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东门村

东门村

  东门村位于花桥镇东南面,于宣城市水阳、养贤镇相接,辖16个村民组,730户,人口2763人,承包面积2820亩,集体水面410亩,荒山造林400亩,设有5个党小组,正式党员79名,预备党员3名,其中女性党员8名,平均年龄51.8岁。东门村依山傍水,瓜果飘香,有各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东门渡古窑址被芜湖县政府列为重点保护单位,湾东路、宣水路穿村而过,2.9公里村村通贯穿全村。水陆交通便捷,村内有自……。
  1952年在新场旧址东门房修建全区第一座水库,得名东门水库,村以东门为名。1949年为新市乡17保,1950年改称新市乡17村,1958年为葛兰(区)人民公社7管区2连,1961年为新市公社东门大队,1984年为新市乡东门村,1993年为新市镇东门村。2004年由原燕窝村、东门村合并为东门村。得名后沿用至今。东门村……。
  因位于甘棠东南部,故名。1945年(民国34年)为三塘镇朝阳堡;1984年后改称东门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东门村……。
  因其古时是进出城区的必经之路,又在东面,故称之为东门。1959年,成立市郊人民公社,东门大队划属洪山公社;1968年,撤销郊区行政办事处,设立郊区革命委员会。洪山公社合并于红卫公社,东门大队划属红卫公社;1975年红卫公社复名洪山公社,东门大队划属洪山公社;1981年,东门村划属郊区洪山乡;1996年,福州区划调整,东门村从洪山乡划出归属岳峰镇。于1984年设立村委会。东门村……。
  东门村村民委员会于1996年5月1日成立。隶属建安街道办事处管辖。村部位于建瓯市城区水洋巷10号,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共586户,总人口约2195人。村民代表40人,村两委6人,妇女队长10人,理财小组5人,党小组长7人,民兵应急队10人,青年团员83人,土地协管员、计生协管员、林业、水利协管员、文化协管员、劳动保障员、蓄牧协管员、计生协管员、农技员工、两个卫生所等组成。 东门村土地面积669……。
  东门村位于南山镇中部,南与际丰村交界,北与店口村连接,东与芹山村毗邻,西与南山集镇相连。全村面积1.024万亩;有289户、1194人;下设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距延平市区34千米。1933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滕代远率领东方军围攻南平城时,部分红军到东门村大坑宣传革命理念。1948年,0闽浙赣省委机关迁到东门村大坑后山。1987年东门村被省评定为老区基点村。基础设施通村通……。
  东门村位于浦城县城区西部,距城区7.5公里。地处北纬27度45分;,东经118度之间。平均海拔高度250米。东邻山桥村,南与桐源村,北邻红山村,西与东山村接壤3.5公里。全村山地面积6532亩,稻田面积574亩。有4个自然村,全村党员22名,总人口824人。 我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交通便利。4个自然村均通车、通电、安装闭路电视、电话、安装自来水。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人民币6000元。 近年……。
  东门村位于金淘镇中部,镇政府驻地西3.5公里处,距离南安市区仅2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村庄位于周围四村之中,东临东溪村,西接石林村,东北与莲坑村隔岸观望,西北与杏山村接壤。村委会设在古街后坑埔街头,有东头、过圳、宫口、兰林、吾洋墟、美茂墘、筐内垄、苦营、兆祥、内墘、溪心、美厝、南美山等13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有村民1470户6300多人。东门村是始祖从泉州东门迁入繁衍,遂以源地命名为“东……。
  东门村位于六鳌镇南部,六鳌山(原名青山)东坡山腰,陆鳌城东门内外。东与山门村交界,南隔六鳌山与下寮村为邻,西、北接鳌东村。东门可瞭望崂岈山和浩瀚的海域。在东城墙与南城墙之间“临海为濠”,下面有一条深谷叫南门坑,延伸到海底,形成一处深港,建城时出于防御倭寇的考虑,不设南城门,而且在南城墙上架设铳炮,击沉过入侵的倭寇战船。解放后,潜水员曾在这里的海底发现古战船遗体,还打捞到已被海水蚀残的铁锚。不知何时……。
  东门村位于梅岭镇政府驻地南部,直距5.7公里。东南临诏安湾,西接南门,北倚烟墩山。只辖东门自然村,村委会驻此。二面环海,地势险要,为诏安海上门户。吴、林、黄姓杂居,聚落成长方形。204户,926人,汉族,讲闽南话,组成3个村民小组。渔农并举。耕地面积320亩,其中水田150亩,农亩170亩。主种水稻、花生、地瓜。渔业有大竹排放绫200只。海水捕捞,小海作业,鱼产品有金色沙丁鱼、马鲛、鲳鱼、鲶、虾、……。
  东门村地处松溪东部,东临松溪河,南与南门村接壤,西与北门村相邻,北倚来龙山公园。全村共有786户,2868人,下辖9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944亩,山地4300亩,辖区面积1.01万平方公里,党支部下设9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113人,预备党员3人,积极分子4人。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门村党支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开展“五个好”村党组织、党员干部“五带头”、“我是党员,有困难……。
  过去称古聂城此门位于古聂城东,故名。1958年属韩店公社光辉大队,1960年分设东关大队,1982年更名为东门大队,1983年改称东门村委会。2006年将韩山村委会并入。东门村……。
  因位于梁原街道东面而得名。解放前归梁原乡。1958年设东门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设东门村民委员会,属梁原乡至今。东门村……。
  东门村在解放初期因主体部分位于西峰旧城东门之外,故曰东门,村委会作为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故此村委会便被称为东门村民委员会。1955年到1961年属黄官寨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1962年划归西峰人民公社东门直属生产队,1984年更名为西峰镇东门村民委员会,1986年改名寨子乡东门村民委员会,2005年归属西街办。东门村……。
  大明洪武七年建新河城,1960年成立新河公社,1965年新河公社和陈户公社合并成立,新河分为东门村和西门村。1961年东门村、城北村是两个生产大队,1968年两个大队合并成为东门大队,1983年设立东门村村民委员会后,该村命名为东门村至今。东门村……。
更多资料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