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该村最早只有杨姓和李姓两家人居住,后两家人联姻,将此地改名为杨李村。1953年为鱼跃乡和老柏乡属碾坝区管辖,1955年合作化时鱼跃乡改为豆坝乡,老柏乡改为刘坝乡,1958年刘坝乡并入豆坝公社,1983年建豆坝乡并设杨李村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改镇后沿用杨李村村民委员会至今。杨李村……。 |
因多为杨姓、李姓村民,故名。1949年前隶属于上邽镇。1949年为冶坊乡杨李村,1958年为黄门公社杨李大队,1984年为黄门乡杨李村委会,杨李村辖两个自然村,杨家和李家自然村沿用至今。民国时期为保甲制,1949年初为杨李村人民代表大会,1955年至1958年为杨李农业合作社,1958年至1980年为杨李生产大队,1983年至今为杨李村村民委员会。杨李村……。 |
杨李村是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良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825111210。 |
杨李村位于双桥镇东部,距南武二级公路3公里,全村共有4个自然屯,7个村民小组,288户,总人口1078人,党员28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男党员23人,女党员5人,大学文化2人;中专文化1人;高中文化7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党员12人。村庄按四合院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每家建房占地338m2,主巷道宽5米,横巷道宽3.4米。沼气入户率、卫星电视入户率、新农合参合率100%,计生率100%。2010年村集……。 |
明天顺四年(1452),杨、李二姓自十字河迁此建村,故名杨李庄。1939年属第七区戴庄保。1946年属高辛乡戴庄保。1949年属顺河区戴庄乡。1950年属坞墙区戴庄乡。1956年建杨李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田集乡。1958年更名为杨李庄生产大队,属宋集人民公社。1961年属坞墙区田集人民公社。1962年属坞墙区李庄人民公社。1965年复属宋集人民公社。1977年8月属包公庙人民公社。1983年1……。 |
相传明清时期杨姓和李姓居民随先人来到这片土地平坦、地势开阔的地方耕耘生息,后来人们为了便于称呼此地,就以其姓氏“杨李”或“杨李坪”相称,而“杨李”易叫上口,遂得此名。民国元年(1912)属钟祥县丽元区第一保;民国二十三年(1934)属钟祥县胡集区三民乡第一保;民国三十年(1941)属钟祥县丽元乡第一保;1948年7月,本地解放,属荆钟宜县李垱乡;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恢复宜城县,钟祥县……。 |
取曹杨村与李庄村两村首字,组合命名。2020年曹杨村与李庄村合并为杨李村,设立杨李村村委会。洪林社区:位于五里大道北侧。……。 |
杨李村是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张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482102335。 |
杨李村人口总数:685总户数:210耕地面积:590亩主导产业:冬枣……。 |
杨李村曾用名杨礼庄,位于县城南8公里街道西,地理坐标36度48分,东经117度43分。耕地面积622亩,人口588人。党员21人,村民代表30人,杨李村主要以木器加工为主。据清代《长山县志》记载,自明、清以来杨李村名为杨礼庄今沿革为杨李,以姓氏得名。明洪武年间,居民由直隶枣强县迁此。……。 |
杨李村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紧邻运稷一级路,辖区纵贯8000亩,全村现有6个居民组,375户,1406口人, 31名党员,5140亩耕地,水利条件相对较好,苹果是全村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43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 2007年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年年上大项目、干大工程、办大实事,村级活动场所、“三务”公开栏、村级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图书……。 |
杨李村是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市商户地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5420320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