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双槐镇 | 隶属:合川区 |
行政代码:500117126 | 代码前6位:500117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152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97.8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66万人 |
人口密度:约37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6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双槐镇因古时华蓥山麓从小沔溪到渭子溪场一段的渠江沿岸古槐树众多,成双成对地挺立分布而得名双槐。
基本介绍:
双槐镇地处合川市东北角渠江边,离合阳城主城区70公里。境内山青水秀,生态坏境优越。全镇幅员面积97.81平方公里,呈东高西低的丘陵地貌;辖1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39个合作社,7个居民小组,16547户,55171人。其中:农业人口15019户52014人。耕地面积47842亩,其中:田32868亩。年产粮3.27万吨;塘库堰299口,其中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2座,年水产品总量500余吨;年出栏生猪4万头,出栏土鸡土鸭44万只。
渠江北南向穿流全境,江岸线长38公里;陈(天坪)小(沔)路、修建中的三(汇)渭(溪)大件路和规划中的合(川)华(莹)路纵横境内;镇内有丰富的河沙、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双槐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1月,双槐镇被认定为重庆市乡村治理体示范村镇。
文化旅游:
五星桥位于合川区双槐镇石泉村,年代为清。古老别致、充满神奇的五星桥,位于华蓥市与合川区交界的地方。据了解,五星桥以桥中点为界,桥南属重庆市管辖,桥北由四川省管辖,故又称为“川渝界桥”。据《华
历史沿革:
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始建渭子溪场;清雍正六年(1728年),属合州明月里;清乾隆时,始建黄土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渭子溪、黄土场同属三才镇。
民国十五年(1926年),设渭溪乡、黄土乡,同属第三区,区公所驻渭溪场镇。
民国二十年(1931年),建立渭溪镇。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渭溪镇更名为渭子镇。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底,渭子镇与黄土乡合并为渭溪镇。
民国三十年(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自然村落“双新”,故名。双新社区组建于2007年12月,由原渭溪镇渭子居委会更名而来,地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乡驻地有一寺庙名“双鹤寺”,由于时间推移将“鹤”演变“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因自然村落“双全”,故名。该社区于2016年3月7日从双薪社区分离出来并建立双全社区居委会,该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文坪寨,故名文坪村。该村原为渭溪乡十三保,1950年为十三村,1955年为水井沟联社,1958年为文坪管理区,1962年为文明大队,1966年…[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落方村和来龙村合并,来龙村有一个“来龙寨”,落方村有一个“狮子岩”,两地地势相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有一水库,位于于渠江的上游,故名上游水库。…[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2001年村整改,由原宏恩村与新院村合并,故名宏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其紧邻渭溪场,取振兴渭溪之意,故名。该村原为渭溪乡十四保,1950年为罗吉村,1955年为复兴联社,1958年为复兴管理区,1962年分为两个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老鹰岩出入、活动的老鹰较多,故名鹰岩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中丁姓氏有一人水上功夫比较好又有河沙坝名丁家坝,故名丁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农业学大寨时期,原连8队较有名气,在连8队改造长梁子,故名长梁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所在地有一个接引湖和接引庵,在文革时期已改建成水库,名接引湖水库,故名接引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三千年前,有一块石坝,后来被视为风水宝地,就在石坝上建了一座寺庙,由于石坝一边高一边低,得名斜石坝。…[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座青龙桥,青龙桥处于交通要道很出名故名青龙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有一黄土场,故名黄土村。该村原为黄土乡九保,1950年为9村,1955年为黄土初级社,1958年为十三管理区,1961年为黄土大队。后为十三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有石碑记,石碑溪,故名石碑村。该村原为黄土乡一保,1950年为一村,1953年从以村划出部分建川主村,1955年为川主初级社,1958年为事物管…[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杨家祠堂大门外种下大槐树,故名双槐。该村原为渭溪乡七保,1950年为渭溪乡八村,1953年分出为双槐乡所辖,1955年为和安初级社,1958年为和安…[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马桶寨和马槽水库,故名河马村。该村原为渭溪乡十七保,1950年为河坝村,1955年为高石坝联社,1958年为中和管理区,1962年为中和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地名叫双扇门院子,故名双门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