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村现有人口3500人,14个自然郢,15个村民组,村两委成员5名,全村整个承包耕地面积3030亩。村四至边界:东与刘河相接、南与罗祝相接、西与大丰村相接、北临派河大堤。村党员人数57名,流出党员5名。村务公开近期内容:经村民代表大会一致评议通过,2009年村低保户数77户,低保人数127人,低保金额50670元。组织组通砂石路、计划西湾路、代岗路、后商路、徐小路已动工施行。党务公开:七、一表彰……。 |
秋江街道三联村位于贵池区西郊,东临莲台村,北倚同乐河,南邻贵茶公路,西与乌沙镇横塘村接壤,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全村辖43个村民组,1390户,总人口4950人,全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00余亩。村党总支部下设3个党支部、党小组15个,有正式党员118名。2008年度被街道列为后进村、重点管理村,2009年确定为“难点村”进行治理整顿。村“两委”班子,尤其是第……。 |
三联村地处佳山乡东部,紧邻马鞍山市大学城区,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村现有10个村民组、658户、1848人(其男劳力678人、女劳力648人),辖区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80亩,山林700亩,水面450亩。村党总支下设6个支部,有党员101名,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3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毛收入1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0元,主导产业为粮油生产、经果林种……。 |
江心乡三联村位于江心乡西面,耕地面积4278.16亩(其中外滩426亩)。全村有15个村民组,户数765户,人口2768人,其中党员61人。正在建设中的马鞍山长江大桥的江心乡段的主体工程就位于三联村,三联村在做好本村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大桥服务工作,动员村民以大局为重,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三联村以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在未来的几年中,三联村将抓住大桥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招商引资,使……。 |
因其由清溪、道源、水村三村合并而成,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三联村村民委员会。1958年建清溪大队、道源大队、水村大队,属历口公社;1961年11月,成立渚口公社,清溪大队、道源大队、水村大队属之;1983年体制改革,清溪村、道源村、清溪村属渚口乡;2014年道源村、水村村、清溪村合并为三联村,属渚口乡至今。三联村:为原水村村、清溪村、道源村三村合并而成,故名三联。三联村是全乡人口最多、面积最广……。 |
三联村位于玄庙镇西南部,101省道西侧,聚落形态以自然村为主。三联村总面积约472.31公顷,耕地约5100亩,下辖5个自然村,共计1280户左右,约4600人,建设用地104.84公顷。本村居民的经济条件相对是较好的,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以种植业、水果销售为主,少数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农民的种植主要以大棚杏、大棚蔬菜、砀山酥梨为主,其中有上千亩大棚杏基地,主要销往外地,质量上乘,无污染,以家家利水……。 |
三联村地处鸦滩镇东南部与高士镇毛安村毗邻,辖13个村民组,23个村民居住点,拥有三中圩、四合圩两个千亩以上圩口,全村856户,3786人,劳动力1900余人,2016年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6户,483人,2016年有低保户31户,103人,五保户34户,39人。全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村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13个党小组,全村共有党员121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党员32人,妇女党员7人45岁以下……。 |
九村、甜竹子、尖山三个自然村联合组建,故称三联村。1939年属维新乡秀南保,1950年属坪回乡,1958年公社化把治九村、甜竹子、尖山面等村组建为大队,该大队是三个大村,又是三个姓氏,故称三联,成立大队,属长乐公社,1984年改称三联村委会。1993年析分划属秀峰乡,地名沿用至今。秀峰乡三联村位于闽粤两省交界处,面积2.8平方公里,海拔800多米。西北毗邻永定县,上接龙岩永安,下通广东大埔。 环境……。 |
主要由溪头、吉里、青潭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明、清时属金丰里。民国时设第五区、第三区,又称蛟洋镇、下洋乡、下金乡。1949年后设第二区(下洋区)、下洋乡、下金乡。1957年设下洋乡。公社化时期称下洋人民公社、火箭人民公社。1984年5月,下洋公社改称下洋乡,1988年以前是下溪村,1989年后改为三联村民委员会至今。三联村区划:7个村民小组,其中吉里一组、吉里二组、清潭组、石壁背组、溪头一组、溪头二……。 |
由高山、中地、罗坑合并,故名。原恩水、湖口、荣上属武溪乡管辖,陶金坑属龙济乡管辖,后高山、中地、罗坑合并为龙坑乡,属第三区,1956年-1957年改为新民乡属第四区,1958年,分为三联,龙济两个大队,属中山公社,1984年改为三联村委会,属中山镇,地名沿用至今。三联村地处中山镇西南方向,特色产业为烤烟、仙草种植,全村总人口1486人,共有15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全村土地约8平方公里,其中耕……。 |
三联村村名来自于颜家湾、大地湾、大干沟三个社(队)的合并。寓意为三联村村民注重团结协作的理念与和谐邻里关系的向往。公社化时为陈井公社徐顶大队三联生产队。1961年调整为徐顶公社三联大队。“文革”时改名为红联大队。1966年复名为三联大队,1983年更名为三联村民委员会至今。三联村……。 |
三联村是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三塬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2923104999。 |
因三个联合社组成而得名,自古沿用至今,具体命名年代不详。解放初,属两当县。1950年实行乡制,属太坝乡三联村,村委会驻地转台坝,1962年成立站儿巷公社后改为三联生产大队,1984年站儿巷乡政府成立后改为站儿巷乡三联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改名为站儿巷镇三联村村民委员会。三联村……。 |
因该村只有三个社,且同一方向依次相邻,故此得名三联村。此前不详,自1985年成立三联村委会后,沿用至今。三联村……。 |
由于牙儿山,月阳山,阳山三个山相连,大部分村名居住在这三个山上,因此人们叫做三联。1953年始置沙金乡人民政府,1956年划归为白河区公所管辖,1958年划归中共白河公社人民公社委员会,1961年恢复改为沙金乡人民公社三联大队,1983年成立沙金乡人民政府后命名为三联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三联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