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铜陵市
>
枞阳县旅游
枞阳县旅游景点
汉武文化生态园
AAAA
免费
枞阳汉武文化生态园景区位于长江北岸的枞阳县城,是皖江城市集群的核心区域,由旗山、莲花湖、黄镇图书馆、烈士陵园等景区景点组成,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旗山,又名幕旗山。南临长江,遥望九华,东接羹脍寨湖,北距浮山风景名胜区30公里。旗山扼长江险要,览江渚胜景,西周为宗子国所在地,战国时期即为长江水道…
浮山景区
AAAA
浮山俗称浮巢山,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境内,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安徽省风景名胜区。在合肥黄山高速公路出口处,面积19.1平方公里。浮山风景优美,三面环水的地理特点,构造了山浮水面水浮山的独特奇观。浮山在佛教禅宗史上地位显赫。在东南亚等华人圈中影响深远,浮山既是千年佛教圣地,又是我国道教的三十六洞…
青山石屋寺
石屋寺座落在枞阳镇郭桥村,相距县城10公里的青山北麓,因其有一椭圆形巨石,兀立而起,形如屋而得名。晋代清供禅师在此建庙。元代裴仙道在此炼丹,明正德年间,西蜀圆态和尚重修石屋寺,寺前建有香亭。“文革”期间,佛像被毁,殿宇改作青山林场职工宿舍,1984年该寺主持僧真达维修石屋寺,有殿宇二进,禅房6间,现…
白云岩
白云崖在距浮山十公里的七家山中,枞阳县白梅乡境内,与浮渡山隔水相望。该山奇峻,有“小黄山”、“亚浮山”之称。据《传灯录》载:宋高僧守端住山白云寺,以白云山西岩为内院,为白云寺所有,故以“白云”名之。白云崖有八岩、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今白云岩寺尚存。天隐岩,俗名燕子岩,…
浮山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浮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境内,距枞阳县城36公里,距桐城40公里,其水路可直达长江,总面积76.69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属于火山地貌类型。公园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古火山喷发中心区,古火山形态保存良好,环形山脉、环状断裂、放射状断裂、塌陷火山洼地和复合穹丘等火山构造诸要素均清晰可见。浮山奇…
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
该旧址位于于枞阳镇正大街中段陈氏宗祠。陈氏祠堂系清代建筑,前后3进,占地面积531.2平方米,建筑面积494.5平方米。前进因街道拓宽时拆除,中后进房屋于1978年按原貌修复。总体系砖木结构,拱梁立柱穿斗,墙壁齐檐封火,屋面覆盖古瓦,翘檐飞角。门楼呈八字形,门框为方柱石,门上方刻双狮抢球。进门两边是…
阮鹗墓石刻
枞阳县山西北麓的“黄龙出洞地”,有一座占地面积近四千平方米的墓地。整个墓地,从前往后,由牌坊、墓表碑、神道碑、华表、神道及其石雕像、拜台、祭台、坟冢、墓圹、墓后碑等部分组成,因势造形,因形起势,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墓地上的明代石刻,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价值颇高,安徽省内少见。神道…
射蛟台
《史记·孝武本纪》载:“元封五年冬,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明一统志》载:“射蛟台在枞阳镇,汉武帝亲射蛟即在此处。”浔阳,即今天的九江。这里的盛唐,指盛唐山,即今安庆市内的登云坡。盛唐后成为安庆旧称。东晋诗人郭璞曾登安庆长江边的盛唐山远眺,曰“此地…
枞阳大山生态旅游区
枞阳大山生态旅游区位于枞阳县周潭镇境内,距安庆30公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溪水潺潺、硕果累累、四季常青。生态区内景色迷人,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甚多。其中有“牛山牧笛”、“月山扬帆”、“枫湖夜渡”、“枕流晓钟”、“蛟塘垂钓”、“枫林夕照”、“平湖落雁”、“回顾渔灯”等“老枫沙湖八景”;有“望华庵”、“…
望龙庵
该庵原名望龙禅院,坐落在枞阳镇金鸡山下的月牙湖畔。清康熙年间修建,有庙宇五进,佛像百余尊。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在该庵曾两度召开紧急会议。该庵曾被清兵焚毁。一九四一年,由永生师太弟子集资重修。一九七七年县文物管理所由县政府拔款维修。同年被安徽省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庵内主持先后有…
白柳公社矾矿冶炼遗址
白柳公社矾矿冶炼遗址建于1958年,占地1560平方米。由矾窑,矾灶,增温池,沉淀池等部分组成。烟囱呈梭形,高17.5米,底部直径4.3米,为青砖砌造。向西100米处原一处熬炼矾的灶,灶烟囱为方形(已倒塌),烟囱东侧有灶台,可放3只大铁锅,西侧有2个毗连的方形增温池(已被土埋),南侧有2排、每排11…
大山村生态游
大山村位于枞阳县东部,东南与铜陵市隔湖相望,东北与无为县毗连,西南分别与本县钱铺乡和横埠镇接壤,北靠枞阳、庐江、无为三县市交界处的三公山(海拨高度674.9米,全县最高峰),南向枫沙湖。著名的“东乡武术”发源地,号称“打不过东乡”,现村内硕果累累,有经果林600多亩,为原省人大副主任-的林业二次示范…
方以智墓
方以智墓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浮山镇会圣村,浮山北麓白沙岭金牛架轭地方以智,字密之,汉人,江南省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辛亥1611年),死于明永历二十五年(辛亥1671年),享年60岁。文人方学渐之曾孙,明末四公子(复社四公子、金陵四公…
天峰寺
天峰寺位于菜籽湖畔,依山傍水,奇峰怪石,境内定泉,旱雨水均。有令牌、大印、青蛙之巨石,前有白象、青狮两山锁湖口。该寺创建于宗祯七年,始名天峰庵。清乾隆十六年改庵建寺。民国十二年住持僧殷和尚扩建三进: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供养三尊大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观音、弥勒等佛像,香火鼎盛,后曾几度沧桑,…
浮山中学“中大楼”
浮山中学“中大楼”位于安庆市枞阳县,年代为1926年。建成于民国16年(1927),罗马式建筑风格,上下两层,面积858平方米。小青瓦屋面,青砖墙体,为“洋灰”水磨石地坪。南边走廊外侧有水泥预制栏杆,中堂左右有通道,架有木质楼梯。东西楼梯外侧上下两层为旧时教室,楼上中堂为旧时图书馆,楼下中堂为旧时教…
莲花禅寺
莲花禅寺历史沿革莲花禅寺(原名莲花庵)坐落在现枞阳县官埠桥镇卧虎山脚下,明洪武时僧修禅重建。顺治十年重修。相传清中晚期僧尼入住,改莲花禅寺。民国时期后相继有不少高僧大德住持寺内事务,香火鼎盛,烧香求佛的信众络绎不绝。解放后该寺被毁。文革后,该寺只剩大殿一进,面积为100平方米,一直是临时登记的宗教活…
钱澄之墓
钱澄之墓坐南朝北,居高临下。由墓冢、方苞所撰墓碑、墓表碑等组成。墓为土冢,青石板围砌成墓圹,两边分立莲花柱。残长2.7米,宽2.6米,现占地面积6.7平方米。钱澄之为明末清初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在清初诗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该墓葬…
浮山摩崖石刻
浮山摩崖石刻现存483块。浮山石刻,上起唐宋,下至民国,文体各异,书法万千。其中唐刻11幅、宋刻24幅、元刻2幅,明清居多。有诗词、游记,有庵堂碑记,有题诗留名。字体大者1米见方,小者不及1寸。有的铁画银勾,有的清瘦严谨,有的丰韵饱满,有的端庄秀丽,有的龙飞凤舞。石刻作者有文学巨匠,有禅师高僧,有官…
陈昌秋宅
陈昌秋宅位于枞阳县枞阳镇戚矶村东南面座南组陈家座居民陈家富住房以东5米,年代为1925年,占地面积507.3平方米。2024年2月,被公布为枞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基四周外,东、南、西、北各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米。…
白荡湖景区
白荡湖地处枞阳县中部,距县城21公里,水面面积57.8平方公里,取银波坦荡之意为名。白荡湖为枞阳县三大湖泊之一,属淡水湖,生产的大闸蟹,以其个大、色美、味鲜、品质纯正而享誉海内外。地址:枞阳县中部乘车路线:安庆市长途汽车站乘坐大巴至枞阳县下车即可…
走遍枞阳县
铜陵市旅游景点
枞阳县文物古迹
枞阳县红色旅游
枞阳县4A级景区
枞阳县十大景点
全部枞阳县旅游景点
枞阳县特产
枞阳县美食
枞阳县地名网
枞阳县名人
枞阳县A级景区名录
枞阳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枞阳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枞阳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枞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枞阳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枞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铜陵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搜索
全部枞阳县景点>>>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