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商城县 | 隶属:信阳市 |
行政代码:411524 | 代码前6位:411524 |
长途区号:0376 | 邮政编码:464000 |
车牌代码:豫S | 行政级别:县 |
人口密度:218人/km2 | |
辖区面积:211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5.95万人 |
地名由来:隋开皇改苞信县改殷城县,因境内有古殷城得名;北宋建隆元年(960)因避宣祖赵弘殷(太祖赵匡胤之父)讳改为商城县;另据范应宾《商王墓碑阴记》县因商王(宋公)墓取名。
2023年3月,商城县被确定为2023届河南省文明城市(拟保留的河南省文明城市)。
2022年12月,2022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商城县上榜。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命名商城县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1月,商城县入选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县、区)。
2021年12月,商城县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11月,商城县上榜2021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
2021年10月,商城县上榜2021年度茶旅融合特色县域。
2021年10月,商城县上榜2021年度茶业百强县。
2021年9月,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商城县榜上有名。
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老区、山区、库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面积2130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处)、370个村(居),总人口80万人。
商城是历史名城、文化厚重,秦属九江郡,西汉置雩娄县,隋名殷城县,北宋改为商城县,1932年更名赤城县,1937年复名商城县。从这里走出了清代宰相周祖培、河南大学第一任校长林伯襄等历史文化名人,拥有花伞舞、火绫子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誉为“大别山下状元县”。
商城是红色热土、英雄辈出,经典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从这里诞生并传唱全国,组建了河南省第一支红军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开创了河南省第一块革命根据地——豫东南革命根据地。1934年至1937年,商城人民坚持艰苦卓越的游击战争,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崇高赞誉。当年的“红军洞”现已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任政委的邓小平率“前指”由麻城进驻商城长竹园乡五里山,重建了大别山根据地。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商城有10余万英雄儿女投身革命,其中8万多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走出了洪学智、张祖谅、陈明义等54位功勋卓著的共和国将军。
商城是生态宝地、宜居宜业,境内植被茂密、河流纵横、物产丰富,盛产优质粮油、茶叶、油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之一,拥有国家3A级景区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西河、国家4A级景区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3A级景区汤泉池、豫南道教圣地观音山、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鲇鱼山水库等众多旅游资源,是大别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生态县。
商城是交通要道、流通便利,宁西铁路、沪陕高速穿境而过,省道S216、S338、S339在此交汇,国道G220正在建设之中,沪康高铁、环大别山高速、阳新高速已纳入上级建设规划,均过境商城。
历史沿革:
夏商为扬州域。
西周属黄国地、蒋国地。
春秋属吴。
战国属楚。
秦为安丰县,属九江郡。
两汉为雩娄县地,属庐江郡。
西晋属安丰郡。
东晋改属豫州戈阳郡。
南朝宋侨置苞信县(治今县城),属边城左郡。
南朝梁置义州义城郡,领苞信县。
北朝属北齐东光城郡。
隋改苞信县为殷城县,取古殷城为名属。
唐武德元年(618)置义州。
贞观元年(627)属淮南道光州。
五代先属吴国(杨),后属南唐(李)、后周(柴)。
宋建隆元年(960)改殷城县为商城县,属光州戈阳郡。
至道三年(997)省入固始县为商城镇,属淮南西路光州。
嘉熙元年(1237)迁光州治于金刚台。
元为商城镇,随属河南行省汝宁府。
明洪武初改属凤阳府。
四年(1371)改属中都临濠府。
十四年(1381)复属汝宁府。
成化十一年(1475)从固始分出,复置商城县,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光州。
清初沿明制。
雍正二年(1724)属光州直隶州。
清末属河南省豫南道。
1913年属豫南道。
1914年属汝阳道。
1927年道废,直属河南省。
1929年曾名赤城县。
1932年复原名。
1948年属鄂豫苏区。
1949年属潢川专区。
1952年属信阳专区。
1969年属信阳地区。
1998年属信阳市。
商城县辖镇,县府驻地。1941年设中山镇,1948年改城关区,1956年改镇,1958年建灯塔公社,1959年改城关公社,1977年复置镇。位于县境中…[详细]
鲇鱼山街道。1971年置鲇鱼山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公里。面积94.3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鲇鱼山、大碑、新华、下马河、马岗…[详细]
商城县辖镇。1958年属铁路公社,1962年建上石桥公社,1983年改乡,1994年改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51.2平方公里,人口2.…[详细]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铁路公社,1961年属双椿铺公社,1962年析置鄢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115.5平方公…[详细]
商城县辖镇。1958年属铁路公社,1962年建双椿铺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2.7…[详细]
商城县辖镇。1958年属越美公社,1961年建汪桥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9公里。面积91.3平方公里,人口4.…[详细]
商城县辖镇。1958年设跃进公社,1962年更名余集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改镇。在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89.4平方公里,人口4.…[详细]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钢铁公社,1962年置达权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153.6平方公里,人口3万。辖英窝、梅河…[详细]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超英公社,1962年建丰集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84.6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洞冲、何…[详细]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2年分属伏山、四顾墩公社,1974年析建汪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城南面,距县城8公里。面积79.5平方…[详细]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越美公社,1962年建观庙公社,1964年并入汪桥公社,1975年复置观庙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1公里。…[详细]
金刚台乡位于商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2公里,属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海拔200米-75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5度29分,北纬210度 47分…[详细]
商城县辖乡。1958年分属超英、铁路公社,1962年析建河凤桥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82.4平方公里,人口3.5万。…[详细]
商城县辖乡。1958年分属超英、铁路公社,1962年分属丰集、河凤桥公社,1974年析置李集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详细]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超英公社,1962年属四顾墩公社,1977年析置苏仙石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92.3平方公里…[详细]
商城县辖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62年置伏山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41.6平方公里,人口2.8万。辖枫香树、…[详细]
商城县辖乡。原分属鲇鱼山、余集、达权店公社,1975年析置吴河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111.7平方公里,人口2.6…[详细]
商城县辖乡。1962年分属达权店、余集公社,1974年析置冯店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132.2平方公里,人口2.3…[详细]
商城县辖乡。1958年建卫星公社,1962年改长竹园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最南部,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229平方公里,人口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