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铜陵市
>
枞阳县旅游
枞阳县文物古迹介绍
1、
青山石屋寺
石屋寺座落在枞阳镇郭桥村,相距县城10公里的青山北麓,因其有一椭圆形巨石,兀立而起,形如屋而得名。晋代清供禅师在此建庙。元代裴仙道在此炼丹,明正德年间,西蜀圆态和尚重修石屋寺,寺前建有香亭。“文革”期间,佛像被毁,殿宇改作青山林场职工宿舍,1984年该寺主持僧真达维修石屋寺,有殿宇二进,禅房6间,现……
2、
射蛟台
《史记·孝武本纪》载:“元封五年冬,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明一统志》载:“射蛟台在枞阳镇,汉武帝亲射蛟即在此处。”浔阳,即今天的九江。这里的盛唐,指盛唐山,即今安庆市内的登云坡。盛唐后成为安庆旧称。东晋诗人郭璞曾登安庆长江边的盛唐山远眺,曰“此地……
3、
阮鹗墓石刻
枞阳县山西北麓的“黄龙出洞地”,有一座占地面积近四千平方米的墓地。整个墓地,从前往后,由牌坊、墓表碑、神道碑、华表、神道及其石雕像、拜台、祭台、坟冢、墓圹、墓后碑等部分组成,因势造形,因形起势,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墓地上的明代石刻,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价值颇高,安徽省内少见。神道……
4、
白柳公社矾矿冶炼遗址
白柳公社矾矿冶炼遗址建于1958年,占地1560平方米。由矾窑,矾灶,增温池,沉淀池等部分组成。烟囱呈梭形,高17.5米,底部直径4.3米,为青砖砌造。向西100米处原一处熬炼矾的灶,灶烟囱为方形(已倒塌),烟囱东侧有灶台,可放3只大铁锅,西侧有2个毗连的方形增温池(已被土埋),南侧有2排、每排11……
5、
天峰寺
天峰寺位于菜籽湖畔,依山傍水,奇峰怪石,境内定泉,旱雨水均。有令牌、大印、青蛙之巨石,前有白象、青狮两山锁湖口。该寺创建于宗祯七年,始名天峰庵。清乾隆十六年改庵建寺。民国十二年住持僧殷和尚扩建三进: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供养三尊大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观音、弥勒等佛像,香火鼎盛,后曾几度沧桑,……
6、
方以智墓
方以智墓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浮山镇会圣村,浮山北麓白沙岭金牛架轭地方以智,字密之,汉人,江南省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辛亥1611年),死于明永历二十五年(辛亥1671年),享年60岁。文人方学渐之曾孙,明末四公子(复社四公子、金陵四公……
7、
浮山中学“中大楼”
浮山中学“中大楼”位于安庆市枞阳县,年代为1926年。建成于民国16年(1927),罗马式建筑风格,上下两层,面积858平方米。小青瓦屋面,青砖墙体,为“洋灰”水磨石地坪。南边走廊外侧有水泥预制栏杆,中堂左右有通道,架有木质楼梯。东西楼梯外侧上下两层为旧时教室,楼上中堂为旧时图书馆,楼下中堂为旧时教……
8、
钱澄之墓
钱澄之墓坐南朝北,居高临下。由墓冢、方苞所撰墓碑、墓表碑等组成。墓为土冢,青石板围砌成墓圹,两边分立莲花柱。残长2.7米,宽2.6米,现占地面积6.7平方米。钱澄之为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在清初诗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该墓葬……
9、
浮山摩崖石刻
浮山摩崖石刻现存483块。浮山石刻,上起唐宋,下至民国,文体各异,书法万千。其中唐刻11幅、宋刻24幅、元刻2幅,明清居多。有诗词、游记,有庵堂碑记,有题诗留名。字体大者1米见方,小者不及1寸。有的铁画银勾,有的清瘦严谨,有的丰韵饱满,有的端庄秀丽,有的龙飞凤舞。石刻作者有文学巨匠,有禅师高僧,有官……
10、
陈昌秋宅
陈昌秋宅位于枞阳县枞阳镇戚矶村东南面座南组陈家座居民陈家富住房以东5米,年代为1925年,占地面积507.3平方米。2024年2月,被公布为枞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基四周外,东、南、西、北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米。……
11、
枞阳李氏宗祠
枞阳李氏宗祠位于枞阳县白柳镇古楼村祠东组(原古楼村部所在地),年代为清,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2024年2月,被公布为枞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基四周外东、南、西、北各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米。……
12、
高洼韦家山窑址
高洼韦家山窑址位于枞阳县枞阳镇郭桥村高洼组韦家山(原前峰村部西侧),年代为宋,占地面积546平方米。2024年2月,被公布为枞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外,向东、南、西、北各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米。……
13、
黄镇故居门楼
黄镇故居门楼位于枞阳县横埠镇黄山村双井边组,年代为近现代,占地面积10.4平方米。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东0.7米,南1米,西0.8米,北1.4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3米……
14、
刘大櫆故居
刘大櫆故居位于枞阳县横埠镇周岗村周庄组,年代为清,占地面积136.6平方米。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东2米,南18.5米,西7米,北4米至民宅外墙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米……
15、
阮峰墓石刻
阮峰墓地依山而筑,坐南朝北,面积1080平方米,墓前有60米的神道,两侧立石马、石狮、石翁仲、石羊等。前有石望柱和石碑,碑文清晰。墓前石刻,雕工精细,古朴浑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6、
会宫张氏宗祠
会宫张氏宗祠又名公茂堂,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419.8平方米,分前后二进,由戏台,前厅、后堂等部分组成。属全封闭抬梁式结构,封火墙到顶,两面坡屋面,拱棚卷起。前厅上层为一戏台建筑,天花及四壁均存有彩绘图案。门前有石质上马石1对。该宗祠是目前我县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内有戏台设施、外存上马石的古代建筑,具有……
17、
枞阳何氏家庙
何氏家庙即青山何氏宗祠,又称“敦睦堂”。它坐落在枞阳镇大青山村(原何祖庄村)南部的叶庄。它坐北朝南,面朝高岗,北靠飞蛾山、大青山;东边有佛寺岭环护;西边有笔架山、盘龙山逦迤,大青山来水流过门前,汇入神灵湖:东南面又有陡山锁住水口。再五里外有石矶头、钟山环绕,又锁住通长江水口。“何氏家庙”可以说是山环……
18、
钱家桥
钱家桥位于钱桥镇麻溪河之上,长28米,跨24米,宽7米(含栏杆),系麻石和青石构筑的3孔2垛石拱桥,桥面为长形条石铺设,墩为石条垒砌而成。两旁立雕狮望柱,间以栏板相连,为明朝弘治年间钱如畿捐资建造,距今500余年,仍在承载交通,堪称枞阳第一桥。钱家桥是枞阳县境内现已发现的现存最早的古桥,原真性强,具……
19、
子华墩遗址
子华墩遗址长270米,宽87米,面积为19000平方米。东西走向,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南三面为农田,高出地面约3米。文化层厚1–2.5米,有大片红烧土堆积,从地表及断壁采集有陶器鼎足、口沿残片等。该遗址上层为商周文化层,下层为新石器文化遗存,属良渚时期文化晚期。在新石器文化遗存中,遗物以侧扁形的……
20、
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谢家祠堂)
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谢家祠堂)始建于公元1432年孟春,后于公元1721年重建,完工于公元1723年。谢家祠堂经历数百年风雨,2007年经枞阳县有关部门批准对其进行了修缮。桐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桐东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面积1251平方米,前后三进,由前厅、中……
走遍枞阳县
铜陵市旅游景点
枞阳县文物古迹
枞阳县红色旅游
枞阳县4A级景区
枞阳县十大景点
全部枞阳县旅游景点
枞阳县特产
枞阳县美食
枞阳县地名网
枞阳县名人
枞阳县A级景区名录
枞阳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枞阳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枞阳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枞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枞阳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枞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铜陵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鏃呮父鎼滅储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