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安徽省 > 铜陵市 > 枞阳县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

地名:枞阳县隶属:铜陵市
行政代码:340722代码前6位:340722
长途区号:0552 邮政编码:246000
车牌代码:皖G行政级别:县
人口密度:318人/km2
辖区面积:147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6.91万人

地名由来:枞阳县真正来说应该是因山上的树而得名,枞阳县北山多枞树,什么是枞树?叶子像松树树身像柏树的一种树木。因为并没有枞山这一名称,但可以参考山南水北为阳。

汉武文化生态园
汉武文化生态园

2022年5月,安徽省商务厅推荐枞阳县为2022年安徽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

2022年5月,枞阳县入选安徽省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名单。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枞阳县人口数量为46.91万人,位列铜陵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位列安徽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3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31位。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枞阳县上榜。

2020年8月,枞阳县{说有}被认定为2020年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

2020年6月,枞阳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皖中片区)。

2020年4月,枞阳县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录。

+查看更多枞阳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枞阳,古称宗子国,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大别山之东南麓,北纬30°38′~31°05′,东经117°04′~117°35′。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与安庆市宜秀区、迎江区毗邻;北与芜湖市无为县、合肥市庐江县两县接壤;东与铜陵郊区交界,南与池州贵池区隔江相望。枞阳县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枞阳县有浮山风景区、白云岩、大青山、岱鳌山、旗山、望龙庵、陈氏宗祠、汉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国吕蒙城遗址等名胜古迹。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方以智、“桐城文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以及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外交家黄镇、中国“计算机之父”慈云桂、美学家朱光潜等著名人物。

枞阳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里有明朝开国功臣大刀王胜,抗倭英雄阮鹗、明东林党领袖左光斗、一代名相何如宠、杰出思想家方以智等英贤辈出,群星灿烂。枞阳县文风淳厚,清有方苞、刘大櫆、姚鼐创立的“桐城文派”,规模之大,为中国文学史所罕见。近有桐城中学创办者吴汝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影响深远,惠及今人。近现代史上,抗联英雄童长荣、农工民主党主席章伯钧、哲学家方东美、侠女施剑翘、美学大师朱光潜、将军外交家黄镇、“计算机之父”慈云桂、“0大王”汪旭光等,群贤生辉,光照人寰,安徽历史百位文化之星枞阳籍的占11位。

历史沿革: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106),始设枞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改为桐城县;五代·十国(907—979),属淮南道舒州;北宋(960—1127),属淮南路淮南西路的舒州,政和五年(1115)属德庆军;元(1271—1368),属安庆路总管府;明、清均属安徽省安庆府;1914年属安庆道。

1928年直属安徽省。

1932年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6年属安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0年属安徽省第一专区。

1935年,今枞阳县境为桐城第四区、第五区。

1947年12月,划庐江、桐城大部分地区置桐庐县,属中共皖西工委领导。

1949年2月18日,划桐城东、南乡,庐江、无为两县少量地区设置桐庐县。

1949年10月移至汤沟镇(汤家沟)。

1951年2月24日,更名湖东县,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人民专员公署,后属安庆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4年秋,县治迁入枞阳镇。

1955年7月1日,更名为枞阳县,先属安庆专区、安庆地区,后属安庆市。

2015年10月13日,将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

2016年1月4日下午,枞阳县正式划归铜陵市管辖。

2018年,将枞阳县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划归铜陵市郊区管辖。

汉武文化生态园
横埠镇

横埠镇地处枞阳县东部,位于长江北岸,全镇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51.9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其中镇区面积2.3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达…[详细]

项铺镇

枞阳县辖镇。1961年建白石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撤乡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2.7万。枞(阳)横(埠…[详细]

钱桥镇

枞阳县辖镇。1984年设钱桥乡,1992年由钱桥、官青、石马3乡合并设立钱桥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1公里。面积87.9平方公里,人口5.7万。枞…[详细]

麒麟镇

麒麟古镇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岱鳌山的灵气,菜子湖的润泽,地处枞(阳)、桐(城)、庐(江)三县(市)交会处的的区位优势,名播全国的“三、六、九”集市,使麒…[详细]

义津镇

枞阳县辖镇。1961年设义津公社,1984年改乡。1987年撤乡建镇。1992年牛集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71.1平方公里,人口…[详细]

浮山镇

浮山镇位于枞阳县的北部,白荡湖后梢,东与白湖、项铺两乡镇隔湖相对,南与会宫乡毗连,西和义津镇接壤,北与钱桥镇为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县城30公…[详细]

会宫镇

会宫集镇始建于1954年,扩建于1993年,目前初具规模,形成纵二、横五街面,东西为横,长度约1公里,南北为纵,长度约2.5公里。政务区设在会宫村与…[详细]

官埠桥镇

史有“南能长江、北连舒庐、为水陆交通要道”之称的官埠桥镇位于枞阳县西部。横跨白荡湖、菜子湖两大水系。东连函山镇,西接雨坛乡,南与石矶镇、枞阳镇、安庆市…[详细]

钱铺镇

钱铺镇位于枞阳、无为、庐江三县交界处,总面积68.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67199亩,林业场点近30个,山场面积内可采摘茶园面积达1500余亩,在茶…[详细]

金社镇

枞阳县辖乡。1956年设金社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金渡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62.1平方公里,人口4.2…[详细]

白柳镇

白柳镇处于浅山丘陵地带,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矿产、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铜、铁、明矾、叶腊石、石膏、玄武岩等,且据勘探资…[详细]

雨坛镇

枞阳县辖乡。1961年建雨坛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高甸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68.2平方公里,人口3.1万。通公路。辖雨…[详细]

枞阳镇

安徽省枞阳县枞阳镇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是枞阳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为枞阳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东接本县OU山镇、西依安庆市郊、南邻桐城鲟鱼嘴、北与本县…[详细]

𠙶山镇

欧山镇位于安徽安庆市枞阳县。下辖: 340823101001 122 护国居委会 340823101200 121 大港村 34082310…[详细]

汤沟镇

汤沟镇,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老桐城“四大名镇”之一,也是枞阳县沿江地区重要的小商品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自古商贾…[详细]

白梅乡

枞阳县辖乡。1956年设白梅乡,1961年建公社,1984年复设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44平方公里,人口2.3万。枞(阳)横(埠)、合…[详细]

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位于安徽安庆市枞阳县。下辖: 340823400200 121 连湖村 340823400201 122 新楼村 …[详细]


以下地名与枞阳县面积相当:
到枞阳县必去著名景点

枞阳县相关名人

枞阳县特产与美食
枞阳县民俗文化
铜陵市行政区划:
枞阳县导航
  • 枞阳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 返回电脑版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