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阳城镇 | 隶属:西峡县 |
行政代码:411323111 | 代码前6位:4113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7.8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284人 |
人口密度:约9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位于白石山之南,四面环山似城墙,故名阳城。
基本介绍:
阳城乡位于西峡县东部,总面积14.3万亩,其中耕地1.7万亩,辖阳城村、后营村、高崖村、竹园村、三岔村、姬庄村、金花村、三关村、张堂村、老君村、茧场村、牛王庙村、杜岗村、田营村、任沟村、刘营村、赵营村17个村,172个村民小组,1.5万人,南距312国道、宁西铁路9公里,西距县城32公里,是个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地上地下资源丰富,极具发展潜力的浅山丘陵乡。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海拔909米,最低海拔204米,最大河流阳城河长21公里,流域面积47平方公里。年平均日照2200小时,平均气温14.8℃,积温4500℃,年均降水量850mm,年无霜期231天左右。
阳城乡物华天宝,人杰地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阳城镇被河南省爱卫办确定为2023年度河南省健康乡镇。
历史沿革:
明成化年间属内乡县丹水保。
民国初年属内乡县西二区。
1946年设阳城保。
1948年设阳城乡。
1958年设阳城中心乡。
1958年属丹水公社。
1961年成立阳城公社。
1983年改设阳城乡。
2012年改置阳城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传早年此街建于河之阳,故名。1946年设阳城保。1948年建阳城乡。1956年属阳城中心乡。1961年设大队,属阳城公社。1983年改为阳城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阳城河西岸小街后面得名。1948年属阳城乡,设后营村。1949年解放后属阳城中心乡。1958年属阳城公社,设后营大队。1983年改为后营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地有一个一丈余高的石质陡崖,位于郑家营前,高崖如切(高约15米,长约200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有三官庙讹为今名。1946年属张堂保。1948年属张堂村。1950年属张堂乡。1958年属阳城公社,设三官大队。1961年并入铁佛寺大队。196…[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张姓明清世代居此,清代曾自称“员外”,在营南岗上盖祠堂,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坡头组的河边有一个老君爷的洞穴,所以取名为老君洞,讹为老君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代时该处周围尽是蚕坡,多取丝坊,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过去有一庙,庙内供牛王爷,相传十分灵验,人们为了纪念牛王爷,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乾隆年间杜姓从丹水杜沟迁此岗建庄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田姓于清乾隆年间从内乡县田岗迁此建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任姓于清初占业建庄,后有五子迁此得名五家任沟,简为现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刘姓于清嘉庆年间,从阳城迁此建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姓于清道光年间从内乡县赵店赵岗迁此建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长兴村是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阳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振兴村是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阳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