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村位于仁和集镇之东,2007年11月由原白马村和书房村合并而成。东隔白马桥与秦栏相望,西接仁和社区,南接雷庄村,北接掌鼓村。南北长约3000m,东西长约4500m,现有人口2985人,耕地面积5800亩,下设24个村民小组,村内交通发达,天扬路横穿其间,主河流一条,支流25条纵横交织,200亩水库两座。中型企业10家,家庭式作坊企业45家。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7500元,2010年工农业总产……。 |
白马村位于九姑乡西北方,地处凿山南麓,属典型的山地丘陵,东与新安村相邻,西邻五里乡,南与油坊相邻,北邻长铺镇,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共辖22个村民组,全村890户,总人口3030人,宿舍复线、太下线分别经其西南部、北部穿过,境内有村级公路连接宿复线、太下线和张千线,形成完整的总道路交通体系。我村为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产业发展和村庄规划建设成效显著。乡产业集中区坐落在我村,落户企业达10余家,有……。 |
白马村隶属于当涂县塘南镇,地处塘南镇南端,东面与吴村港村、兴永村毗邻,南面与桃元村新卫接壤,西面与邰桥村相邻,北面与凤凰村相连。白马村距塘南镇政府所在村6公里,距县城39公里。村委会驻地赵家自然村。白马村辖8个自然村,分别是红杨树自然村、三年吴自然村、东边庄自然村、杨村徐自然村、畚箕脑自然村、赵家自然村、前杨自然村、周王自然村,辖16个村民小组(红胜、和平、三年吴、仙合、东边庄、徐东、徐西、畚箕脑……。 |
白马村简介 白马村位于渔沟镇西南部,与浍沟镇、朱集镇毗邻。全村总人口4672人,934户,共2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477.7亩,辖周寨、西吕、前山、后山、白马等5个自然庄,共114名党员,设一个党支部,村两委干部8人。白马村人勤物丰,物产丰富,山清水秀。主要农产品有小胡瓜,大葱,葱,草莓,红苹果。村内山石资源丰富,富含镁,钛铁,胆矾,锗。白马村多山,采石场是该村支柱工业,该村还是灵璧石的主产地……。 |
白马村位于广德县南部,属山区村,山多田少,全村13.8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总人口2218人,山林面积20660亩。白马村村委会座落于白马村民组,全村有小型企业三个,竹碳窑1个,手工竹木制品作坊六个,目前正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我村属山区村,主要经济来源于毛竹和茶叶和板栗,年人均收入9100元,村集体收入空白,随着党的新农村建设和一系列惠农政策,我村于2007年修通了主干道路—杨白路,另一条白丰……。 |
白马村位于含山县清溪镇东北面,毗邻含山县城,两条村级水泥路贯穿境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全村辖11个自然村,总面积约为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12亩,人口2558人, 2010年人均纯收入6300元。近几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新建了一座占地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村部,为日……。 |
因境内白马池而得名,传说,一匹白马每天要喝完一住户人家的水,被人追赶窜入水井,人们想从水井中把白马捞出来,结果马未寻着,却把水井扩建成大水池,故名。1953年,成立白马村,隶属观音乡;1958年,更名为白马区队,隶属观音公社;1962年,更名为白马大队,隶属观音公社;1984年,更名为白马村,隶属观音乡;1992年,并入新营乡;2005年,撤新营乡,并入官渡镇至今。白马村……。 |
因境内早年有一白马寺,得名白马村。民国时为显周乡2保,1951年以境内白马庙命名白马村,1956年并属新立乡,1959年为新立公社白马大队,1984年设立白马村村民委员会,属新立乡。1992年10月并新立乡和中岭乡为新立镇。2002年,原高乐村并入白马村,沿用至今。白马村……。 |
因境内马姓人数较多,而又从白岩村分出,故名。该村于60年代初由原老白岩村分离而成,原老白岩村有个地名叫做白马井,1962年与白岩村分村后取名为白马村,直到2008年白马村与白岩村合并以后仍命名为白马村,该村名沿用至今。白马村……。 |
10、重庆市巴南区石龙镇白马村 此地有一塘,塘内原有白马,得名。1952年设共和村;1958年为共和大队;1982年为白马村。2004年桥村除原西店社并入,地名沿用至今。白马村……。 |
11、重庆市大足区珠溪镇白马村 因境内以前有一座古庙,庙里有两匹石雕白马,故名。1953年取名白马村,1958年更为白马管理区,1961年更为白马生产大队,1984年1月复为白马村,2003年6月板栗村并入后仍为白马村。白马村……。 |
因村前由一巨石呈白色,形状似马,故名。1950年属浮溪乡;1960年属白溪小公社设白马生产大队;1966年7月属湾坞公社设白马生产大队;1984年改称白马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白马村……。 |
清朝末年间之前建村时村为月坝,清朝末年因信迷信,沙家寺有白马庙,大暴雨泥石流把白马庙牌位冲到了月坝,当地人重修了庙,改称白马庙,故命名白马村。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临江区屯寨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为9区70乡,属桥头区白马庙乡。1955年10月合并区、乡机构后,白马庙乡并入屯寨乡,今白马村随即并入,属临江区屯寨乡。1958年12月成立桥头公社,为桥头公社白马大……。 |
因本村有一白马爷庙,故名。民国时属镇原第二区管辖,1946年8月属屯字区管辖,1958年属屯字人民公社管辖,1964年称白马大队。1983年12月称白马村,成立白马村村民委员会,属屯字乡政府管辖,1985年7月屯字乡撤乡改镇,属屯字镇政府管辖至今。白马村……。 |
据古时该村张兴庄有一处水泉,偶有白马在此饮水,人们便称此泉为白马泉,河流为白马河。设村民委员会时,以白马命名。1962年成立白马公社白马大队,1983年11月改为白马乡白马村。白马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