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村民原建居于池塘下方,故名。始建于明朝时期;1958年属琯头公社塘下大队;1984年改为塘下村委会,属琯头镇所辖。塘下村……。 |
塘下村原名南塘,元时由青阳蔡氏入迁建村。因村东西各有池塘一个,东为“塘潭”,西为“塘仔”;又因在青阳之南,故称“南塘”或“塘下”。明、清属十二都。民国33年(1944年)属康乐乡瑶内保;建国后,1956年属东石区马坪乡;1959年属东石公社马坪大队;1961年改属永和公社塘下大队;1984年改永和镇塘下村委会。位于福建省泉州晋江市永和镇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东与龙湖镇交界。简易公路连接永和至英林公路……。 |
塘下村委会:在西芹镇驻地南部11.9千米。辖塘下、水东、小溪、伏溪4个自然村。有286户1196人。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大外里。清仍之。民国23年属第五区。民国25年属第一区。民国30年属南洲乡,称塘泗保。民国35年属洋州乡。1949年属第五区南洲乡。1954年属第十区,称塘沙乡。1958年属火车头(西芹)人民公社。1961年属南洲公社。1963年属西芹公社。1984年改今名。全村以汉族为主……。 |
古时村内山麓上建有两座佛寺,村民习惯称为“佛堂”。又因村中民房都建在庙宇之下,所以元代曾称“堂下”,由于“塘”与“堂”本地方言谐音,清代以后又改为“塘下”。设立村民委员会后,即“塘下村村民委员会”。宋属永宁乡盖平里,元为八都辖下的堂下村,明与省璜等村同属一个统啚,清为旌良乡属下的塘下村,民国为合龙乡省璜保。解放后,初属胜利乡,1952年属省璜乡,1958年属省璜公社塘洋大队,1959年属塔庄公社塘……。 |
一、本村基本情况塘下村位于霍口乡西北部,西与闽侯县接壤,北与古田县接壤。全村土地总面积13521亩,其中:耕地面积 1138亩、山地面积11685亩。全村辖塘下、洋门堂、水楼、晏潭等4个自然村,253户839人,其中,低保户16户27人,五保户6户6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82元。全村现有党员25人,村两委干部6人。 二、 经济发展情况:塘下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塘下村仍积极筹资坚持做好为……。 |
塘下村,位于金峰镇东北部,自古是陈塘港内河交通要道,辖有游朱、桥头、林朱、叶朱、廖朱、陈朱、郑店、王朱8个自然村,以陈、叶、游、林、王姓为主,共600多户,2000多人。塘下村邻金峰繁华地段,金潭公路穿过村中心,现有个体企业、联合企业10多家。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665元。塘下村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建有塘下小学、文化图书室、三所篮球场、健身路径等。……。 |
塘下村位于广宁县潭布镇东部,由原来的浦合村、都头村和原塘下村合并而成,离镇政府6公里处,村中间水泥路贯穿,交通便利,民情纯朴,治安形势良好。塘下村辖3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76户,总人口3100人,总耕地面积1900亩。塘下村是一个农业村,耕地主要产业是龙须菜,番薯等农作物,林地主要种植沙糖桔,农产品除本镇外也远销邻近城镇。塘下村开拓进取,多方凑集资金,于2009年成功创建两条省级卫生村,带领广大……。 |
因今同乐街古称老平塘,村委会在老平塘西南端,在其下游,故名塘下。1950年成立塘下乡人民政府。1958年改为联心大队。1965年又改称为塘下大队。1983年改称塘下乡人民政府。1986年改称塘下村委会。1990年改称塘下管理区。1998年10月7日改为塘下村委会,沿用至今。塘下村委会位于东华镇西面,距离镇政府约12公里,人口3000人,耕地面积1400亩,下辖有7个村民小组。……。 |
宋朝时期,黄氏祖先从福建迁移到湖镇镇白土,后再迁徙到西丫,明朝年间,又从湖镇西丫迁到塘下。因地名而取名塘下。清朝年间,隶属博罗县苏州巡司署,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八德乡塘下。新中国成立后,隶属博罗县响水乡。1958年,隶属博罗县新作塘公社。1983年,属博罗县响水乡。1999年称塘下村民委员会至今。2006年响水镇并入湖镇镇。塘下村……。 |
塘下村委会 位于塘缀镇的东北,总人口2847人,685户,总面积2.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444多亩,其中水田1200亩,坡地1244亩,有林木1230亩,下辖 5 条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经商850人,人均收入1800元,东南面是梅塘公路,交通方便。塘下村委会属丘陵山区,农业以种植水稻、花生、香蕉、玉米为主,经济发展有淡水养殖业,产品加工和手工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
塘下村位于从化市城区以北4公里处,东邻九里步,南与东风村相接,西与高步村相接,北与麻一村红旗村相接,村道社道四通八达,交通便捷。全村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村委会辖下15个经济社,现家庭住户数830户,总人口3320人,流溪河和百乡水利贯穿全村区域,水资源丰富;村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青山绿水,自然环境优美,是宜居的好地方。近年来,村“两委”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切实推进精神文明建……。 |
明朝属兴善里;清代属一都;民国属兴善乡;1950年后,属城关区城关乡,设塘下、大垅口两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城关区大路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城关人民公社大路管理区,改设为塘下生产大队和大垅口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环城区大路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大路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环城区大路乡,复设塘下、大垅口两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大路乡;2002年合村并……。 |
“塘下”为辖区内自然村名称,意为原来此地位于一大水塘旁。1949年属南台区;1955年属铜矿区殷祖乡;1962年为铜矿区殷祖公社二大队;1975年为铜矿公社塘下大队;1984为殷祖镇塘下村至今。塘下村……。 |
塘下村是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便江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31023001213。 |
【塘下】 Tángxià 建村于大复塘下方,取名塘下。村委会驻塘下,辖塘下、老屋、六工塘、新铺上、犁面井、桃子井、章园里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79.5公顷,295户,1069人。……。 |