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柏峪寺镇 | 隶属:洛南县 |
行政代码:611021117 | 代码前6位:611021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4 | 邮政编码:711400 |
车牌代码:陕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1.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7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境域曾盛产柏树而著称。
基本介绍:
柏峪寺镇位于洛南县中部,距县城27公里。东与古城镇相邻,西与庙坪乡毗连,南与景村镇接壤,北与石坡镇交界。总面积5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865亩,人均1.6亩,辖11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1825户,6836人,其中农业人口6607人。
境内东西狭长,南北较窄,洛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土地大部分为坡塬地,土壤以粘土为主。属半湿润山地气候,山青水秀,四季分明,具有垂直差异明显的气候特征,年均日照2700小时,降雨量800—1100mm,50%以上集中在7、8、9三个月。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等,经济作物以烤烟和药材为主。
境内的罗汉洞是一个以古、奇、险为主要特点的佛
荣誉排行:
2016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柏峪寺镇为2016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村。
文化旅游:
洛南罗汉洞位于洛南县柏峪寺镇,年代为汉-唐。类别为名胜。为洛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洛南关帝庙位于洛南县柏峪寺镇关帝庙村,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为洛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河口遗址位于洛南县柏峪寺镇关帝庙村,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类别为古遗址。为洛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薛湾遗址位于洛南县柏峪寺镇薛湾,年代为西周。类别为古遗址。为洛南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设柏峪寺乡。
1958年,改公社。
1959年,并人灵口公社。
1961年,恢复柏峪寺公社。
1983年,分设柏峪寺乡、薛湾乡、罗岭乡。
1985年,合并为柏峪寺乡。
2011年6月,撤销柏峪寺乡,庙坪乡的茶房、庙坪、杨岭、坡底、双庙、薛楼、联合、寺塬8村并入,合并设柏峪寺镇。
2011年8月,石坡镇关帝庙村并入。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柏庵古树和秦岭塬寺院而得名。1958年形成了柏峪寺大队,1988年改名柏峪寺街村,2015年3月撤销李岭村、日红村、下联合村、东街村,合并为柏峪街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王塬村是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柏峪寺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薛姓人家首居此地而得名薛湾村。1958年得名薛湾大队。1981年改名为薛湾村,2015年将东高村和薛湾村合并,称薛湾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洛河流经村前而得名前河村。1949年得名前河大队,1981年改名为前河村,2014年将杨河村、上岭村和前河村合并,称前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理因素而得名旭日,因该村有关公庙故得名关帝庙。…[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贾姓居多而得名贾坡底村,后改名坡底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村合一村而得名联合村。1958年得名联合大队,1981年更名为联合村,2015年1月将司塬村、上联合村和联合村合并,称联合村村民委员会,村委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村建有禹王庙而得名庙坪村。1958年形成庙坪村大队,1981年改名庙坪村,2015年将杨岭村和庙坪村合并,称庙坪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茶房而得名茶房村。1958年形成了茶房生产队,1966年得名茶房大队,1984年更名为茶房村,2015年撤销双庙村,合并为茶房村,命名为茶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薛家修牌楼而得名薛楼村。1958年得名薛楼大队,1984年改名为薛楼村,2015年将崔塬村(高湾组)和薛楼村合并,命名为薛楼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