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云南省 > 红河州 > 弥勒市 > 西三镇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三镇

地名:西三镇隶属弥勒市
行政代码:532504109代码前6位:532504
行政区域:云南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73 邮政编码:652300
车牌代码:云G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88.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95万人
人口密度:约6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西三镇因地处弥勒县城西部山区,以排序而得名。

弥勒锦屏山风景区
弥勒锦屏山风景区
锦屏山弥勒寺
锦屏山弥勒寺
锦屏山弥勒大佛
锦屏山弥勒大佛

基本介绍:

西三镇位于红河州北部,是红河州及弥勒县的北大门。东、西、北三面与阿诗玛的故乡石林彝族自治县接壤,三那线、石新二级公路两条国道在风景秀丽的镇政府所在地花口龙潭交汇,北距昆明132千米,南距州府个旧140千米,北延42千米达南昆铁路石林火车站。

全镇土地总面积288.8平方千米,总耕地面积35478亩,海拔1476~2137米之间,属典型的喀斯物地貌。境内峰峦叠嶂,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64.4%;蕴藏有丰富的大理石、马牙石、褐铁矿、红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源于斯地、享誉世界的“阿细跳月”,乃中华民族文化之奇葩。境内有旅游胜地锦屏山风景区。家业主要以烤烟、玉米、小麦等种植业和黄牛、黑山羊等

+查看详细西三镇概况>>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五区。

1958年,改为西一公社。

1959年末,由西一公社划出东北片和弥阳公社的花口建立西三公社。

1961年初,改为西三区。

1970年3月,西三区改为西三公社。

1984年4月,恢复西三区公所。

1988年6月,西三区公所改为西三乡。

2001年7月,由西三乡改为西三镇。

锦屏山弥勒大佛
马龙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系彝语地名,“马”:兵,“龙”:城,意为土司驻兵之地,曾是土司首领缅龙再阿依的名字。…[详细]

花口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中有两座高峰峡谷,两座高峰峡谷间正好有一道间隙宛如一道口,花多繁丽,故名。…[详细]

者衣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系彝语地名,“者”:冲子,“衣”:水,意为冲子里有水之意。…[详细]

凤凰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村旁山中有凤凰栖息,故名。1950年为弥勒县第五区凤凰乡;1955年为弥勒县西一区凤凰乡;1958年为西一公社凤凰生产大队;1959年从西一公社析…[详细]

散坡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朝时期炼过铜,遍山散有矿渣,故名。1950年为弥勒县第五区散坡乡;1955年为弥勒县西一区散坡乡;1958年为西一公社散坡生产大队;1959年从西…[详细]

麟马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村民在境内一溶洞发现了蟒蛇鳞片,故名。…[详细]

大麦地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大面积种植大麦,故名。1950年为弥勒县第五区大麦地乡;1955年为弥勒县西一区大麦地乡;1958年为西一公社大麦地生产大队;1959年从西一公…[详细]

戈西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系彝语地名,“戈”:荞子,“西”:树,意为有荞子,有树之地。…[详细]

蚂蚁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系彝语地名,“蚂”:兵,“蚁”:住,意为驻兵之地。…[详细]


以下地名与西三镇面积相当:
到西三镇必去著名景点

西三镇相关名人

西三镇特产与美食
西三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弥勒市行政区划: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