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古时该地森林茂密,有一种柯梨树,春天开花,满山遍野,一片白色,故名。清代属中和乡龙津里二十五都;1915年至1935年属中区;1950年-1951年属二区,1958年为梧桐公社白叶管理区白叶生产大队;1961年为赤锡人民公社白叶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赤锡乡白叶村委会。白叶村地处距乡政府8公里,全村总户数222户,人口795人,设个11村民小组,总面积8143亩,其中耕地390亩,果园地656亩……。 |
白叶村,因早年此地长着白竹叶,宋时余姓先民认为此地“风水”好,迁居此地而得名。明清时期属归化县柳杨里七都,1933年为五区杨地,1936年为三区,1941)为常杨乡白叶保,1950年为第三区,1954年为盖洋区白叶乡,1956年三元与明溪合并为三明县,1958年属三明县盖洋公社城岚大队,1964年恢复明溪县盖洋公社城岚大队,1970年从城岚大队分出成立白叶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后为白叶乡人民政府……。 |
适中镇白叶村位于镇东部,距镇中心17公里,与长塔相毗邻。全村现77户,人口385人,党员16名(女党员1名),村干部4名,耕地550亩,林地9299亩。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管理方面,流转入农户的耕地面积218亩;家庭承包经营耕地77户共550亩。 白叶村较突出的是有3300多亩的毛竹示范基地,位于盘山村道和林间机道的两侧,每亩拥有竹量200多支,每年生产大量的毛竹和竹笋,经济效益可观。同时,村民在……。 |
国强乡白叶村面积约1.86平方公里,有10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农户536户,人口1924人;白叶村与安厚镇交界,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22.4℃,年日照超过2000小时,无霜期33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土地肥沃,四季常青,耕地面积约1400亩,山地面积约1400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平和琯溪蜜柚,还有土楼若干座。……。 |
白叶通往广东(潮、汕地区),有一条古驿道,在交接处水挂磜路边有株几百年的古树,树叶浅绿,泛白,叫“白叶树”,故名。1950年-1951年4月属第五区白叶乡;1952年2月-1954年属第七区白叶乡;1955年6月-1956年5月属太平区白叶乡;1958年9月属团结人民公社白叶大队;1959年2月改为太平公社白叶大队;1961年5月属太平区白叶大队;1964年4月又属太平公社白叶大队;1984年10……。 |
白叶村白叶村位于杨梅乡西部,距乡政府3.7公里,北与尤溪县交界,属中山区山间狭长状溪谷,海拔710米。全村有白叶、卓山、大格尾、和尚庄、陈地、长坑、曲本地等7个自然村落,10个村民小组,258户940人,均为汉族,有陈、苏、黄、林、寇等姓氏。全村土地总面积15.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5亩,林地面积20595亩,森林覆盖率87.8%,木材蓄积量74855立方米。据传说,白叶村原有许多白鹭,当地称……。 |
古时村中山林生长很多柏树,取名柏叶村。后来使用过程中,读音演变,简化使用了读音相近的“白”字,故名。1958年称红星大队,1968年改称白叶大队,1986年称白叶管理区,1999年称白叶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南口镇。白叶村……。 |
在潮安县城庵埠西北44.4千米,赤风镇政府驻地北3千米,韩江东岸边。属赤风镇。人口1261人。据(黄氏族谱)载:“明末刨乡。村民有由福建泉州,大埔湖寮、白亭,丰顺汤坑迁移到此的黄、吴、肖、徐等姓氏”。原名樟仔坑,因村周围多樟树得名。清末大部分樟树被砍,只存落叶,故称白叶。聚落呈梯级状分布,建筑为沙土砖木结构平房和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有耕地497亩,主种水稻;山地3440亩,主种杉、水果、木薯。……。 |
白叶村是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111106999。 |
白叶村位于瑞安市塘下镇海安办事处,共有6个村民小组,101户,44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