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河南省 > 濮阳市 > 南乐县 > 梁村乡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梁村乡

地名:梁村乡隶属南乐县
行政代码:410923207代码前6位:410923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3 邮政编码:457000
车牌代码:豫J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4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3万人
人口密度:约89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明代以前,梁村梁氏及外地居民郭、杨、黄等姓迁此,村落遂成。因梁姓居多,故称梁村,后官府在梁村西北设递铺,称梁村铺。

仓颉陵遗址
仓颉陵遗址
仓颉陵遗址
仓颉陵遗址
仓颉陵遗址
仓颉陵遗址

基本介绍:

梁村乡位于县境西部卫河西岸。西、北两面分别与河北省的魏县、大名为邻、南隔卫河与元村镇相望,东隔卫河与寺庄乡毗连。面积48平方公里,辖吴家庄、玉皇庙、韩庄、孙村、邵庄、安庄、大郭村、吴村、前翟村、后翟村、千佛、袁庄、张村、申庄、东郭村、宋庄、梁村铺,西王村(含香李庄)、梁村、北张庄20个行政村。

梁村乡西部有吴村,村北有仓颉陵庙,为古昌意城(俗称昌城),东魏于此设昌州。乡西部有漳河经流,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自魏县南境入,今涸。北部八村自古贫困,水质含氟量较高。

仓颉陵遗址

仓颉陵遗址位于南乐县梁村乡吴村。遗址上建有庙宇和一些碑刻。明天启七年(1627年)的碑文记述,对仓颉的供奉“历汉唐以来没有间断过”,可见汉唐以来这里已有陵庙建筑。明清两代,陵庙得到大规模整修

历史沿革:

西汉时为乐昌县城近区。

晋属昌乐县。

东魏属昌州。

隋改繁水。

唐代称昌乐乡,其北部为临繁乡。

明代称晋贤乡。

嘉靖年间乡改里。

清代改里为社。

1929年废社建乡,后分5个区,梁村乡大部分属第三区。

1934年全县划为3个区,梁村乡仍为第三区。

1941年南乐县以大(名)清(丰)公路为界分为二县,东为南乐县,西为卫河县,梁村乡属卫河县。

1946年卫河县撤销,仍属南乐县。

1948年属第七区。

1949年属第五区,区政府驻张浮丘。

1956年设梁村乡。

1958年改为梁村公社。

1984年改设梁村乡。

仓颉陵遗址
梁村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梁姓其祖于明洪武元年(1368)迁此立村,因梁姓居多,取村名梁村。明代属南乐县晋贤乡,晋贤里辖村。清代改里为社,属西十四社。1929年属三区辖村。抗日…[详细]

宋庄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永乐二年(1404),宋氏由山西迁此,渐成大族,因其地旧有安姓,取名安二宋庄,后安姓北迁,另成村落,1945年更名为宋庄。清代属南乐县西十四社,1…[详细]

申庄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申氏家谱载:明初其祖由山西黎城石门村迁至河北,因常遭卫河、漳河水患,其中一支于明正德年间迁到今址立村,以姓氏取名申家庄。1945年去“家”字,称申庄…[详细]

东郭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大郭村明代万历年间铁钟记载,东郭村和大郭村原为一个村庄,后来一部分居民为避盗贼,就在村东另建新村,因初建村小,称小郭村。清末,村规模超过大郭村,遂以…[详细]

大郭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大郭村明代万历年间铁钟记载,当时郭氏家族已在此定居,因姓氏定名郭村,后来分为两个村庄,为区分,因人多,称大郭村,新村称小郭村。明代属南乐县贤相乡,贤…[详细]

张村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弘治年间,张姓迁此,以姓氏命村名。村西南有张家老坟,可知原来以张氏定名张村,沿用至今。唐代属昌乐县昌城乡所辖。清代属南乐县西十三社。1929年隶属三…[详细]

西王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王氏族人迁来,以姓氏建村,名为王村。1981年,因和千口乡王村,近德固乡王村重名,为加以区别,经批准,更名为西王村。唐代属昌乐县昌城乡。清…[详细]

安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弘治年间,安氏由本县宋庄村迁来,以姓氏定名为安家庄,1945年,去“家”字,称安庄。清代属南乐县西十四社。1929年隶属三区辖村。抗日战争时期划归卫…[详细]

梁村铺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代以前,官府在梁村西北设“递铺”(邮递之用),时称梁村铺。后梁村梁氏及外地郭、杨、黄、梁等姓迁此,村落遂成,以梁村铺为村名。据大铁钟和石碑记载,早在…[详细]

邵庄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邵氏由安徽省砀山县户部桥里家庄(今邵寨乡大楼村)迁此,以姓氏定名为邵家庄,1945年去“家”字,称邵庄。明代属南乐县晋贤乡,晋贤里辖村。清…[详细]

千佛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此地有内塑彩绘佛像千尊的千佛庙,后人依庙而居,取名千佛村。清代属南乐县西十三社。1929年先后属南乐县七区、五区辖村。1948年先后隶属南乐县七…[详细]

吴村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吴氏富豪迁此修建一楼,高三层,名望京楼,时人称吴家楼,渐成村名代称,称吴楼村。后吴氏绝,仅余坟冢。史、刘、查三姓相继迁来,仍用其名。194…[详细]

前翟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天顺年间,翟姓迁来成为望族,故名翟村。后因官府在此设(递铺),亦称翟村铺。清光绪年间,村庄渐大,分为前后两村,称前翟、后翟。南为前,北为后,位南,故…[详细]

后翟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天顺年间,翟姓迁来成为望族,故名翟村。后因官府在此设(递铺),亦称翟村铺。清光绪年间,村庄渐大,分为前后两村,称前翟、后翟。南为前,北为后,位北,故…[详细]

袁庄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万历七年(1579),袁姓先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皆姓袁,故名袁家庄。1945年去“家”字,称袁庄。清代属南乐县西十五社。1929年隶属三区辖村…[详细]

孙庄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阎王庙内石碑记载:孙氏始祖于明万历四年(1576)由山西迁来,以姓氏取名孙家庄,1945年去“家”字,称孙村,没用至今。清代属南乐县西十五社,192…[详细]

北张庄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有一张姓富户在此建楼而名张家楼,后楼毁,易名张家庄。1945年去‘家’称张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避免与元村镇张庄、千口乡张庄重名,因地又位…[详细]

韩庄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爷庙内铁钟记载:韩氏祖于明朝建文三年(1401)由山西迁此定居,垦荒立业,渐成村落,以姓氏取名韩家庄,1945年去“家”字,称韩庄。隋代属繁水县临…[详细]

玉皇庙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逃合村,因逃荒灾民集合于此,定居成村而名。明万历四年(1576),天旱不雨,村民为祈祷降雨,修建玉皇庙,而后将村名改为玉皇庙。隋代属繁水县临繁乡辖…[详细]

吴家庄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吴家庄原名洼庄。明永乐二年(1404),吴氏由山西迁此,至明朝末年,吴姓居多,改洼庄为吴家庄。今吴氏已绝,村名无改。隋代属繁水县临繁乡辖村。明代居南乐…[详细]

西崇町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时村东有黄河流过,形成对滩,故名“重滩”,后演变为“崇疃”,又因村东有乔崇疃,故取名西崇疃。清代属南乐县西十五社。1929年隶属三区辖村。抗日战争时…[详细]


以下地名与梁村乡面积相当:
到梁村乡必去著名景点

梁村乡相关名人

梁村乡特产与美食
梁村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南乐县行政区划: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