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朱集村由朱集村、周牌坊村、周黄村三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5210名,土地7350亩。辖朱集、集西、朱营、东周、西周、周牌坊、周黄、杨寨8个自然庄。 朱集村背靠西淝河,与孙集镇接壤,是原朱集乡政府所在地。有能通航的渡口一座,是我镇东北的集贸市场和粮食物质等的集散地,称它为“门户”绝对没有夸张。……。 |
朱集村概况 朱集村位于潘集区贺疃乡西北部,西接凤台县大兴集,北临茨淮新河与蒙城、怀远隔河相望,全村辖九个自然庄十三个村民组,共有447户,人口1742人,设党支部一个,五个党小组,现有正式党员33人,耕地总面积3895亩。2008年度人均纯收入3200元。 现在该村着力在发展特色经济和培养大户能人上下功夫,为全村带去发展生产的新气象、新动力,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加大培养致富能手范围,为把朱集村建设……。 |
朱集村地处瓦埠湖东岸,全村共有986户,村民3702人,耕地面积3325亩,属人多地少,全村共有正式党员71人,设一个总支部,2个支部,5个党小组。通便捷,水陆衔接,杨(公)孙(庙)公路穿村而过,朱集至杨祠和朱集至杨郢两条砼路东西相接,黄圩与杨郢两个水运码头,直接衔接砼路,交通营运十分便捷。2003年随着国家“移民建镇”项目的实施,216户移民入住朱集,致朱集人气大增,目前,全村总定居人口近700……。 |
朱集村位于朱集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总人口4700人,辖6个自然庄,7个村民组,107名党员。近年来,朱集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和支持。村党组织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中,始终坚……。 |
清朝年间朱姓从外地迁入此地定居并设集,得名老朱集,后演变成朱集村。1949年为郝集区,1950年为杨楼区,1951为马井区,1958年成立马井公社,为杨楼区,1962年仍为杨楼区,1980年马井区辖马井、郝庄、闫集、道口、朱集、穆集6个乡,1992年撤区并乡后成立马井镇朱集村至今。朱集行政村位于马井镇东南部,由原朱集、大楼、范庄、韩庄、朱楼五个行政村合并而成,为我镇最大的行政村,现有人口6561人……。 |
朱集村位于滑集镇西南。全村有9自然村,16村民小组,人囗3892人,耕地3041亩。党员48人,其中女党员2人。现有村两委干部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本村经济发展迅速,社会治安良好,村民安居乐业。 本村在经济上以农业生产和集市商贸并重,在产业结构上扩大了甜叶菊、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党支部一班人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引导规范的小集镇建设,使之成为区域性的商品交易中心。加快小集市建设,使……。 |
1958年属楚村人民公社;1986年属楚村区楚村乡;1992年3月撤区并乡,楚村乡、陈仙桥乡合并设立楚村镇,属楚村镇;2007年由新河村、朱集村合并为朱集村村民委员会,驻地在东乡庄,地名沿用至今。朱集村位于楚村镇南面,省道203线东侧。全村共有2420户,人口约5400人,党员113人,下辖12个自然庄,土地5900亩,2012年人均收入近7200元,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是……。 |
因其古为自然集,朱姓始居,得名朱集村,以此名称命名,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朱集村村民委员会。1949年废除保甲制,属下马乡;1952年为初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为朱集、陈圩两个大队,隶属朱马人民公社;1966年属朝阳公社;1971年复属朱马公社;1983年12月体制改革,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朱马乡,改置朱集、陈圩两村;2007年随朱马乡并入藕塘镇;后村级区划调整,朱集、陈圩两个村合并成立新……。 |
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枣林庄迁来朱氏人家在此落户建村,后逐渐发展壮大并起集市,故取名朱集。清同治十二年(1873)属南乡蔡河口保。清末属蔡河口牌。1927年属第三区(鲁台)。1951年属淮阳县第五区(朱集)。1958年设朱集大队,属朱集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朱集村民委员会,属朱集乡。2019年属淮阳区朱集乡。朱集村……。 |
朱集村于朱集镇中部,辖朱集、刘者庄、小王庄、郝庄、卜地陈、高吕庄6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783户,3848人,耕地面积4249亩。2012年落实烟叶面积1100亩,产值680万元。该村是政府所在地,社旗-泌阳公路横穿主街道,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镇历史悠久,现已形成三横五纵集镇格局,街道两旁楼房林立,逢集车水马龙,一派繁荣景象,日销售营业额百万元以上。共有餐饮、服务、建筑、加工、运输……。 |
朱集村位于陈集镇政府北部,东临康店村,西邻董桥村,南邻双碑村,北邻徐集乡古城村,紧靠安徽省霍邱县。一条村级公路贯穿全村。全村下辖15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746亩,无林地,宜渔面积500亩。全村人口601户2630人,党员48名,其中男性党员45名,女性党员3名。村支两委干部5名,其中男性干部4名,女性干部1名。村民代表45人,外出务工1450人,主要劳务输出地点在江苏、上海。成功人士有奚银、刘民兵……。 |
明洪武四年(1371)朱氏自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靠大堤口,故名朱堤口。明万历年间,起集,更名为朱集。1949年5月称朱集行政村,属刘集区。1953年8月,属刘集乡。1956年称朱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刘集乡。1958年称朱集生产大队,属刘集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朱集村民委员会,属刘集乡,沿用至今。朱集村:位于刘集乡东北3公里处。……。 |
朱集村是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范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81111234。 |
朱集村位于镇政府西3公里处,全村辖5个自然村19个村民组,总人口3500人,耕地面积2592亩,主导产业为木业加工,荣获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三违”治理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
明万历年间,朱姓兄弟二人从化河乡五楼寺迁居此地,各建一村,兄住官路东,因紧临官路,行人较多,发展成集市,称朱集。弟住官路西,筑有楼房一所,称朱楼。1918年属商水县东区五里堡东地方。1947年12月属商水县练集区。1949年4月属四区(练集)。1950年属四区(练集)朱集乡。1955年12月属二区(平店)朱集乡。1956年10月属练集乡。1958年8月属练集公社。1961年8月,建朱集大队,属练集……。 |
朱集村是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03104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