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罗姓居民聚集形成集市,故得名。1961年初设罗集大队,1974年为芦集公社罗集大队,1983年为芦集乡罗集村,1989年为芦集镇罗集村。罗集村:位于芦集镇西北5公里处。……。 |
罗集村位于罗集乡西部。全村5个村民组,666户,2356人,耕地面积3539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076元。目前罗集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8名,其中男党员43名,女党员5名,支部委员3名。 我村产业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特色产业有致富能人顾运财在上级扶持下建立的食用菌大棚(农组示范基地项目),还有农业大户王庆玉建立的花卉基地,经济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罗集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 |
1958年属罗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为冯洼乡罗集村,1992年撤区并乡属淝河镇。2007年由罗集村、后李村委会合并为罗集村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罗集行政村位于淝河东南6公里,下辖12个自然村:郭宅.孙庄.前李.后李.西李.贾庄.许庄.张大.孔庄.冯庄。人口4790,户数1546户.面积是13平方公里.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
双堆集镇罗集村位于双堆集镇西南部,全村总人口3447人,土地面积6897亩,17个自然庄,20个生产组,罗集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5名,村两委共7人,其中计生专干2名,交叉任职2人,班子健全。共有小学两所,村内有轧花厂1个,现在停产,服装厂1个,养殖大户5户,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人口的40左右。务工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50%左右。……。 |
罗集村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503105230。 |
明初,卢姓由山西洪洞移民来项,始居百冢铺(今罗集)。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迁此成村,名卢集,后演为今名。1949年属项城县第八区。1958年9月为范集公社罗集生产大队。1965年7月为永丰公社罗集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永丰乡罗集村民委员会。2011年12月永丰撤乡设镇,为永丰镇罗集村民委员会至今。罗集村……。 |
罗氏家族在此定居,并有集市,故名罗集。1945年属菩提镇。1948年属鹿邑县第三区。1956年属生铁冢中心乡。1958年为生铁冢人民公社罗集大队。1975年为张店人民公社罗集大队。1983年改称罗集村民委员会,属张店乡。2010年属张店镇至今。罗集村……。 |
罗集村概况一、基本情况罗集村位于分水亭镇政府东南部,东与张广庙镇交界,西与我镇粉坊村相邻,南与石佛店镇邓庙村接壤,北挨我镇盘龙村。全村总面积5.62平方公里,共17个村民组,总人口1028户、3850人,耕地面积5100亩,现有党员70人。二、经济发展情况全村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优质稻米,同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近年来,村两委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狠抓传统农作物的生产,努力改善农……。 |
清朝始名罗家巷,因罗姓最早在此地建房居住,兼做买卖,将罗家巷发展为集市,故而得名罗家集。1984年定名为罗集村,设村民委员会。清代,罗家集属安陆府钟祥县,民国时期废安陆府存钟祥县,1936年属钟祥县第二区同安乡,1941年属椿寿乡,1946年属励志乡。1949年7月钟祥县人民政府成立,属长滩区罗集乡;1956年名中心社,1957年属县直属罗集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旧口人民公社,设立曙光三大……。 |
原住居民多为罗姓,且居民点形成小集场,故名罗集。“罗”指姓氏,“集”指农村小集场。“罗集”现指村委会所在地。1949年9月,属曾集区。1952年,属荆门县第九区。1956年,成立罗集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沈集指导组。1957年,属沈集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称火箭(沈集)人民公社罗集生产大队。1961年5月,称沈集区罗集生产大队。1975年12月,称沈集人民公社罗集生产大队。1984年乡镇体制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