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丹水镇 | 隶属:西峡县 |
行政代码:411323101 | 代码前6位:4113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33.1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万人 |
人口密度:约18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传,街后祖师山上黄龙寨有赤色泉水,下流成溪,穿街而过,取“溪水如丹”意命名。
基本介绍:
丹水镇位于西峡县东部,西峡的东大门。全镇辖29个行政村,346个村民小组,41246人,总面积132公顷(19.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2万亩,山坡面积11万亩,境内有菊花山风景区和恐龙蛋化石群旅游景点,风景秀丽,引人入胜。1993年被保命名为中州名镇。9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产2256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985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2亿元,财政收入536万元。98年度获县综合目标管理一等奖、乡镇企业一等奖、猕猴桃生产先进乡镇、农
村政务公开先进乡镇和全市烟叶生产收购先进单位。今年初,镇党委、政府提出99年要实现“综合经济实力要进入全县前两名,争取猕猴桃、烟叶、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
荣誉排行:
2011年12月,丹水镇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10年3月,丹水镇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
文化旅游:
西峡恐龙遗迹园位于河南省西峡县丹水镇的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以西峡恐龙蛋化石为主要展出特色。这里有全国唯一一个以恐龙蛋化石为主要展品的西峡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有世界唯一一座以恐龙蛋化石原始埋藏状
袁庄刘氏民居位于西峡县丹水镇袁庄村。年代为清。袁庄刘氏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唐属菊谭县。
北宋至中华民国属内乡县。
1912年为西二区。
1931年为第四区。
1944年置丹水镇。
1948年设丹水区。
1956年为丹水中心乡。
1958年成立丹水公社。
1961年改设丹水区。
1969年复丹水公社。
1983年改设丹水乡。
1986年改置丹水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于丹水街而得名。1934年内乡县丹水联保,设保。1948年属丹水区,为丹水村。1950年设丹水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属丹水公社,设…[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名医袁任安请县长命定,定名袁家店,简为现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袁姓从内乡县袁寨迁于此建庄而得名。民国属联保,设保。1950年设袁沟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属丹水公社,设大队。1961年属丹水区袁店公…[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紧靠公路边,村内住户多姓马而得名。民国时期袁店联保,河头保。1950年属袁店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属丹水公社,设大队。1983年改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丹水河下游南岸,袁店之南坡湾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丹水河下游,丹水境内尽头,故名。民国属袁店联保河头保。1950年归袁店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设大队,属丹水公社。1961年属袁店公…[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明末郝姓在此沟建村而得名。民国年间属袁店联保河头保。1950年属袁店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设符沟大队,属丹水公社。1961年设郝沟大…[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符姓于清代嘉庆年间从南湾村西湾迁此建庄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黄坪自然村较出名,故名。民国属符沟保。1950年属袁店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属丹水公社,设黄坪大队。1961年属袁店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在陈河坡西坡湾处,故名。民国年间属青龙庙保。1950年属青龙庙乡。1956年属袁店乡。1958年属丹水公社,设符沟大队。1961年属袁店公社,设西…[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在丹水河右岸,大赵沟南之岗上而得名。民国属青龙庙保。1950年属青龙庙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设大队,属丹水公社。1961年属丹水区丹…[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区域内谭沟自然村较出名,故名。1960年前南部属曹沟乡,北部属丹水乡。1961年设谭沟大队,属丹水公社。1983年改为谭沟村民委员会,属丹水乡。19…[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菊花山周围,故名。民国属曹沟保。1950年属曹沟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属丹水公社,设菊花大队。1961年属丹水区丹水公社。198…[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区域内有青龙庙一座,故名。民国时期设青龙保。1950年设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设大队,属丹水公社。1961年属丹水公社。1983年改…[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王姓从内乡县岗堤寨迁此,沿坡岗居住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英湾自然村较出名,故名。1946年属丹水保。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属丹水公社,设大队。1961年属丹水区丹水公社。1983年改为英…[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有朝阳山,故名。民国属黄营保。1950年属杨岗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属丹水公社,设杨岗大队。1981年因与西峡五里桥公社杨岗大…[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黄营村较大,故名。民国设黄营保。1948年属曹沟村。1950年属曹沟乡。1958年归入田关公社,属曹沟大队。1961年归丹水公社,设黄营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过去村后坡上有一座肖关堂而得名。民国年间属丹水区,设联保。1950年属七峪乡。1958年属丹水公社,设大队。1961年属七峪公社。1969年属丹水公…[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南北朝七峪街形成集镇而得名。明成化年间设七峪保。明万历年间设七峪邮铺。民国时期先后设清乡局、联保、保。1950年设七峪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内卓营村大且久,且居住在沟中,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间区域内袁庄大且建立时间最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最早为陈姓迁此沟居住,故名。民国属丹水区,设保。1950年改村为乡。1956年归丹水中心乡。1958年属丹水公社,设大队。1961年属丹水区七峪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初屈姓迁此占业建村,故名。民国属丹水区,上部归古垛保,下部归六里保。1948年属丹水区,上部属古垛村,下部属六里村。1956年上部属陈沟乡,下部属…[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张岗北侧低凹处,故名。民国年间属丹水区袁庄保。1948年属袁庄村。1950年属袁庄乡。1961年属七峪公社北凹大队。1969年属丹水公社。1983…[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古垛山,故名。1946年属丹水镇,设古垛保。1948年属六里庙村。1956年属七峪乡。1958年设古垛大队,属丹水公社。1961年属七峪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河冲古道有一庙,距上至屈原岗六里,下到七峪街各六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庙距丹水街三里,故名。民国属茧场保。1950年属茧场乡。1956年属丹水中心乡。1958年属阳城公社。1961年属牛王公社,设三里庙大队。1964年…[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初曾有廖姓留下大坟院而得名。1945年属七峪保。1948年属七峪村。1951年属七峪乡。1961年设廖坟大队,属七峪公社。1969年属丹水公社。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