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河村概况:吴河村位于趾凤乡北角,毗邻太湖县天华镇,属典型的山区村,全村21个村民组,286户,1286人,水田306亩,旱地81亩,山场面积7227亩。吴河村云母矿产资源非常丰富,经原安徽省地矿局311地质队勘探,趾凤乡境内云母储量高达3000万吨,云母含量达60%以上,初级矿品质达80目。且分布集中,浅表储藏,易于开采,云母是隔热、防火、绝源的重要原料,随着经济领域的扩大,云母使用日益广泛,具……。 |
据老人述说,后因当地人姓氏吴姓居多,因此得名吴家河。原名吴宋大队,1983年命名为吴河,一直沿用至今。吴河村……。 |
吴河村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503114202。 |
清中期吴姓迁此定居,因村临河,称吴家河,简称吴河。1962年析郭庙大队东北部,建吴河大队,属余集公社。1975年属吴河公社。1983年改为吴河村民委员会,属吴河乡。吴河村……。 |
吴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且此地位于黄河故道旁,故名。1954年6月成立兰考县,属南彰区。1955年11月属南彰乡。1958年8月成立吴河生产大队,属南彰公社。1961年7月属南彰区。1962年9月属南彰公社。1984年1月改吴河村民委员会,属许河乡至今。吴河村……。 |
历史上境内有一条主河流,在河面上修了一座三孔石桥。后来自然灾害把河道变到了南边山边。三孔石桥就立在田畈中间,形成了“无河的一座桥”。人们简称“无河”。后误称为“吴河”。原吴河村,1956年为三河区平堵山乡三好一、五、八社,1958年为三河人民公社平堵山一、五中队,1961年为三河区平堵山公社一、五大队,1975年为三河公社吴河大队,1981年为三河口公社吴河大队,1984年为三河口区平堵山乡吴河村……。 |
明朝时期,属孝感县白云乡管辖;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间至民国时期,属孝感小河分县白云乡大公会管辖;民国时期至1933年前,属孝感县安乐会管辖;1933年至1952年,属礼山县六区义善乡管辖;1952年至1958年,隶属大悟县六区苏庙乡管辖;1958年至至1972年,属先锋人民公社苏庙乡森林大队、五星大队管辖;1972年至1984年,撤区并社,属芳畈区芳畈公社森林大队与五星大队合并为吴河大队管辖……。 |
吴河村位于汪集街的西北,全村9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湾,250户,1230人,版图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7亩,水产养殖面积800亩,是村主导产业;水秀面积600亩,是良种繁育基地。年利润突破200万元,安置劳动力就业62人。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吴河村的主要工作任务,为统筹谋划好土地“增减速挂钩”面积,成立了兴隆盛集体产权股份合作社,外出务工人员达313人,劳动输出年获利36万元,……。 |
吴河村位于孔垄镇南部,105国道穿村而过。全村5个村民小组,393户,1590人,共有党员52人,设有5个小组,现有耕地面积845亩,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吴河村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立足农业,开展技术培训,发展家庭工业,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一是抓农业科技推广,建造棉花高产示范板块基地。吴河村……。 |
原名关地庙,后吴姓建村于河边,改名为吴河。1962年,成立吴河大队。1983年,设立吴河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河口乡。2000年,撤乡并镇,原村民委员会名称不变,隶属于河口镇。2001年,吕庄村、黄桥村并入吴河村,沿用原吴河村村民委员会名称至今。吴河村:位于河口镇西北2公里处。……。 |
吴河村是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滨河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1703002201。 |
吴河位于该村境内,村民遂借取河名为名。公社时期为工农大队,1981年更名镇江大队,属吴河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更名镇江村属吴河乡,2005年合乡并镇吴河乡并入高庙镇,2007年合村并组江村、木楠村、天宫村合并组建镇江村,2020年镇江村、永丰村合并组建吴河村至今。永丰村: 永丰村位于洪雅县西南方,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325户,1162人。主要产业为林、竹、茶。以王吴路为交通主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