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村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城郊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425214208。 |
双柳街镇北村南临长江,西邻涨渡湖湿地,东邻华挖路,北毗梨树园村,高等级的阳大公路贯村而过,交通便利,耕地面积8亩,水面2989亩,有5个自然湾。人口现状: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95户693人,外出务工187人,空巢老人0人,留守儿童1人,建卡贫困户5户15人,其中农村低保户21户25人,五保户3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员29人,60岁以上老党员11人,35岁以下年轻党员3人。村民委员会……。 |
18、湖北省仙桃市剅河镇镇北村 1980年11月从龙丰大队分出一、二小队属镇郊大队;1984年1月镇郊大队改张沟镇街道办事处镇北村;1986年2月属张沟镇至今。镇北村……。 |
镇北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社港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430181102251。 |
因村庄座落于镇政府所在地北侧,故命名为镇北村。2001年并村联组,联堡村1、2、3、4、5组和谭庄村合并为镇北村。镇北村:位于南陈集镇以北1公里处。……。 |
因该村位于杨集镇政府北部,故名。1949年属杨集区太和乡,1958年属杨集公社,得名镇北大队,1966年属界圩公社,1983年改为镇北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镇北村:位于杨集中学以北1公里处。……。 |
因该村位于镇政府北边而取名镇北村。1958年建立丁太大队、祁利大队;1983年改为丁太村和祁利村;2001年经泰兴市人民政府批准(泰政复【2001】56号),丁太村、祁利村合并为镇北村村民委员会至今。镇北村有原来的祁利、丁太、及乡属果园场合并而成,位于元竹镇政府北侧,与新街、顾高相邻,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元竹工业集聚区落户我村境内。全村共22个村民小组,968户,总人口3136人。*数据来源于泰兴市……。 |
铁富村、汤家村、北冯场村三村合并,因都处于铁富镇北部而得名2001年。2001年11月村级合并时,原铁佛寺、汤家、北冯场三个行政村合并后组成一个村民委员会“镇北村”,属铁富镇管辖为镇北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镇北村……。 |
因地处原杨市镇北面,故名。1949年10月建国时属新生乡。1956年成立北湖、勤丰2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杨墅人民公社,沿用原高级社名为北湖大队和勤丰大队。1983年杨市人民公社改为杨市乡,北湖大队改为北湖村民委员会,勤丰大队改为唐家坝村民委员会。2001年三村合并为镇北村民委员会。后沿用至今。镇北村:位于洛社街道以北,洛杨公路与锡溧运河南北东西交叉横贯。全村面积5平方公里,有21个……。 |
因地处原河阳集镇北部,故而得名。民国末,村域属黄陵乡。解放初,分属司徒区祇林乡、马陵乡、联观乡。1958年,属司徒人民公社。1959年,分属河阳人民公社夏家、井巷、水湖3个生产大队。1983年,大队改建为行政村。2001年,夏家、井巷、水湖合并为镇北村,建镇北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划属司徒镇。2014年,属曲阿街道,至今。镇北村:位于原河阳镇镇北。……。 |
两村位于东胡集镇的北边而得名。2001年罗徐村与莲花村合并镇北村,成立镇北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镇北村:位于东胡集镇以北2公里处。……。 |
位于原近湖镇北面,故名。1983年体制改革设立镇北村,沿用至今。镇北村:位于明珠东路南侧。……。 |
因位于五里镇政府北边而得名。2001年并村联组,路东村和树西村合并为镇北村。镇北村:位于五里镇以北4公里处。……。 |
因位于原高渡镇区北首,故而得名。1958年设立镇北大队;1983年更名为镇北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与原冯李村、黄洼村合并成立新的镇北村村民委员会,村部设在原冯李村,沿用至今。镇北村:位于高渡镇以北1公里处。……。 |
因村所处地理位置处镇渡锦江河北岸得名。1949年7月前是洋田乡第7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徐市区镇渡乡。1957年由大畲里、赤脚下、脑背、王家屋初级社合为镇北高级社。1958年冬为镇渡公社镇北大队。1968年与家、镇南大队合为东风大队。1973年划出龙家大队为镇渡大队。1978年与镇南分开为镇北大队。1984年为镇渡乡镇北村委会。镇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