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村概况 一、村情基本情况 新路村地处徽城镇腹地,为城中村,共有531户,人口1300余人,有七个村民小组,分居城东路、壕城路、上路街、问政路。大部分劳动力从事工厂企业、私营商业。极少部份人员外出打工。人均收入8000元以上。现有农田400亩左右,分布于徽杭公路两旁,部份已规划为政务、商业用地。有山林1100余亩,覆盖在新安门外至问政山脚,与长青山接壤,自然环境优美。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 |
据查,2002年建制并村由原新塘村和路河村合并而得名为新路村。1949年曾属中城区大观乡,1951属蟠龙区大观乡,1958年改建大观公社,属柏家区大观公社,1966年大观公社更名建国公社,属柏家区建国公社,1976年复名大观公社,1984年复置大观乡属柏家区大观乡,1992年撤区并镇,属大观镇,2002年并村,路河村和新塘村合并为新路村村民委员会,属大观镇至今。新路村……。 |
更名时以境内新开建巫山县城至金坪乡的公路为由得名。原名新坪大队,1981年,更名为新路大队,隶属早阳公社;1984年,新路大队更名为新路村,隶属早阳乡;1992年,撤销早阳乡,划归巫峡镇;1995年,划归龙井乡;2011年10月,撤龙井乡,并入巫峡镇至今。新路村……。 |
新路,在此指新路口的别名,由三叉口(小地名)演变而来。始建于清代。1931年-1934年成立了乡级苏维埃政权。1950年解放前是新路保,1950年建国初期是城关第一区新路乡公所驻地,1950年认定为革命老区村。1958年成立红星人民公社时,改为新路大队,1966年时曾改为红星大队。1970年又复新路大队。1984年9月更名新路村民委员会。新路村……。 |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改线后的甘新公路(现312国道),由东西方向横穿全村而过,故而得名新路。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渠(金塔河水系)、怀渠(西营河上游)、永渠(西营河下游)。民国24年(1935),将六个行政管理区划分为2个镇、12个乡,属靖边区第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靖边区第二乡。1956年……。 |
新路村位于九连城镇政府西13公里处,辖2个自然村,属于非贫困村,其中二哈察老自然村已搬迁(116户279人)。全村耕地面积5500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3000亩;林地面积3500亩,其中退耕还林1011亩,草地面积6500亩。奶牛养殖存栏350头,新路村永旺奶牛养殖场一座。 ……。 |
新路村是黑龙江大庆市肇州县永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0621101204。 |
新路村是黑龙江鸡西市虎林市阿北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0381207201。 |
新路村是黑龙江鸡西市密山市密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230382100205。 |
此地原名倒桥。孙冲河改道后,原沿老河堤的弯道废弃,并沿新河道重新修了一条沿河大道,故名。该地明清时曾属大同下乡河东里;民国时曾属张家塝联保;1951年属倒桥乡;1956年属张塝乡胜利十一社;1959年为张塝公社新路管理区一大队、六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两个大队合并更名为新路大队,属孙冲公社;1984年2月设区建乡,更名为新路村,属张塝区孙冲乡;1987年9月撤区并乡,属孙冲乡;2001年2月行政……。 |
新路村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802102204。 |
新路村所辖面积4000余亩,现有780余户,2350余人。下辖12个村民小组,设立12个党小组共106名党员。新路村位于长株潭中心段,107国道与芙蓉南路两条主干道横穿而过,地铁一号线、长株潭城际铁路沿村中心贯穿。北与先锋村接壤,南与南托、暮云街道接壤,西临大托铺军用机场,东临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环村而绕、环村而建,村域内全部纳入城区规划建设,在工业园和街道工委的领导下。新路村经济建设不断发展,……。 |
新路村:位于屠园乡东南3公里处。……。 |
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因受锡剧《走上新路》影响而取名“新路”。原名石路村。1954年上半年,石路村建新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新路、塘上、东古、西古4个初级合作社并为新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9月,改为新路大队。1983年7月,改为新路村村委会。新路村:位于苏州城南东太湖之滨,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38户、2238人。……。 |
新路村是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6078240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