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明市 | 隶属:福建省 |
行政代码:350400000000 | 代码前6位:350400 |
长途区号:0598 | 邮政编码:365000 |
车牌代码:闽G | 行政级别:地级市 |
人口密度:108人/km2 | |
辖区面积:229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48.6万人 |
行政驻地:梅列区 |
地名由来:三明名称的由来,有其特定的涵义。在广义上它泛指现今整个三明辖区范围;就狭义而言,则是市区所在地之名,市治所古称三元,历来是沙县境内的一方属地。民国29年(1940年)始置三元县建制。1956年7月,三元、明溪两县合并时,各取两县原名的首字,合为“三明”作为新建县名,并一直被沿用下来。
2022年,三明市GDP总量为3110.14亿元,位列2022福建省各大城市GDP排名第8位。
2022年8月,三明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
2022年6月,三明市上榜中国城市引力100强第72位。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三明市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1年,三明市GDP达2953.5亿元,位列2021福建省各大城市GDP排名第7位。
2021年12月,三明市授牌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2021年11月,2021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发布,三明市位列第154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发布,三明市位列第93名。
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命名三明市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是闻名全国的精神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之一,199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现辖有梅列、三元2区,永安1市,大田、尤溪、沙县、明溪、清流、宁化、将乐、泰宁、建宁9县,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人口264.7万人。三明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节气候、年平均温度15-19℃。
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三明就有古人类的活动踪迹,清流县狐狸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证明了这一点。东晋以后,尤其在唐宋年间的移民南迁浪潮中,三明宁化的石壁成为客家移民迁徒的中转站,被誉为\"客家的摇篮\"。宋代大儒杨时(龟山)、罗从彦、朱熹,以及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书法大家伊秉绶等均与人杰地灵的三明有渊源关系。
三明山川秀丽,风光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风景区有泰宁金湖,将乐玉华洞、银华洞,永安桃源洞、鳞隐石林,明溪滴水岩,宁化天鹅洞,沙县七仙洞、淘金山,清流狐狸洞、七星岩,三元格氏栲自然保护区、龙泉山、梅列瑞云洞、将乐龙栖山等。其中泰宁金湖、永安石林--桃源洞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名胜古迹有尤溪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诞生地遗址,泰宁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尚书第,永安安贞堡等古建筑和宁化石壁村客家祖籍地等。
三元区为三明市中心城区,是原中央苏区县,下辖1乡4镇和7个街道,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截止2021年年末户籍人口29.98万人,常住人口40.9万人…[详细]
沙县,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总面积1815平方千米,总人口27.2万人,是全国34个中央苏区县之一、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县。
这里气候温和,…[详细]
明溪县位于福建西北部,北纬26°08’—26°39’,东经116°47’—117°35’。面积1705.6平方千米。辖4镇,5乡。人口11.59万,…[详细]
清流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侧,九龙溪上游,东临永安,南接连城,西北与宁化毗邻,东北与明溪接壤,通行闽客方言清宁话。清流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详细]
宁化县位于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东麓,全境南北长76.70公里,东西宽66.20公里…[详细]
大田,别称“岩城”,位于福建省中部,设县始于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自然实体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大田是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中国高山硒…[详细]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北纬25°50′~26°26′,东经117°48′~118°39′。总面积3425.3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42.0…[详细]
将乐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6°26′-27°04′,东经117°05′-117°40′。总面积2246.7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16.7…[详细]
泰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6°33′-27°07′,东经116°53′-117°24′。总面积1533.8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12.…[详细]
邮编:354500 代码:350430 区号:0598 拼音:JianningXian
建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6°32′-27°06′,东…[详细]
永安市位于闽中偏西,东靠大田县,西邻连城县,南毗漳平市,北与明溪县、三元区接壤。因境内九龙溪与巴溪汇合于城区西,形似燕尾,故别名“燕城”,市标为“群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