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南庄村

南庄村

  南庄村位于漫水河镇东南部,白莲崖水库上游,东邻大化坪镇,南与太阳乡接壤,西与李家河村交界,北至安家河村,境内山高岭大、沟壑纵横,交通通讯条件差,一直制约着南庄村发展;全村辖15个居民组、308户、1342人、自然村庄113个。国土面积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8.5亩,水田面积766亩,旱地面积232.5亩,林地面积8300亩。南庄村地处大别山腹地,淠河流域上游,是个典型的山区村。土地肥沃,气候温……。
  南庄村位于白帽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与本镇土桥、余河、朱查相邻,南部连接本县冶溪镇。现有29个居民组,610户,2180人,其中贫困人口783人,总面积1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0亩,山场面积1400亩,响水崖水库坐落该村,是理想的休闲垂钓场所。该村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天麻、茯苓、茶叶、油茶、板栗是该村著名的特产,石英石、云母储量丰富,极具开采价值。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
  南庄村1949年前以南庄为中心,后随人口增长辐射到周边村庄,且村庄坐落在洪湖公路的南边,故名。2006年5月因村级规模调整,由原南庄村和檀庙村合并为现在的南庄村村民委员会。南庄自然村位于洪巷乡西部,全村耕地面积6600亩,人口5875人,下辖26个自然村。拥有练塘圩、西联圩两大水系。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另外还种植荸荠、莲藕、蔬菜等经济作物。……。
  南庄村位于向山镇南部,是2005年由原南庄村和七联村合并的一个大村。全村现有 20个村民小组,859户,总人口2548人。我村党总支下辖三个党支部,20个党小组;地理位置紧邻马钢南山矿业公司,辖区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03亩,山林4264亩,水面1258亩。辖区内有安徽茂林园艺农业综合有限开发公司、万头养猪场示范场、七联大型养鸡场等三个大型龙头农业企业,小规模粮油加工、养殖企业12家,一个……。
  南庄村位于烈山镇东北部,北与皇藏峪接壤,紧连“五柳风景区”,南邻龙脊山,西连化家湖 ,距市区20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5800人,辖5个自然庄,16个村民组,1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党员68名,小学在校学生320人。南庄村水利设施基础很好,现有中小型库坝7座,库容量116万方。深机井4眼,户户通自来水。可耕地面积8000多亩,山场面积16000亩,宜林荒山12000亩,已绿化10000……。
  因地处政府南面且南庄村历史悠久,故名。1961年为中华大队、南庄大队、新建大队,属建设人民公社委员会管辖;1984年为中华村、南庄村、新建村,属建设乡人民政府管辖;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属徐桥镇人民政府管辖;2005年村级调整,中华村、南庄村、新建村合并后为南庄村村民委员会,属徐桥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地处我镇东北部,距镇区7公里,与望江县鸦滩镇接壤,下辖33个村民组,1264户,5376人,耕地……。
  南庄村:位于公各庄村西北侧。……。
  南庄村:位于北庄村东南2公里处。……。
  明代已成村,称为南庄,因为相对位置而得名。南庄村:位于崔村镇以东4公里处。……。
  南庄村位于妙峰山镇东部,东南距区政府驻地12.6公里,南距镇政府驻地9公里。北距樱桃沟村0.8公里,南距桃园村0.5公里。这里距109国道7公里,有(担)礼涧(沟)公路从村边通过,交通便利。南庄村地处三条沟谷的交汇之处,西北、东北和南侧均为帝山,村庄海拔292米。现有总人口139户256人,其中农户93户199人。地域总面积11266.3亩,其中果林面积169亩。根据区域功能定位,采石厂逐渐关闭,……。
  境内有居民点名叫蛮庄,后雅化为南庄,故名。原名蛮庄。1981年成立南庄大队,隶属里仁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里仁乡,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销,老寨村并入南庄村。2011年撤乡建镇,里仁乡更名为里仁镇。该名沿用至今。南庄村……。
  唐五代时,晋江王留从效曾负贩路过此地,晌午食于老婆婆许媪家。后留从效显贵,赐媪第宅良田,故称“许婆庄”,后又谐音为古婆庄。据传,明朝正德皇帝私访江南,一天来到古婆庄画船埔,远望古婆庄好似一条龙环抱全村,因此来到天竺庵,叫和尚拿来纸笔,书写三字“即南龙”留给住持。后来,村民得知“即南龙”是皇帝金言。新中国成立后,村民认为古婆庄经常被人误称为许婆庄,许嘉庄、古湖庄等,乡贤便就皇帝的金言“即南龙”,将古……。
  地处什川镇中心位置南部,因人口较为集中,得名南庄,村委会就驻地于此,故名。1950年属榆中县金崖区什川乡。1958年为什川公社南庄大队,属白银市。1961年为什川公社南庄大队,属皋兰县。1983更名为南庄村民委员会。南庄村……。
  旧时该地因位处一条沟的南方,故而得名南庄。1958年9月,设南庄生产大队。1983年9月,改称南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南庄村……。
  据载,宋代有孙姓人家由现镇原县上肖迁至此地分两处建村,因该自然村地处南部,故名。1983年改设村委会,2005年与南庄村委会后于庄子洼村委会合并,仍称南庄村委会至今。南庄村……。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