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南镇 | 隶属:将乐县 |
行政代码:350428105 | 代码前6位:350428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8 | 邮政编码:365000 |
车牌代码:闽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5.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0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8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该镇地处金溪河南岸,故而得名水南。
基本介绍:
水南镇位于将乐县境中部,总面积25.4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溪南村处县城金溪河南岸,距县城1公里。福银高速公路、省道金泰线、岭文线纵贯境内。1998年1月,水南建镇。原农场1至6管区分别改为乾滩、渡头、溪南、三班、水南、新兴等6个村委会;6月,水南镇设立林场、黄紫墩、金华园、白云山庄、陈厝陇、金华等6个居委会。2003年5月,林场、黄紫墩、金华园、白云山庄、陈厝陇、金华等6个居委会整合为金华、银华2个社区居委会。2005年1月,镇政府从水南村迁至溪南村。全镇辖2个社区居委会、6个村委会、20个村民小组,有3944户11772人。
全镇有耕地面积1488亩,其中水田1232亩;林业用地面积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水南镇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水南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水南镇榜上有名。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水南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4年7月,水南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红军驻地暨水南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谢氏宗祠位于将乐县水南镇溪南路124号。1931年至1934年,红军曾三次进驻水南,成立了水南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先后由邱文周、邱继贤担任。办公地点设在溪南书院。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设水南都。
1931年—1934年设水南区苏维埃政府。
1934年水南都改保,设水南、谿南保,为第一区署驻地,属桃溪联保,1939年属古镛镇。
1950年3月设新南乡,属第一区(城关)。
1952年8月,新南乡改名水南乡。
1958年10月,水南乡改大队,属红星(城关)公社。
1959年12月,设水南综合农场,辖6个管区。
1970年11月,与城关公社合并为水南公社。
1979年6月,改水南综合农场。
19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金华,将乐境内有金华、银华、玉华三大溶洞之一,据此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银华,将乐境内有金华、银华、玉华三大溶洞之一,据此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乾,方言,山边略高处常称乾上;滩,即河滩,由河水冲积集聚的沉积物沙子或石砾堆积形成的河岸;乾滩村,即村民在山边到河滩附近聚居形成的乡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位处金溪古渡口附近,故名。宋代属德星坊,明代《将乐县志》载,渡头,属水南都。清乾隆属水南都上水南福星坊。民国初年仍属上水南,1934年起属水南保。1…[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位于金溪南岸而得名。明代属水南都,清代属水南都上水南福星坊,民国初期沿清制。1934年属第一区署,属桃溪联保,1939年属古镛镇,1950年属新南乡,…[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三班村,即指村民在三班巷周边定居形成的乡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水,水边,此处指金溪;南,方位词,南方、南岸;水南村,即村民于金溪之南定居形成的乡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新,新建;兴,寓意兴旺;新兴村,即村民在新建片区定居形成的乡村。…[详细]
区划代码:~5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南排分场村是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水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徐花狗(1911~1934年),将乐县水南人。1911年10月,徐花狗出生在距将乐城关仅一河之隔的将乐水南三班村一佃农家庭,其父徐乃寿靠租种地主几亩薄田养家糊口,生活十分贫苦。徐花狗是家中独子,年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