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樊村镇 | 隶属:宜阳县 |
行政代码:410327111 | 代码前6位:410327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9 | 邮政编码:471000 |
车牌代码:豫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8.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4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明代樊姓从黄河北迁此定居而得名。
基本介绍:
樊村镇位于宜阳县东南丘陵山区,东临伊川县境,南邻白杨镇,西和北接锦屏镇,处两县四乡结合部,距县城12.5公里。全镇地势呈“四丘六山”分布,土地面积5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19.8公倾,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辖15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142个村民组、30266人。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红薯为主,培育了烟叶、大豆、油葵、花生、药材为代表的特色农业。樊村历史悠久,因明代樊姓从黄河北迁此定居而得名,境内有摩天寨、半坡山、九龙洞 、鹿蹄山等景区。樊村镇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铁矿、硅石、石英石。近年来,该镇围绕“依托资源优势,狠抓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工业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一直属于泊头保的泊一里、泊二里,归属屏阴区。
1936年属第一区(城关)。
1943年属寿安乡。
1948年属宜南县城关区。
1950年属第一区(县城)。
1956年划为樊村中心乡,辖沙坡、宋村两个一般乡。
1958年属城关区城关公社。
1961年属城关区铁炉公社。
1962年成立樊村人民公社,属城关区。
1983年更名为樊村乡。
2013年撤乡设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樊氏人在此居住,称樊村。1950年属一区樊村乡。1956年属樊村中心乡。1960年建樊村大队,属白杨公社。1983年机构改革,为樊村村民委员会,属樊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杓柳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樊村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宋氏家祖从山西洪桐县逃荒于此地,后取名宋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铁炉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樊村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很早有一王姓大户从山西洪洞县迁居至此,建村筑寨,故名王寨。…[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杓柳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樊村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姜姓从黄河北迁此定居而得名。1960年建姜营大队,属白杨公社。1961年属樊村公社。1983年机构改革,属樊村乡。2013年撤乡设镇,姜营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久以前此处有曹姓一家居住而后姓李的也搬过来了久而久之就叫做了曹里河,后来又改为里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末期姓苏到此居住,定此村为苏村。1958年为沙坡大队,属城关公社。1983年机构改革,为苏村村民委员会,属樊村乡。2013年撤乡设镇,苏村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边三个坡均为沙石坡,故称“沙坡”。1943年设沙坡保,属寿安乡。1950年建乡,属一区(城关)。1958年设沙坡大队,属城关公社。1960年建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在安古村坡上有一个姑姑庵所以叫安古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村前有一条路经常过马车,地名由此而来叫马道。…[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唐僧西天取经路过此地,故取名老庄。1943年设老庄保,属寿安乡。1950年设老庄乡,属一区(城关)。1958年设老庄大队,属城关公社。1961年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一姓任的从某县搬来,取名任村。前身是茹村大队。1960年建茹村大队,属白杨公社。1961年白杨、樊村分公社后,属樊村公社。1983年机构改革,20…[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在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樊村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