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
>
宜阳县旅游
宜阳县旅游景点
洛阳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
AAAA
这座花果山可不是齐天大圣的老家,而是地处洛阳市宜阳县西南部的女儿山,俗名石鸡山。山与嵩县、洛宁毗邻,距洛阳市区90公里。花果山属冰川期地貌,群峰点点,林涛起伏,重岩叠嶂,山石奇特,景色十分秀丽。1991年被国家林业部定为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180平方公里,主景区4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1.8米。…
灵山风景区
AAA
灵山风景区位于宜阳县城西7公里处的洛河南岸,距古都洛阳40公里,面积达2平方公里。风景区处在安虎路旅游干线上,东距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33公里,西距西游文化圣地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43公里。景区依山临水,融山、林、水、寺、泉为一体,交通便利,优势明显。 位于风景区内的灵山寺为豫西名刹,是释源祖…
宜阳锦屏山
免费
锦屏山位于宜阳县城南,东西走向,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500米,属断裂突起的石灰岩质地壳外貌。山势紧贴县城,拔地而起,高耸峻峭,陡如直立,蔚为壮观,是宜阳城的天然屏障,也是历史悠久的旅游胜地。据传,百年前这里柏林如海,古木参天,因而俗称柏杷山,此山“体如雕琢,色如翡翠,峭如立壁,峻若岩墙”。登高俯瞰,…
宜阳灵山寺
洛阳灵山寺位于宜阳县城西7.5公里灵山山腰,距洛阳市区40公里。灵山原名凤凰山,因周灵王葬于此地而易名。灵山寺原名报国寺,也因灵山而更名为灵山寺。金大定三年,即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僧人憨休老祖在这里建刹,原名报国寺,后随山而易名灵山寺。全寺因山势而建,坐南朝北,寺址占地18667.6平方…
宜阳韩都故城
韩都宜阳故城是战国七雄之一韩国的早期都城,位于今宜阳县城西25公里的韩城镇东侧,是当时韩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中心。该遗址规模巨大,布局完整,结构严谨,保存完好,出土文物丰富,是东周时期韩国历史沿革的客观见证,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建筑艺术、丧葬习俗、社会风俗以及古代都城发展史…
虎头寺石窟
位于宜阳县城东12.5公里苗村南虎头山脚下,因山崖形状似虎头而得名,寺也随山名而称虎头寺,石窟因寺而得名虎头寺石窟。石窟内有近千尊佛像,故又名千佛寺。这一石窟造像的最早开凿年代是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魏建都洛阳后,大兴佛教,当时人们就在这里因势…
香鹿山森林公园
宜阳县香鹿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北城区。香鹿山森林公园建设工程2002年11月开始实施,历时7年建设6期工程。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总面积21800亩,涉及2个乡镇、13个行政村,绿化了32道岭、35条沟、75个山头,栽植侧柏、刺槐、女贞、五角枫、雪松60余个树种、230余万株。新修道路63公里,…
召伯甘棠
诗经·甘棠》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拔;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这里记载的故事,就发生在宜阳县西北4公里处郑卢路北侧的甘棠村。甘棠为古代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驿站,站旁生长着茂盛的棠梨树。三月花如白雪,八月果实累累,风景秀丽迷人。西周大政治家文王庶子召伯,辅成…
寺河水库
寺河水库位于赵保乡南部,距宜阳县城17公里,是宜阳唯一的中型水库和以水景为主要特色的风景游览区。寺河水库修建于1960年,面积800余亩,大坝长185米,底宽275米,顶宽5.5米,高38.3米,最大容量743万立方米。自下而上,有两排台阶可通坝顶,坝端还有公路通上坝顶。东端建有一造型精美的二层0,…
五花寺塔
五花寺塔,位于宜阳县三乡村北,连昌河畔,汉山脚下的连昌宫遗址上。五花寺其余建筑已不存在,仅余此塔。五花寺塔实际修造年代不详,旧志记为唐塔,但有关人员鉴定为宋代遗作。五花寺塔矗立在连昌河西岸,是黄河流域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在建筑、绘画、雕塑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塔起九级,高十一丈九尺九寸,青砖结构,八…
李贺故里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在当今宜阳县三乡乡的昌谷。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李贺故里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谷为题的作品。据《南…
宜阳福昌阁
福昌阁位于宜阳县韩城镇西5公里的福昌村,它是供奉道教师祖的活动场所。据旧县志记载,隋朝曾在此建福昌宫,现存建筑始于明代,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全面修葺。1983年,省文物局拨款5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福昌阁进行落架重修。福昌阁为垂檐双脊塔连式建筑,双层垂檐,黄绿琉璃瓦覆顶,四角挑檐悬钟。福昌…
后晋显陵
后晋显陵又称石敬瑭墓,是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后晋高祖石敬瑭的陵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石陵村西,封土高20米,周长100米。墓前有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立“晋高祖之陵墓”碑。墓原立有石像生9对,现多埋于地下。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晋显陵呈覆斗形,坐北朝南,墓底围…
洛河滨河公园
为打造沿洛河休闲生态经济带;提高洛河城区段防洪标准,把城区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从根本上治理洛河水患,变水患为水利;打造生态水系长廊,为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通过洛河城区段治理,拉动地产经济发展,吸引重大项目入驻;加速洛河两岸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观光农业,促进结构调整、土地流转、…
后寨陈氏祠堂
陈氏祠堂位于三乡镇曲村,由山门、厢房、过厅、听厢、戏楼、耳房等部分组成。山门及厢房面阔五间,建于长方形石基上,硬山顶。正殿面阔三间,正背雕花草,斗拱八组,雕花,额梁有绘画。过厅现存地基及东山墙。山门东大约25米处有戏楼1座,面阔三间,硬山顶,通高7米,砖结构,建于1.8米高的台基上。东侧有耳房一间,…
二里庙瓷窑遗址
【二里庙宋代瓷窑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西南38公里处宜阳县城关乡二里庙村一带。遗址共4处:二里庙村北1处,面积约400平方米;二里庙村偏东1处,面积约400平方米;红窑村北1处,面积约600平方米;马底村北1处,面积400平方米。该遗址以烧青瓷为主,也兼烧白瓷、白地黑花瓷、黑瓷、黄瓷等…
四龙庙
四龙庙位于盐镇东村,坐北面南。此庙面阔三间,硬山顶五架梁。出檐有卷云斗拱,屋脊有雕花和走兽,屋内有东西两根主梁,东为荆木,西为枣木,原有堆塑龙形彩画,现已不存。四龙庙创建于明朝中期,后经清雍正、乾隆、光绪时期重修。 四龙庙内景庙屋内北墙和西墙残存有壁画,内容有龙神行雨、花鸟、人物等。东邻一间为供奉火…
李贺广场
宜阳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他的诗词深得毛泽东的赞赏,其著名诗句“雄鸡一唱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均得到毛主席的引用。李贺广场是一处宣传李贺文化、品赏李贺诗词魅力的公益性群众休闲文化活动广场。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于2010年11月建成。广场内设有李贺像一座,基座高3…
苏羊遗址
苏羊遗址位于张午乡苏羊村洛河南岸的高台地上,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800米,北临安虎路,南依华岳。遗址文化层厚达6米左右,陶质有夹砂红陶、陶灰、黑陶及彩陶。可识别器型有红陶钵、缸、酒器、小口尖底瓶、壶、杯、彩陶盆、缸、钵,黑陶有小口高领缸,夹砂灰陶有觚性杯、-底盆等,纹饰有篮纹、刻线纹、网状纹、…
宜阳龙潭寺
龙潭寺位于张坞乡岳社村东南的龙潭河东。因寺附近有一面积约60平方米左右的龙潭而得名。以寺院大殿结构造型特点,可推断为金代所建。现存大雄殿、天王殿、东陪殿、僧房等17间。另有土窑7孔,总占地面积3亩多。院内石碑多块,碑面风化,字迹模糊。其中一块上面有“天和元年”(公元566)字样,是否为创建年代,尚不…
走遍宜阳县
洛阳市旅游景点
宜阳县文物古迹
宜阳县十大景点
全部宜阳县旅游景点
宜阳县特产
宜阳县美食
宜阳县地名网
宜阳县名人
宜阳县A级景区名录
宜阳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阳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阳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全部宜阳县景点>>>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