自古有元宵节跳鳌鱼灯、春季跳茶花……。
  白沙村党支部以创建平安村为契机,注重推陈出新,注重狠抓落实,营造了平安和谐、幸福奋进的良好村落氛围,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各村前列。先后获得市级以上荣誉80多项,是省首届20个魅力新农村之一、江山市首批“中国幸福乡村精品村”之一、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省文明村、全国生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村。推荐理由:加大投入,推进硬件建设。在全村各巷道共安装路灯70盏,在村工业平台集中区域安装了监控设备,投资建……。
  驻地白沙镇,始居吴姓,曾名颐村,后以姓氏和村边溪滩地上砂砾均呈白色,取村名为白沙吴,元代陈姓入赘定居,吴姓衰落,村改名白沙陈,简称白沙村。1955年称白沙乡第一村,1958年公社化后为白沙生产队,1961年为白沙大队,1983年称白沙村。另:白沙村实分上店、前园、前秧田、墈头下、后钱宅、街路下、石明堂等小地名。白沙村位于兰溪市东北26.5公里,离梅江镇政府驻地7公里,地属半山区,下辖白沙、西山干2……。
  因辖村位于白沙溪两岸,故名。1949年属汤溪县白沙乡;1951年称大德垄、卢头、翁家山头行政村,属古方乡;1958年称大德垄、卢头、翁家山头生产队,属金华县曙光公社古方管理区;1961年称大德垄、卢头、翁家山头大队,属曙光区古方公社;1983年称大德垄、卢头、翁家山头村委会,属古方乡,1992年5月属白龙桥镇;2019年大德垄、卢头、翁家山头村委会合并,称白沙村委会。白沙村……。
  村处于松荫溪岸冲积地带,初建时挖基多见白色沙石,以此得名。1946年,属阳溪乡。1958年,建立红旗公社阳溪大队白沙生产队。1959年,为西屏公社阳溪管理区白沙生产队。1961年,改称阳溪公社白沙大队。1984年,改为阳溪乡白沙村。1992年3月,阳溪乡并入西屏镇,为西屏镇白沙村。2011年12月,为西屏街道白沙村,分10个村民小组,2014年底有348户,764人。2019年撤销白沙村、瓦厂村2……。
  白沙村位于桥头镇西部,49省道沿线,东与外洋头村为邻,北与青田县温溪镇邻接,是桥头镇的西大门;全村799户,2795人口,多为农业户口,外来人员26人。有水田598亩、旱地307亩、山场9648亩。人均耕地0。32亩。村中大部分青壮年以经商为业。村中有大小企业5家。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以驻地得名。村以沙名;沙系乌溪江古河道冲积而成,经阳光照射呈白色,遂称白沙。清末地属龙业乡十六都四十一庄,1948年为樟潭乡第十五保,1950年为戚家乡第四村,1956年建姜村乡民主高级社,1958年设五坪管理区白沙生产队,1961年为下张公社白沙生产大队,1984年1月为下张乡白沙村,2001年划入新新街道。白沙村……。
  白沙村位于上盘镇东南,距镇区8公里,是正在规划实施中的白沙湾新区的主城区所在地。由沙头自然村、岩头自然村、大坑自然村和下崛山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住户352户,人口1311人,外来务工人员二三十人。村民小组11个,村民代表31位,正式党员17个,预备党员2个。村内耕地较少,渔业是白沙村的主导产业,全村几乎所有村民都靠捕鱼为生,是以个典型的渔业村,包括远洋捕捞,近海作业,滩涂养殖等。自台州市东部产……。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