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畈镇 | 隶属:通山县 |
行政代码:421224107 | 代码前6位:42122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715 | 邮政编码:437000 |
车牌代码:鄂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2万人 |
人口密度:约9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镇政府驻地位于阔而平畈而得名。
基本介绍:
【大畈镇】 处于富水水河中游,东临慈口,西接通羊,南邻横石,北靠黄沙,距通山县城20公里,是鄂东南的革命“老苏区”。
全镇国土面积1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33亩,人口2.49万人,下辖13个村和1个社区,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800万元,财政收入100万元,农民均纯收入1680元。
改革开放以来,大畈历届党委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投资180万元兴建了2000米长,16米宽的标准化街道;投资200万元拉通了光纤电缆,使全镇各村通了程控电话,新建手机网站6个,有线电视光缆已拉通,能转播29套节目;投资192万元拉通了库区南岸4个村共计18.6公里的公路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大畈镇(枇杷)榜上有名。
2023年6月,大畈镇被纳入2022年度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2021年4月,大畈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0年8月,大畈镇被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2019年度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2020年6月,大畈镇被命名为2020年湖北旅游名镇名村。
2017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命名大畈镇为2016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文化旅游:
龙隐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通山县大畈镇,毗邻国家4A级旅游景区隐水洞地质公园,景区美景如画,生态环境优良,是湖北隐水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立足“情景式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目标,围绕“隐龙乡野·奇石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属楚地。
民国元年(1912年),属兴国州。
民国三年(1914年),更名阳新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立大畈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属阳新县。
1950年3月,改属通山县,为大畈区。
1975年,改官塘公社。
1984年2月,改大畈区。
1987年9月,撤区设大畈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5年成立大畈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大畈镇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城关区城关乡,分设坑口、下杨、西坑三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城关区畈泥乡;195…[详细]
在山青水秀的富水河畔,有一处古老而独特的建筑群,它就是通山县大畈镇西泉村。据记载,早在500多年前,西泉吴氏祖人就在这里安居落业了。这里的奇景、奇洞、…[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城关区城关乡,分设板桥、茶滩两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城关区畈泥乡;1958年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城关区杉木源乡,分设杉木园、港塘畈两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城关区畈泥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该地原为陈姓人家的居住地。后因陈、祝两姓联姻,祝姓先祖看中此地,便哄骗陈姓先祖说:“此地山高,竹林阴沉,陈姓居住会哀败,而祝姓居住会大发其祥,因祝…[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隐水:指隐水洞,其洞有双溪合注其中,隐而不见。…[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大畈区大畈乡,分设界首、官塘、大畈三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大畈管理…[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大畈区大畈乡,分设大坑、下屋窦两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大畈管理区,…[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大畈区白泥乡,分设留驾、白泥、洲地三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大畈区大畈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大畈区长滩乡,分设长滩、龙岩两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大畈区九门乡;1958年人…[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大畈区长滩乡,分设长滩、龙岩两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大畈区九门乡;1958年人…[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大畈区大畈乡,分设礼湖、和平、鲁家三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大畈管理…[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大畈区大畈乡,分设洞下、消水、鹿眠塘三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大畈管…[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大畈区大畈乡大坑村,分设三潮泉、响堂、大码头和伏牛窝四个自然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详细]
通山麻饼是湖北咸宁市通山的特产。通山特产大畈麻饼:大畈麻饼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商贸人士沿富水河至长江,往来做生意,从而给富水中游的大畈街带来了商机和繁荣。传说麻饼始创于阮氏之手,当时堪称湖广“
大畈麻饼是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的特产。通山大畈麻饼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堪称湖广“一绝”。大畈麻饼嚼起来津津有味,百吃不厌。大畈麻饼是通山的著名特产,产地在大畈镇,故名大畈麻饼,为中秋月饼的“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